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陕西省禽养殖污染治理项目建设可研报告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7378153 上传时间:2023-01-15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2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陕西省禽养殖污染治理项目建设可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2016年陕西省禽养殖污染治理项目建设可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2016年陕西省禽养殖污染治理项目建设可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2016年陕西省禽养殖污染治理项目建设可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2016年陕西省禽养殖污染治理项目建设可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陕西省禽养殖污染治理项目建设可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陕西省禽养殖污染治理项目建设可研报告(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陕西省XX县XX养殖繁育有限责任公司畜禽养殖污染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名称:陕西省XX县XX养殖繁育有限责任公司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主管部门:陕西省农业厅承担单位:XX县XX养殖繁育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地点:陕西省XX县XX镇砖梁村编写单位:陕西省农业工程勘察设计院编写人员: 二九年三月目 录第一章 项目摘要1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第三章 市场供求分析及预测9第四章 项目承担单位的基本情况13第五章 项目建设地点选择分析17第六章 工艺技术方案19第七章 建设目标、任务、总体布局及规模26第八章 项目建设内容27第九章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30第十章 建设期限和实施进度安排33第十一章

2、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34第十二章 项目组织管理与运行36第十三章 效益分析及风险评价38第十四章 招标方案40第十五章 应附表格42第十六章 有关证明材料421第一章 项目摘要一、项目名称:XX县XX养殖繁育有限责任公司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二、主管部门:陕西省农业厅三、建设单位:陕西XX县XX养殖繁育有限责任公司四、建设地点:XX县XX镇砖梁村五、建设期限:一年。六、建设规模:按照国家大型沼气池建设标准,建设集中沼气厌氧发酵工程示范基地一处。项目建成后,年产沼气120万m3,有机肥21.9万吨,沼液4.0万吨。大量的沼液和沼渣加工有机肥,用于养殖场的饲料基地的肥料应用,沼气用于养殖基地及周边地区采暖

3、. 七、投资估算及资金构成:项目总投资1040.4万元。其中沼气和有机肥料生产基地基础设施投资583.90万元;仪器设备购置456.50万元。八、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1040.4万元,其中:(一)申请中央财政投资250万元;(二)地方财政配套50万元;(三)建设单位自筹资金704.4万元。九、运行费用:该项目建成后,年需运行费用51.70万元,从项目经营收入中支出。十、经济及社会效益分析:项目建成后,形成年处理生猪养殖场粪污1.51万吨,年产沼气53.17万立方米,年产沼液液体肥1.24万吨,年生产沼渣有机肥0.27万吨的生产能力。年均实现经营收入135.73万元。实现能源生产、肥料生产和环境

4、治理的三重目标。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一、项目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畜牧养殖业快速发展,集约化畜禽养殖规模不断扩大,规模化、集约化的养殖逐步取代传统式的分散型已成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集约化、规模化养殖提高了社会化商品周年化供给能力,对调节市场、稳定物价、变脆弱性畜牧业为稳定性畜牧业,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随着陕西省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全省畜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尤其是陕西“畜牧业西进东扩发展战略”、“绿色畜产品行动计划”的实施,畜禽业发展迅猛,畜禽养殖业已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但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大量畜禽粪便给环境造成了污染,畜禽粪便及污水对环境的污

5、染和对其自身可持续发展带来的影响,已成为当前制约畜牧业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也对畜产品的安全构成威胁。为实现牧业增效、农民增收、保证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明确要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循环经济是人类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最优化模式,它改变了传统经济的线性发展模式,呈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闭环流程,以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方式,以最小的资源和环境成本

6、,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发展循环经济是统筹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在微观层次上,要求生产企业纵向延长生产链条,从生产产品延伸到废旧产品回收处理和再生利用;横向技术体系拓宽,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和无害处理。在宏观层次上,要求整个社会技术体系实现网络化,使资源实现跨产业循环利用,并对废弃物进行产业化和无害化处理,实现综合利用。畜禽粪便及污水对环境的污染和对其自身可持续发展带来的影响,已成为当前制约畜牧业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也对畜产品的安全构成威胁。为实现牧业增效,农民增收,保证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XX县XX养殖繁育有限责任公司良种猪养殖

7、场,占地2500亩,存栏基础母猪头、育肥猪5500头。养殖场粪污虽然经过三级沉淀后排出,仍对场区环境及附近渠水产生一定污染,造成渠水副营养化,COD、BOD及氮化物指标超标,对附近群众身体健康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可变废为宝,对于减少污染、节约能源、保护环境都是极为必要的。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大中型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建设,是以禽畜粪便的污染治理为主要目的,以畜禽粪便的厌氧消化为主要技术环节,以粪便的资源化综合利用为效益保障,集环保、能源、资源再利用为一体,将农、林、牧、副、渔各业有机地组合在生态农业的良性循环体系之中,是一项处于大农业中下游的系统工程。(一)建设沼气工程是实施农

8、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把治理环境污染,改善和提高环境质量有机的结合起来。目前,我国标准化规模养殖业的快速发展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与发展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极不协调。通过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在治理环境污染的同时,促进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既解决污染问题,又改善土壤质量,从而达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二)建设沼气工程是治理污染,保护环境的客观要求禽畜粪便虽然是严重的污染源,但却又是可开发的宝贵资源。通过科学的处理和加工,便可转化为不可缺少的生产资料,既治理了污染又获得了大量的有机肥料用于改良土壤。在大中型畜

