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7380823 上传时间:2024-03-0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2.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教育质量是学校生存之本,发展之基,更是国家兴旺之源,追求教学质量 是一所学校永恒的主题。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 促使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是新时代的必然要求。作为宜昌市的一所名牌学校,我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办有灵魂的 学校,做有思想的教师,育有个性的学生”为目标,多途径把“为终身发展奠 基,为和谐成长服务”的办学理念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以鲜明的学校特色, 提升教学质量,使我校教育质量始终保持在全区的前列。学习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怎样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促进学生素质的全 面发展呢?一、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

2、观,就是向管理要质量严格有序的管理是学校工作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是 学校教育适应发展的基础,提高学校管理水平,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 要途径。我校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强调制度管理,规范管理,量化管理, 做到管理到人,服务到人,保证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政令畅通。坚持把德育作 为学校首要工作来抓。在学校形成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氛围,以 管理来实现“办有灵魂的学校,做有思想的教师,育有个性的学生”的办学目 标。(一)严格依法治校,依法执教,以德办学,构建和谐教育学校严格执行国家的各种教育法规,教师依法执教,规范自己的教育行为。 认真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足课时,开齐课

3、程。不上早晚自习,不办班补课。 不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严格控制学生的在校活动时间,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 实行分层布置作业。一切教育行为均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我校被评为“法 制先进单位”称号。(二)抓好学生常规管理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服务于学生,教育质量的提高需要学生的配合,抓好教 师的常规管理的同时,必须同时抓好学生的常规管理。对学生的管理关键在常规管理和后进生的转化上,我们让每一个学生都能 受到关爱,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都能得到尊重和发扬。不偏爱、不歧视、不抛弃、不放弃任何一个学 生,着眼于全体学生共同发展。1、重视学生学习品质的培养,为学生终身

4、发展负责。良好的学习品质包括学习的兴趣、学习的方式、方法、学习的习惯等,良 好的学习品质是成功的一半,它对学生的全方位发展是终身受益的。在提高全 体学生的学习成绩过程中,我们克服只传授知识的片面做法,想方设法转变学 生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使学生学会学习, 为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2、建立后进生转化制度后进生的转化对学校的发展和教育目标的实现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提高 后进生的成绩,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实现全体学生共同发展的保 证。我校十分重视后进生转化工作,抓年级、抓全体学生抓整个过程,让他们 接受到公平、公正的教育,使全体学生得到均衡发展。为了

5、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我校很早就建立了年级后进生摸底制度。每学期开学都要建立班级、年级后进 生摸底制度。对每学期考试成绩在60分及以下、思想品德落后、行为习惯较差 的学生进行摸底、记载,采取责任到人、目标到人、跟踪教育的办法,通过个 案面诊、结对帮困、定期家访、成功激励等措施,促进后进生的有效转化。另 外,现在公、私立学校对生源竞争激烈,有许多在私立学校因为学习成绩差而 又转回我校就读的学生,我校要求对这部分学生实行特别政策,特别关注和关 爱,不仅关注他们的学习成绩,更关爱他们的心理,以彰显公立学校教育的优 越性及办学宗旨,落实义务教育法。我们认为促进一个后进生的转化,使之健 康全面发展,不低于

6、培养一个优生上重点高中,转化一个后进生,对社会对国 家的贡献更大。由于我校实行了具体可行的差生转化制度,有力地提高了教育 教学的质量,无论是中考还是全区统考,我校的各项评估指标均在全区前列。3、建立诚信考试制度我校是宜昌市首个初中生实行考试的学校,今年正在申报市文明办参加全 国德育创新案例的评选。我校诚信考试主要在七、八年级进行试点,采用学生 自愿申报,班主任、学校批准,参加诚信考试的学生在同一个教室进行无人监 考。考试结束,进行评比,评选诚信学生,授牌诚信班级。我校实行诚信考试, 是出于对学生的信任。诚信考试就是诚信做人,诚信考试有利于弘扬诚信美德, 倡导诚信新风;只要诚实地对待学习、对待考

