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三年级下教学设计模板3篇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7377445 上传时间:2022-11-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7.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人教三年级下教学设计模板3篇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小学语文人教三年级下教学设计模板3篇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小学语文人教三年级下教学设计模板3篇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小学语文人教三年级下教学设计模板3篇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小学语文人教三年级下教学设计模板3篇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人教三年级下教学设计模板3篇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人教三年级下教学设计模板3篇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人教三年级下教学设计模板3篇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下面是我收集的小学语文人教三年级下教学设计模板3篇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以供参考。小学语文人教三年级下教学设计模板1一、教材分析燕子专列这是一篇人文情景较浓的文章,课文讲述的是和燕子有关的感人的故事,有一年春天,欧洲瑞士气温骤降,风雪不止。这时,从南方飞回北方的燕子经过瑞士,因找不到食物,饥寒交迫,面临死亡的危险,瑞士政府得知这情况后,呼吁人们寻找冻僵的燕子,将他们送到车站,并用带有空调的列车将这些燕子送到温暖的地方。这个故事表现了人类对鸟儿博大的爱心,呼吁人们要保护动物。二、设计理念在本课教学中,我采用创设情景、朗读品味、想象体验

2、等方法,以情感为纽带,让学生入情入境,直接触摸文本,直奔重点词句,通过多层次、多形式地读,感受燕子的遭遇,品味文本蕴含的情感,并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动情、移情、抒情,使学生得以受到情感的熏陶。三、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孩子们对新鲜事物都充满了好奇,相信他们刚接触到课文的题目肯定充满了疑问和好奇。他们当中或许大部分和贝蒂一样,关心喜爱小动物,因此读着这篇文章时肯定有很多感触。这篇文章就为孩子们创设了一个广阔的学习环境,让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味、欣赏、感悟,体会对动物的深深爱意。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欧洲、瑞士、舒适”等16个词

3、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3.体会恶劣气候和环境给燕子带来的麻烦。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为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2.教学难点为体会恶劣气候、环境给燕子带来的麻烦。三、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提出问题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结识了“翠鸟”,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问候下老朋友,板书:燕子。2.课件出示燕子图片,说说你对燕子的了解。预设:生可能会从以下几方面说自己对燕子的了解,燕子是候鸟;燕子的生活习性;燕子的外形特点等。3.补充课题,齐读课题。读了课文的题目后有什么想问的吗?学生质疑:什么叫

4、专列?燕子会飞,为什么还要用列车送?“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的阅读提出这样的要求: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根据课题提问,一方面紧扣了本文课题的特点,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也能够教给学生抓住课题质疑的学习方法。(二)初读课文,教学字词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1)借助拼音读准文中的新字。(2)努力把课文读正确,圈出不理解的字词。2.检查预习,认读词语。舒适启程疲劳料峭覆盖救护车厢濒临死亡欧洲瑞士特殊长途跋涉气温骤降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这里对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检查,有利于促进学生预习课文的良好习惯的养成。3.指导书写生字。(1)学生观察,发现“洲、瑞、殊、骤、涉”都是左

5、右结构的字,并且左窄右宽。(2)重点指导书写“骤”和“涉”。骤:让学生明白笔画较多的字各部分要写得紧凑些。同时,如果一个字有两个捺,书写时其中一个一般要变成点。然后复习学过的字“送、这、迟、欢、食”等进一步巩固。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这个字书写时不要多加一点。(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生字书写的指导并不是一味的给予,而是通过巧妙分类,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掌握书写的方法。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对学生的写字姿势进行指导,有利于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分散指导书写,能够有效降低难度。(三)再读课文,读中感悟1.再读课文,思考刚刚提出的问题:燕子会飞,为什么还要用列车送?2.在学生自主读书、思考的基

6、础上同桌讨论。3.全班交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简洁解疑。4.将学生寻找出来的原因浓缩成两个字:麻烦。引出第二自然段,课件出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这段话,思考:课文主要写了燕子遇到了哪些麻烦?交流:天气恶劣;非常疲劳;昆虫被冻死。出示句子:当地气温骤降,风雪不止,几乎所有的昆虫都被冻死了。燕子经过长途跋涉,已经非常疲劳,再加上找不到食物,饥寒交迫,濒临死亡。(1)学生比较体会,比较“骤降”“下降”“降低”三个词在表达效果、表达作用上的区别;想象“风雪不止、所有、几乎”等词描述的恶劣情景,体会这样恶劣的天气给燕子飞行造成的困难。(2)体会“长途跋涉”。课件出示图片文字:每年的九月份,成千上万的燕

7、子就要开始出发到南方去过冬了。一路上,它们要飞越非洲大陆、阿尔卑斯山脉、撒哈拉沙漠,行程有五千多公里,每天基本上要飞一百多公里。(3)体会“饥寒交迫”。燕子飞了这么远的路,昆虫又被冻死了,小燕子们会怎么样?此时此刻,你是什么心情?随即出示句子“燕子经过长途跋涉,已经非常疲劳,再加上找不到食物,饥寒交迫,濒临死亡。”将自己的心情融入句子中,进行朗读体会。(个别读,齐读。)4.瑞士政府知道了这个情况,决定用火车把燕子送到温暖的地方。这是一列什么样的火车?再读课文,体会瑞士政府对燕子的关爱。板书:关爱。5.再读句子,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政府?课件出示有关瑞士政府课外资料。这样设计有机地将前后文的学习