9、禽养殖场中建设沼气工程,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粪污的污染问题。在沼气工程中,禽畜粪便经过固液分离、厌氧、好氧及综合利用等环节的处理,排出液可以达到我国农田灌溉一级排放标准(COD200毫克/升),从而使项目区域的污染得到治理,根本上改善了生态环境。XX县位于陕西省北部,榆林市中部偏西,毛乌素沙漠南缘。畜牧业发展飞速,饲养效益好,畜产品价格较高,养殖效益显著。2006年畜牧业产值达2.8亿元,同比增长59%。畜牧产值占总产值的51%。其中猪的饲养量达19万头,产值达0.9亿元。随着饲养量的增加,畜禽粪便大量增加,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生产生活环境,因此发展沼气工程建设,实现产气积肥同步,养殖与种植并举,将成

10、为今后XX畜禽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和方向。国家将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实施“山川秀美”工程的重要内容来抓。在全国农村大力推广农村沼气池建设,必将对农村经济发展和环境治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三)建设沼气工程是畜禽养殖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需要由于区域经济相对落后,境内资源匮乏,畜禽养殖业一直是XX县的支柱产业,近年来,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得到快速发展,粪便污水的排量剧增,一是自身生活空间受到了污染;二是周围环境遭到污染。治理粪便污水的压力和呼声越来越高,同时也影响了自身的发展。通过粪污治理,养殖企业能够减少禽畜发病率,增加出栏量,并提高畜禽产品的质量等级,可为企业增收约10%左右。此外,沼气工程中的综合利

11、用技术,还可利用废弃物生产优质的有机肥料和饲料等生产物资,为企业创造了多方面的经济效益,提高了畜禽饲养企业的生存发展能力。畜牧业做为我省农业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在发展肉、蛋、奶等生产的同时,亦必须着手开展畜禽粪便的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这既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也是全国生态环境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为促进农村经济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有计划、有步骤地在大中型畜禽养殖场开展沼气工程建设势在必行。三、项目建设的可行性(一)政策支持是项目建设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可持续发展,制定了一系列调整农业产业化结构、建设沼气工程,发展循环农业,促进农业产业化,推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12、的政策、法规。农业部、国家科委及部分省投入专项经费,进行有针对性的科研和试验示范。现已形成禽畜粪便处理、开发和利用的成套技术、并已建成许多运行良好的沼气示范工程。从2005年开始,党中央、国务院连续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发展农村沼气和支持养殖场建设大中型沼气的一系列文件和政策。2005年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国发200521号)文件要求“在农村大力发展户用沼气池和大中型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推广省柴节煤灶”。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要求“大力普及农村沼气,积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能源”。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指出:要加快农

13、村能源建设步伐,在适宜地区积极推广沼气。大幅度增加农村沼气建设投资规模,有条件的地方,要加快普及户用沼气,支持养殖场建设大中型沼气。以沼气池建设带动农村改水、改厨、改厕、改圈,促进农村生产生活环境面貌的根本改变。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第54条、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第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退耕还林条例第五十二条对开发农村可再生能源,发展农村沼气,保护农村环境等都做了详细法律规定。陕西省委、政府颁布的关于加快畜牧产业化建设的决定,为发展良种猪繁育提供了可靠的政策依据。农村可再生综合利用开发工程(沼气工程、生态果园等)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40

14、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鼓励类第21条。为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保护生态环境,农业部提出并在全国组织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计划。XX县畜牧业的发展在农业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加快畜牧业快速健康发展对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的繁荣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依靠国家提出给予养殖大户优惠扶持政策,加快农业生产产业化发展进程。实施“以畜促沼、以沼促畜、以畜促农”的战略,为大力发展养殖业提供了政策保障。XX县政府对养殖场实施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提供了充足的配套资金保障。该计划重点建设以沼气池为纽带的 “猪、沼、农”三结合等各类能源生态模式工程,并根据实际规划项目后续发展,实

15、现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和农业生产无害化。由此可见,该项目的政策环境对项目的建设十分有利。(二)区域优势是项目建设的坚实基础XX县XX养殖繁育有限责任公司发展养殖业具有十分广泛的群众基础,公司采取“公司 +农户”发展模式,大力发展优良品种基础母猪,杂交仔猪多,尤其以存栏量,出栏率而享有一定声誉。良好的信誉,稳定的养殖基础为大型沼气工程持续运行提供了充足的原料来源,也为沼气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三)市场需求是项目发展的可靠保证今后,大漠蔬菜、优质饲草生产用肥发展方向都是集约化养殖场的畜禽粪便等有机肥。投资建设大型沼气工程,用厌氧发酵后的沼肥作大漠蔬菜和优质饲草生产的有机肥料,可生产无公害有机食品,满足城乡人民的需求。这种种植业、养殖业和厌氧消化技术有机结合的生态农业模式,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经济、生态、环保和社会等方面是非常可行的。XX县XX养殖繁育有限责任公司大型标准化规模养猪场位于XX县XX镇砖梁村,占地面积2500亩,周边区域以生产蔬菜和小杂粮种植为主,本场生产的沼液、沼渣及有机肥,主要就近供给群众生产有机蔬菜和优质小杂粮生产之用,项目建设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四)技术条件是项目建设的关键与发达国家相比,我省的畜禽粪便资源化技术,虽然起步较晚,基础差,但通过“十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