孝心无价教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7381774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孝心无价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孝心无价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孝心无价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孝心无价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孝心无价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孝心无价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谷城中等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电子教案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语文课程电子教案 授课课题:孝心无价 授课教师:席丽 徐凤 黄海涛 NO: 授课班级14春专业班授课日期授课类型讲读课学 时 数教学目标深入品味文章语句丰富的内涵。根据提示,能独立完成简单的仿句练习。初步了解作者的行孝观,体会毕淑敏议论性散文朴实隽永的风格。教学内容孝心无价重点难点深入品味文章语句丰富的内涵。教学方法启发诱导、学生讨论与教师点拨相结合学习方法圈点勾画法、粗读和精读相结合的方法、讨论法、探究式学习的方法教学过程设计备注(时间分配、个性修改等)教学步骤及主要内容一、 导入。在人的一生中,父母的关心和爱护是最真挚最无私的,

2、父母的养育之恩是永远也说不完的,父母为养育儿女付出了毕生的心血。这种恩情比天高,比地厚,比海深,我们应学会孝敬父母。但在如今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的独生子女的社会里,很多父母整天忙于挣钱,为孩子提供最好的物质享受,一流的教育培训,却忽视了对孩子思想的正确引导,因而促成了许多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的“小公主”、“小皇帝”,也许他们根本没想到要孝敬父母。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道是中国家庭中历来所称赞的,是应该继承和发扬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毕淑敏的一篇文质兼美的议论性散文,看看作者是如何为我们指点迷津的。二、 作者简介。毕淑敏,女,1952年出生于新疆伊宁,中学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学院附属学校。1969年

3、入伍,在喜马拉雅山、 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汇的西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11年。1980年转业回北京。国家一级作家,北京铜厂主治医师、卫生所所长、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研究室专业作家,199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中文系,硕士。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1987年开始共发表作品200余万字。曾获庄重文文学、小说月报第四、五、六届百花奖、当代文学奖、陈伯吹文学大奖、北京文学奖、昆文学奖、解放军文艺奖、青年文学奖、台湾第16届中国时报文学奖、台湾第17届联报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30余次。198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国家一级作家。内科主治医师。北师大文学硕士。祖籍山东文登。曾在西藏高原阿里

4、地区当兵,服役十年,历任卫生员、助理军医、军医。著有毕淑敏文集八卷,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拯救乳房、女心理师07年4月出版),中短篇小说集女人之约、昆仑殇、预约死亡,散文集婚姻鞋、素面朝天、保持惊奇、提醒幸福,短篇集白杨木鼻子等。三、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全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2段):写“孝”字的象形义和“孝”的本质。 第二部分(37段):分析近代以来孝心减弱的原因。 首先提出中国文化中“忠孝不能两全”的现状。 第4自然段写早期的革命者,他们“不孝”的彻底性。 第5自然段写参加革命的穷苦人,他们“不孝”的阶级性。 第6、7自然段写“文革”时知识青年,他们“不孝”的盲目性和尴尬性。 以

5、上三种情况,都是从社会的角度来分析“不孝”的原因,对于这些“忠”而“不孝”的儿女们,作者只有同情,绝无责怪之意。 第三部分(813段):批评了两种“不孝”的行为。 第8段过渡。 第9段:批评了“苦孩求学”的“不孝”行为。 第10段:批评了“离亲远游”的“不孝”行为。 作者用“不喜欢”三个字,明确的表达了自己的态度,然后又对这两种行为加以理性的剖析。 第四部分(1418段):号召我们要赶快为父母尽一份孝心。 在14、15段中用饱含哲理的语言,分析要珍惜“尽孝”的机会。 在16段中用了一系列的排比句,具体介绍了应怎样“尽孝”,并且用比较的手法,彰显了“孝心无价”这个主题。 最后,用一个意味深长的祈

6、使句收结全篇,增添了全文的感情色彩。 四、生自主研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作者为什么说“我不喜欢一个苦孩求学的故事”? 因为他太重学业而让父母付出沉重的代价,没能尽一份孝心,是一个自私的孩子。2、文章三、四两段向我们表明了一个怎样的现实? 反映出一些儿女“尽孝”的愿望常常与现实的严酷产生矛盾。当你有一天能够“尽孝”的时候,可能你的父母已无法享受你的“孝心”了。因为时间的流逝,将带走行孝的机会。3、作者呼吁“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理由是什么?1)时间的残酷(2)人生的短暂(3)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4)生命本身不堪一击的脆弱。4、第10小节“但在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一句中,“它们”

7、具体指什么内容?为什么说“它们等值”?它们指:豪宅.砖瓦.鸿雁.口信.博士帽.红五分.山珍海味.野果.小花.盛世华衣.旧鞋.金钱.硬币.为父母尽一份孝心,不论是多还是少,是重还是轻,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只要真心真意,它就没有轻重贵贱之分,都将是珍贵和美好的,都具有同等的分量。五、本文是一篇富有哲理性的散文小品。多用议论语句,使文章既有很强的感染力,又有理性的说服力。如“在一位老人行将就木的时候,将他对人世间最后的期冀斩断,以绝望之心在寂寞中远行,那是对生命的大不敬。”在作者看来,“孝”既是一种亲情,又是一种对生命的态度。再比如作者对“孝”字内涵的解释“它以一种恒远的温馨,包含着淡淡的苦楚沉淀我

8、心,感到一种人类对自身生命的感怀,一种更为年轻的个体对即将逝去的年华无微不至的关顾与挽留。”这不单单是一种文化上的弘扬和倡导,更是对人类生命本质的叩问,是一个多年从事医学研究的学者的理性思考。 对比手法的运用使得文章更有说服力。如“忠”“孝”的对比,让那些因“忠”而“不孝”的子孙们,有了一些可以原谅自己的理由,因为人的情感是无法排除社会因素的制约的。 重点段落第16段除了增强说服力以外,排比的运用更使得文章有一种不可阻挡的气势。如“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课堂练习 其他小结与作业课堂小结本文是一篇议论性很强的小品文,题目即论点。文章先说“孝”字的字形,点出“孝”的本质,然后分析近代以来“忠孝难两全”的原因,接着批评了“苦孩求学”和“离亲远游”两种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孝心无价”的观点,号召天下的儿女们,尽孝要“趁早”。 本课作业本课教学后记(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教研组长签字: 年 月 日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