8、联系了起来,通过对重点词语的理解,能够让学生更进一步体会到瑞士政府对燕子的关爱。四、板书设计燕子专列天气恶劣瑞士政府专列接送关爱小学语文人教三年级下教学设计模板2珍珠泉是一篇略读课文,以“珍珠泉何以为珍珠”为探索主线,力求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和谐互动的实践氛围,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热情参与,积极与文本对话,引导学生走进文中情景,自主地去探寻美、体验美和交流美,不断提高语文素养。珍珠泉是一篇略读课文,我们课题组把它归属于语言积累型。教学略读课文,应该在老师的引导下,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在“一课一得”的理念指导下,教学本课的重点设定在紧扣“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留心观察景物”这一单元主题,凭借课文前

9、的“阅读提示”,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思考、讨论、积累,逐步提高学生自学能力。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在读中欣赏、积累语言,感悟珍珠泉的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3。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按一定顺序叙述的表达方法。在读中欣赏、感悟珍珠泉的特点,积累语言,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按一定顺序叙述的表达方法。收集有关“泉”的资料、图片,制作成多媒体课件。一课时一、资料导入,揭示课题1。用“资料袋”导入新课:请阅读“资料袋”中的材料,看看我国有些什么神奇的泉。(1分钟)2。在我国的崇山峻岭中,分布着许许多多的温泉,这是我国的一大旅游资源。比如:昆明市安宁的温

10、泉富含矿物质,有调理身心,治疗疾病的神奇功效,被誉为“天下第一汤”;坐落在宁海县城西北20公里的国家级森林公园境内的宁海温泉,被天台山和四明山环抱,风景绝佳,如同“世外桃源”。在腾冲县的火山群中,有许多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热气升腾的泉水,其中最大的泉水被称为“热海”。不少地方还有一些被誉为“珍珠泉”的泉水。比如,昆明市黑龙潭的“珍珠泉”,安宁市曹溪寺的“珍珠泉”(出示图片,学生欣赏)(1分钟)3。在课文中,“我”的家乡的山林中也有一眼“珍珠泉”。想知道这是一眼什么样的泉吗?让我们跟随作者去欣赏它的美丽身影吧!(板书课题:珍珠泉):通过阅读资料,回忆自己所见过的泉,增加感性认识,拉近与课文的距离

11、,为学习课文做准备。二、一读课文,感知大意1。自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对照拼音读准“镶嵌、青苔、蕨草、青褐色、缘故、一嘟噜、绽放、扑哧、干涸”等词语,并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5分钟)2。四人小组成员轮读课文,通过各组员的声情并茂的朗读,相互正音,相互学习,同时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初步感悟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钟)3。四人小组交流:(1)说说读了课文后,家乡的珍珠泉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你喜欢课文中的那一段,把这段读给大家听听,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段。(4分钟)通过读、听、议,既使学生从整体上感知了课文大意,又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小学语文人教三年级下教学设

12、计模板3一、教学目标:1.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把内容写准确、写形象的方法。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并在读中欣赏、感悟珍珠泉的美。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以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3.理解并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并背诵指定段落。二、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品味珍珠泉的美景。三、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把内容写准确,写形象的方法。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自学生字,检查预习,理解词语,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1.同学们,你们看见过泉水吗?在哪里见过描述一下。2.老师带领大家去作者的家乡珍珠泉看一看。(1)配乐教师范读。

13、(2.)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像珍珠泉的美景。(3)问题:你想到了什么?描写一下这是一幅什么样的图画?然后用一个字来概括。(创设情境发展想像)二、自读课文1.预习课文(1)通过字典、词典、结合上下文、换近义词等方法,自学生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2)提出不懂的问题。2. 检查预习(1)查字词,教师抽读。(2)不理解的字词全班帮助解决。(3)小组进行朗读比赛(是否正确流利)。(4)根据学生质疑解疑。(5)文章都从哪几方面描写珍珠泉?读后说说体会。(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课下作业:下节课我们全班同学要到珍珠泉做一次旅行,请选择你认为珍珠泉最美的景色,向同学做介绍。自由结合小组合作。可以有配乐、有图画、导游

14、做介绍、游客谈感受。(通过动手、动口、配乐以及小组合作使学生理解文中的语言美,学会欣赏美、表现美。)第二课时教学目标:通过绘画、朗读、品味,感悟美景,并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把内容写准确、形象的方法。背诵指定的段落。教学过程:一、学习课文1.同学们旅行开始了,小组以旅行团的形式进行汇报。(品味语言的具体形象)例:泉的位置:同学张贴绘画。导游配乐朗读。游客谈体会。同学评议。(从多种角度评价,加深学生对景物特点的理解,发展思维,丰富语言)2.其他两个部分方法同上。3.重点指导学习水泡儿(有难度)教师提示:文章最有趣的部分应是水泡,作者是从几方面描写的?你喜欢哪一部分?为什么?4.分四个部分进行指导背诵。5.师生共同朗读背诵,我们都是小导游,让我们带领游客再一次欣赏珍珠泉的美景。(配乐、看图、加上表情动作,感受美与作者产生共鸣)6.评价。你这次旅行愉快吗?谈谈感受。7.教师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