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魏海丽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7379947 上传时间:2022-09-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案例分析魏海丽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案例分析魏海丽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案例分析魏海丽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案例分析魏海丽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案例分析魏海丽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案例分析魏海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案例分析魏海丽(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给“问题孩子”一个走向阳光的机会 -教育案例鹤岗市黎明小学 魏海丽一、基本情况学生:李佳(黎明小学学生) 性别:女年龄:11岁年级:四年级 二、具体案例案例1该学生是从东方红小学转到我班的,刚来的前几天,还很平静,但是好景不长,问题就出现了,李佳开始有迟到、早退的现象。每天7:50上课,她得8:00多才到,然后第一、第二节课干脆不听,剪纸、画画、睡觉成了她上课的主要内容。无论用什么方法教育她,她都是我行我素,不予理睬,我渐渐发现李佳是个个性极强的孩子,通过了解我才知道,她的父母是做买卖的,而她长期寄托在别人家里,养成了不好的习惯,父母、老师的话根本就听不进去。记得有一次,上数学课,他仍旧在睡觉

2、,我批评了她,她却“哇哇”大哭起来,扰乱了课堂纪律,我严厉的对她说别哭了,可她哭得更厉害了。之后,我怕影响同学们上课,也就不理她了,以为这样她会停下来,谁知她不但没有停止哭,反而哭得声音更大了,哭声惊天动地,还一把鼻涕一把泪,鼻涕留了很长,痰吐了满地。严重影响了课堂秩序,有的同学说:“老师,李佳故意哭,你讲课的声音越大,她哭得声音越大。” 案例2 还有一次间操时间,我和同学们都到操场上间操,教室里只剩下几个值日生和李佳,(李佳几乎每天不上间操,无论我怎么说她,她就是我行我素。有时在操场上,她也不参加体育活动,而是爬到单杠上,总是玩一些看上去很危险的游戏,很不象女孩子。)等到间操上完了,我刚一进

3、教室,就听到李佳又大哭起来,我的心又提起来,进到教室问清情况后才知道,值日生在扫地的时候,扫到她的座位时,让她站起来,而她就是不站,结果不小心碰到了她,她就又哭又闹而且闹个不停,碰到她的那个同学也被她下个不停,又面临着马上要上课,我进行了冷处理,以为先放一放,这样可以平静一下,谁知她见状嚎啕大哭,竟然把我捉走上的作业本也推翻了,看看满地的作业本,我气愤至极,就让她出去,而李佳竟然顺势躺在地上,嘴里吐着白沫。见状,我实在上不下课,只好去哄她,想平静此时的课堂,谁知当时的情形是不容你控制的,她就是一直的哭。最后,校长都来了,教室里才平静了。后来,她被带到了办公室,仍旧哭个不停,经过校长、家长的说教

4、才终于安静了。案例3随着年级的增高,年龄的增长,李佳的脾气更大了,也不与同学交往、交流,整天封闭自己,下课不出去,任何课她都不以为然,自己喜欢干什么就干什么,所有老师都拿她没办法。只要同学一碰她,她就会哭,后来同学都知道她这个毛病,也就很少同她在一起玩儿。这样她变得更孤僻了,而且天天脏兮兮的,衣服一周也不换一次,衣服的扣子掉了肩膀都露出来了,她还穿,谁说她也不换。旁人不知的还以为她是“小疯子”呢?还有一次,放学,她竟然躺在雪地上,我急忙给她妈妈打电话,她妈妈说,知道这件事,李佳因为妈妈不给她买玩具,才哭个不停就躺在地上,以表示威。对于她,妈妈也没办法,说多了,这孩子就离家出走,有一次“五。一”

5、放假,因为一件小事,妈妈说了她几句,她竟然出走了好几天,不知去哪了。三、发现问题性格非常内向、有较强的自卑心理、不合群。四、诊断通过上述材料我们不难看出李佳同学的确是班里的“问题孩子”, 家庭教育的不当,同学的不理解,社会环境的压力使李佳同学心理严重失衡,产生了自卑、虚荣、叛逆、脆弱等心理偏差。五、行动策略我始终本着关心、爱护她的原则,我觉得越是这样的孩子越需要关爱,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犯错误是难免的,问题是教师应该帮助犯错误的学生找”长短“、明辨是非。我总是特别关注她,发现她的长处,及时表扬她,即使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我也要在全班同学面前大张旗鼓的表扬一番,让孩子感觉老师在关注她。具体措施如下:

