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术活动折纸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7380075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美术活动折纸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大班美术活动折纸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班美术活动折纸》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美术活动折纸(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班美术活动折纸马说课教案一、 教材简介: 本次活动的主题:通过幼儿的探索活动,掌握马的正确折法,并在活动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难点分析:折纸对于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步骤较多,共分八步,其中的难点在与第三步双正方形折和第七步向上翻折,需要幼儿细心、耐心。二、 学习者分析:、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学前班孩子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求知欲旺盛,想象力得到一定程度发展,基本产生了自己探索学习的欲望,为本次活动让幼儿自由探索打下了较好基础。、幼儿在本次活动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学前班孩子经过一年的折纸学习,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折纸技能,如:能看懂图示

2、中的标记符号,能熟练的进行对边折、对角折、对中心线折等。本次活动中的双正方形折,幼儿已曾经学过,只是掌握起来难度较大,幼儿尚不够熟练。因此活动中要作为难点。三、 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幼儿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创造条件,使幼儿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而不是停留在空谈。在本次活动中,教师就充分放手,让幼儿自由探索,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教师在本次活动中,扮演的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条件创设者、活动组织者、问题引导者、效果评价者,给幼儿提供广泛的空间和宽松的学习氛围,为幼儿的探索活动做好支持工作。、教学方式:大胆改革、创新,尝试教师充

3、分放手、幼儿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在活动中,教师教会幼儿折法,不干涉孩子的活动,完全是通过幼儿自己学习、掌握技能。教师只是在细心观察的基础上,在关键步骤作适当的点拨。四、 教学和活动过程:、 活动准备阶段:教师准备:马的分步折叠范例,一幅奔马背景图,、风光片光盘。幼儿准备:活动前通过在活动区折叠的东西,复习、练习双正方形的折法。、 活动过程:()让幼儿欣赏优美的风光片,萌发幼儿对美的欣赏和渴望。()出示奔马背景图,提出让幼儿学习折“马”,布置到背景图上,形成一幅美丽的骏马奔腾的美景。()提出具体学习要求:老师不教折法,幼儿分成六个小组,自己通过按步骤拆看范例,找到正确折法。()幼儿开始自由探索。

4、教师细心观察。发现哪组知道分工,及时表扬,以帮助别组学习运用这一方法。()在有某个小组在探索过程中遇到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时,请幼儿暂停。请其他组幼儿帮助他们一起想办法解决,说说自己组是怎么做的。幼儿确实解决不了,教师再作指导。()请成功完成任务、找到正确折法的幼儿当“小老师”,帮助其他幼儿掌握折法。()幼儿每人折一朵睡莲粘贴到背景图上,并相互介绍、参观、欣赏。五、 活动反思:以新课改精神为指导,明确目标,改革创新。 我们首先要明确:幼儿学习折纸是以强调掌握折纸知识技能,以折的好为目标呢,还是在掌握折纸技能的同时,注重发展幼儿的能力?*无疑是后者。一条正确的教学思路应该是以开发幼儿智力,提高幼儿动

5、手能力的为前提,带动幼儿折纸知识和技能、技巧的提高,先教幼儿会想,再教幼儿会折,分清主次,明确目标。 其次是教学改革问题,传统的折纸教学模式是教师出示范例示范幼儿模仿教师来评价,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幼儿只是被动接受,忽视了对幼儿观察力,想象力的培养,偏重技能、技巧的训练,使幼儿头脑里只有零零碎碎的折纸步骤,只是勉强记住某种物体应先折这一步,再折那一步的折纸步骤。久而久之,幼儿对折纸失去兴趣,折纸积极性大大降低。近年来的教改实践表明:教师应摒弃旧的教育模式,走出一条改革新路。教师应以引导幼儿观察、感知事物特征和事物之间的关系为基础,以幼儿为主体,发挥、调动幼儿对折纸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以教师为主导,采用多种方法让幼儿大胆探索,允许幼儿在折纸活动中充分表现自己对的认识,允许他们大胆想象,按自己的理解去学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