7、试,自然就会自信,就会心中坦 然;诚信考试代表一种荣誉,是对学生自身的最高评价。通过诚信考试教育, 强化学生自律意识,营造更好的考试环境,使同学们逐渐做到“拒绝暂时的虚 荣,拒绝作弊的恶俗;呼唤真实的成绩,呼唤公平的竞争;企求真我的风采, 企求完整的人格;勤奋学习,立志成才”,为学生健康和谐成长打下坚实的基 Tali 础。4、建立科学的学生评价制度传统的评价往往只关注结果评价,而忽视过程评价。这样最容易打击学生, 伤害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持续的发展。我校于2001年、2006年相 继结题了两个省级重点课题初中学生全息评价和初中学生创新素质评价, 这两个课题的成果为我们科学评价学生提供

8、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操作方法。关注 学生学习的过程,以关注“过程”促“结果”提高。我们始终不以学生的某一 阶段的学习成绩作为唯一依据,而是用发展的动态的眼光,全面评价。同时实 行多元化互动式评价方法,教师、家长、学生及学生自己都是评价的主体,月 考是评价的重要手段。科学的评价制度促使学生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挖掘出 学生发展的潜力,向高一级学校输送的学生不是在初中就被榨干油的机器。二、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就是向教师要质量高质量师资营造美好未来。学校的改革与发展要靠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的 提高要靠教师,“名校”要靠“名师”来支撑。为此,我校运用多种形式,加 强教育,强化管理,铸造“师魂”,陶冶“师德”

9、,增强“师能”,做到练“内 功”,强化师德教育,实现情感育人,建立一支“德艺双馨”师资队伍。1、练硬思想,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一方面通过各种培训不断转变和更新教 育观念,增强责任感、事业心,练就教学的硬功夫,一方面以爱岗敬业的典型 感染大家。牢记“校兴我兴,校荣我荣”。2、实施名师培养工程,完善学校的“造血”功能,巩固提高学校的师资质 量,从而保证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2001年我们结题了省级课题初中学 生全息评价,2006年,我们又结题了省级课题初中学生创新素质评价。 扎实开展的这些课题研究,锻炼和造就了一大批中青年教师。目前我校有名市 级学科带头人,名市级骨干教师,名区级学科带头人和名区级

10、骨干教师。令 我,积极参加国家级班主任培训,我校有7名教师顺利结业,拿到了结业证书。3、注重对我校师资队伍的多元化培养,合理化建设。对新教师,认真开展“结对子”活动,通过党员带百姓,名师带普通老师, 一帮一,二帮一,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并于每学期末举行了结对互学总结会。 实行推门听课制度和教学竞赛制度,每学期全校所有教师以学科组为单位开展 教学竞赛,为教师提高自身能力和展示教学水平创造平台,激励他们不断进取。 实行家长开放日活动,家长进课堂,教师接受家长监督。对青年骨干教师,尝 试开展名师导教活动,旨在通过这项活动,合理利用校内名师资源,指导已积 累一定教学经验并具有发展潜质的年轻教师进行科学

11、地学习,培养一批新的名 师,使师资队伍呈现合理的梯状结构。同时,实行夷陵区实验初中名师评审 条例,以鼓励各学科教学骨干不断提升自身教育教学水平。4、挖掘实中精神,激励教师勤奋进取。在征求教师们的广泛讨论和意见, 提炼出我校“五敢”精神,即:敢于创新的开拓精神;敢于挑战的进取精神; 敢于示范的引领精神;敢于负责的敬业精神;敢于反思的自省精神。“五敢” 的实中精神,极大的激发了老师们的工作的积极性。三、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就是向校本教研要质量校本教研是教师个人专业素养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为了改进学校的教育 教学,创建教育特色,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我校依托自身的资源优势已经形成了具有实中

12、特色校本教研活动。我校校本教研的特色就是:一个理念的指导一一为终身发展奠基,为和谐成长服务两个论坛的支撑一一教师论坛,名师讲坛三个常规的保障一一建立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学校课程管理常规;新课程 背景下的学科教学的课堂常规;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培训常规四个板块的运作一一学科教研以“专题式教研”和“话题式教研”的形式 展开;教师培训以“菜单式培训”和“点菜式培训”的方式进行五个层面的增效一一加大集体备课的力度课前研讨在理念的更新上增效; 增大听课评课的密度课堂施教在教学的技巧上增效;确保个人研究的效度课后反思在理念的转化上增效;把握课堂教学的尺度师生进步在关系和谐上增效;提升教学实践的信度学校发展在质量的提升上增效通过校本教研,提高了教师素质,减轻了学生负担,提高了教育质量。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以人为本,全面、协 调、可持续的发展,是实中人永远的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