6、 1、基于李佳的情况,我先是与她谈心,而且是经常性的,首先是建立起平等的师生关系。我先让她信任我,每次发生状况后,我都要找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耐心地对她说:“甜甜(小名),你总是这样,哭起来没完,一、伤害了自己的身体,嗓子喊哑了,消耗了身体的能量,没有力气说话,还影响食欲,不利健康,而你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这样多不值呀!二、你总是这样,老是、同学也会不喜欢你的,你生活在集体中,别人都不喜欢你,是一件多么痛苦的是呀。谁都想让别人喜欢,不是吗?”刚开始,她也不说话,只是默默点头,似乎明白我的意思。可后来在转化过程中,我发现仅仅靠单纯的谈心,有时只能起一时之效果,要向彻底的改变她,还要及时发现

7、孩子身上的优点,及时表扬和鼓励。这也是促进转化的重要手段。对个别生所获得的点滴进步,要及时、公开的进行表扬,以激发学生的自尊心。正如“数子十过,莫若奖子一长”。记得她在日记中写到:别人以为我很孤独,其实我并不孤独,每次我一个人的时候,我总能想到那次去看大海,站在大海边,我心情舒畅,仿佛自己是一直小鸟,自由自在地飞翔、好美呀。对于一个三年级的孩子来说,写出这样的日记,把自己的内心感受表现的淋漓尽致,是很不容易的。看了日记,我马上找到她,对她说;“甜甜,你好像一位小诗人,写出了自己乐观的一面,你看你多会写日记呀,如果坚持经常写点自己的内心感受,老师再帮你改一改,我们将来投稿,好吗?”她高兴地笑了。

8、接着我又对她说:“甜甜,看了你的日记,老师也看出来了,你经常是一个人玩,是吗?他不以为然地点了点头,似乎早已习惯了一个人没有小伙伴的生活。”但你知道吗?老师能感觉到,你很想同小伙伴们在一起,可你太爱哭了,哭起来没完没了。平时象一只小刺猬。她问:“刺猬是什么?”“刺猬就是浑身长满了刺,谁碰它,它就会用刺去扎谁,你说,谁还敢碰它,换做你,你会理它吗?”她的理解能了很强,听懂了我的意思,渐渐地也能与同学交流了,也能看见她笑了。2、采用电话和面谈的方式加强与她父母的联系共同寻求解决的办法。李佳家庭条件很好,由于家长做买卖,孩子无人照料,就寄托在别人家里,后来,经过我的劝说,孩子回到了父亲身边,否则孩子

9、经常得不到父母的关心爱护,她也会有一种孤独感,一种叛逆心理,同时情绪波动很大,我也让家长多和孩子谈心,多亲近孩子,毕竟父母与孩子接触的时间最长,多了解孩子的心理感受,尤其是个性极强的孩子。这样我们经常沟通,及时表扬、鼓励。3、在学校,作为教师时时刻刻的帮助她。“罗林塔尔效应”告诉我们:只要教师真心爱学生,并让他们感受到这种爱,他们就能以极大的努力向着教师所期望的方向发展。问题是,有些老师走进了“爱”的误区,对“爱学生”的认识表面化,以为不讽刺不挖苦不歧视不体罚就是关心爱护,以为嘘寒问暖为学生提供物质帮助就是关心爱护,以为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考试分数就是关心爱护,殊不知,真正的关心爱护,不仅是生

10、活上“扶贫”,学习上“扶智”,更应该是精神上“扶志”,品行上“被德”,心理上“扶健”。因此,在学校我会经常帮助她。有一次,刚下课,她在座位上喊我:“老师,老师。”“你喊老师干什么,有什么事到老师这来说,你这样是不尊重老师的表现。”她还是不动,一直在喊我,见状,我急忙跑过去问她:“你怎么了?”她不好意思的说:“老师,你能给我妈妈打个电话吗?“我问她有什么事?她也不说。我没有答应她,你有什么事可以告诉老师,老师帮你解决,她还是不说,我知道她一定是遇到难题了,就趴到她的耳朵上小声说,有什么事老师可以帮你,我不会告诉别人的。她相信我了,不好意思的说:“我尿裤子了。”我悄悄地说:“你装做什么是也没有,同

11、学们不会发现的,跟老师出来。”随后,我通知了她的妈妈,给她拿了一条裤子换上了。过后,她很感激的对我说:“老师,谢谢你。”慢慢的,李佳有了变化。 4、抓住契机,创设教育机会。利用这学期的作文课,我为她和同学们上了一节很好的教育课,也改变了同学们对她的看法。上课伊始,我让同学们拿出事先写好的作文给大家读一读,(写童年生活里最熟悉的小伙伴,要通过一、二件事表现他的特点,所写的事情必须真实。)丁家宁同学很积极,读了他的作文一个“傻”女孩作文如下:一个“傻”女孩我的同学叫李佳,她太傻了,我真不敢相信世界上还有这么傻得女孩。她长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双眼皮,一个不大不小的鼻子,一头乌黑发亮的头发,就算她长

12、得再好看,可是头发乱蓬蓬的看上去好像一个傻女孩。就说那天吧,她来晚了,咣的一声把门推开了,蹦蹦跳跳大摇大摆地走进教室,还哼着小调,我自言自语地说:李佳又犯病了。“还有一次,有同学把她弄哭了,连老师都管不了她,老师越说她,她的哭声越大,一会儿,她的鼻涕流了三尺长,老师生气了,不理她了,她就从手指缝,一会儿偷偷看看同学,一会儿看看老师。看大家不理她,渐渐地她也就不哭了。李佳呀李佳,我多么盼望你能和正常人一样,不再犯傻了。不错我是不喜欢你,可你毕竟是四年三班的一名同学。六、效果经过近两年的时间,在我与家长、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逐渐我发现李佳同学变得干净了,爱学习了,也爱劳动了,有时为了能早点到,宁肯

13、不吃饭,我被她的精神感动了,我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她,各科老师也都说她变得懂事了,我很欣慰,李佳变了。 七、班主任自我反思 李佳的事例不得不使我常常进行深刻的反思,这样一个“问题孩子”应如何去教育她,才能让她健康、快乐的成长,好好的学习。也许正是有了这些“问题孩子”才使得教师这个职业变得伟大而神圣,使得教师生活更加精彩。通过李佳的实力我深深地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做到: (一)关爱问题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学生由于心理特点,不能像大多数同学一样与同学交流沟通,而其他同学也常常忽视他们的心理需求,不能及时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是的问题学生常常处于一种封闭、半封闭状态,及易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

14、因此,作为班主任老师,在完成各科教育教学任务的同时,有责任、有义务走进这些孩子们中间,帮助他们疏通心理障碍,培养健康的心理。老师应尽量尊重学生个性,让每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价值,从而养成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问题学生也是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个性、人格特征既有点特长。作为老师,我们应该走进这些孩子中间,了解每个孩子的优点,激发他们身上的潜能,真正尊重每个孩子独立的人格,并在不同场合认可、赞扬他们身上的优点,以及对集体的作用,让他们感受“自己是集体里不可缺少的一分子”,从而养成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 (二)用欣赏的眼光看待问题学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看

15、物事这样,看人有何尝不是这样?作为教师应该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和闪光点,有的也许是教师无法比拟的。学生作为发展中个体,固然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尽管如此,教师也要保持用欣赏者的眼光看待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关怀、爱护和肯定,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欣赏,教师的欣赏知识他们勤奋学习和创新的目标和动力。给每个学生信任的目光、鼓励的话语,也许我们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语就是对一个孩子也是一种肯定。首先,要学会欣赏学生的优点。其次,要学会包容学生的缺点。一个好的教师,不仅有渊博的知识和翩翩的仪表,更为重要的要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使他们相信自己能行,享受成功的喜悦。作为

16、一个富有灵气、生动活泼的成长中的孩子,在他们身上,值得我们用欣赏的眼光去看的方面还有很多很多,只要我们换种眼光来看学生,就会发现:原来我们的学生也是非常可爱的! (三)用真挚的情感感化问题学生真挚的情感是教师最珍贵的财富,它如蒙蒙细雨,滋润着孩子的心灵。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同自己的教育对象的每一次接触都能激发他们心灵的热情。这件工作做得愈细致,愈有感情,从孩子心灵深处涌出的力量便愈大,他们便在愈大的范围内浮现教师自身的形象。”教师的感情伴随有力的话语,犹如巨石。“一石能激千层浪”这一策略在李佳身上也充分得到验证。作为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热爱学生,理解学生,没有师爱,就没有教育。爱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的爱是一种高于友爱,异于母爱的特殊的爱。用淡化教育痕迹的方法处理学生问题,是一种无伤痛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