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7376410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0.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冀教版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冀教版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冀教版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冀教版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冀教版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教版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优秀教学设计评比参 赛 材 料冀教版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认识空气教学设计 单 位:抚宁县留守营镇下新庄小学(盖章) 姓 名:张俊丽 上报时间:2009年12月7日认识空气教学设计(下新庄小学 张俊丽)【教材理解】本课是空气单元的第一课,主要通过观察和实验,帮助学生认识空气的存在和物理性质。组织学生调动多种感知器官了解到空气的存在,并找出水和空气的异同。进而引导学生利用实验证实空气也像水一样占据空间。【设计理念】本课是空气单元引导学生探究空气这种自然物质的开门课。本课的教学设计力图通过引领学生经历初步认识空气、实验观察空气、对比认识空气等探究活动,运用已经学到的用多种感官和方法观察事物性质的基

2、础上,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景中,感受空气的存在和认识空气的基本物理性质,从而激发他们对空气进行探究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空气和水都是具有无颜色、无气味、无味道、透明的性质。水是液体,空气是气体。【学情简介】三年级的学生以直接兴趣为主。在生活中,他们对空气已有了初步的了解,需要教师引导向更深层次、更规范方面研究。学生在学习认识空气之前,通过认识水等,已初步掌握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方法,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观察能力,基本掌握用看、摸、闻、听等各种方法去观察,学会了使用简单的工具去实验并获得结论。【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能用多种感官和方法证明空气的存在。科学知识目标:能正确地用语言描述空

3、气基本物理性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的探究态度,渗透环保意识。【教学重点】能够用多种感官和方法感知空气的存在,认识空气的基本物理性质。【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实验法【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水槽、烧杯、塑料袋。 学生准备:杯子、塑料袋、扇子、盛有水的水槽、粉笔、气球、吸管、等。【课时安排】本课教学分2课时进行。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和活动2的教学;第二课时完成活动3的教学。【教学过程】1、激趣引入神秘地从讲台下拿出一个纸箱。让学生猜猜里面是什么,并到前面来摸一摸。师:纸箱里装的可是一件非常宝贵的东西呀。摸到是什么了吗?(空气)师:对,是空气,空气对我们每个人来

4、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本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空气吧!(教师板书:认识空气)(预设:如果学生答不出来,可用以下方法:教师可提示学生:这个礼物我们虽然看不到、摸不着,却离我们非常近,离开它人类就无法生存。猜迷语:奇妙奇妙真奇妙,看不见来摸不着,无孔不入变化多,我们的生命离不了。)(设计意图: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恰当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老师神秘地导入新课,把所有的学生的精神集中在一起,使课堂气氛一开始就热闹起来,这样很自然地把课题引出。)2、找空气:师打开箱子,展示给学生。师:看到这满满一箱子东西了吗?生:没有。师:是的,空气是看不到的,老师用纸箱找到了空气,那么我们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证明空气就

5、在我们周围呢?或者说你怎样能找到空气呢?咱们就利用同学们准备的这些材料一起来找一找身边的空气吧!师宣布活动规则:、四人小组,在五分钟之内,比比看哪个小组能用最多的方法找到空气,或者证明周围有空气。、要充分调动我们的五宝(眼、耳、鼻、舌、手、)等感管。填写好记录表.活动开始。(在孩子们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巡视指导,对遇到困难的孩子进行必要的帮助,赞扬活动积极的孩子,鼓励胆小的孩子,还要提醒大家注意记录,以及注意时间等问题。)交流讨论,你们是如何找到空气的。(预设:(1)用塑料袋兜气,塑料袋会鼓起来,说明里面有空气。(2)吹气球,鼓起来的气球里有空气。(3)往装水的烧杯里吹气,会有气泡,说明有空气。

6、(4)用扇子扇风(使空气流动),会有凉丝丝的感觉,头发也会飘起来,说明空气流动。(5)把土块放进水里,也有气泡,说明土块里有空气。)师:其实,我们周围到处都有空气,我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说明空气是无处不在的,空气对我们人类是非常重要的。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感受实验方法的多样性、可行性、安全性,体现科学研究的思想;并引导学生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了解到在空气是无处不在的,在地球的表面到处都有空气。3、空气和水的比较:师: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那在上一单元中我们还学到了与我们的生活不能分离另一物质?是什么?(水)师:对,水也是我们生活的必须品,人和动植物也都离不开它,那谁

7、能告诉同学们水有哪些特征呢?(无颜色、无气味、无味道、透明的液体。)师:(出示水的特征的幻灯片)同学们说的非常正确,我们已经知道了水的特征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形状、透明的液体;今天我们就用研究水的方法,一起来研究一下空气的特征吧!请同学们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并把讨论的结果填写在“比较空气和水”的表格中。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各小组派代表说一下发现的空气的特征。(预设:我们小组发现空气是没有颜色的、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形状、透明的气体。学生通过学习水的特征的经验,能比较准确全面地说出空气的特征。)师:那水和空气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呢?(相同:无色、无味、无形、透明

8、。不同:水是液体,空气是气体。)师:谁能用语言完整的来描述一下空气的特征?(空气是没有颜色的、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形状、透明的气体。)师:下面请大家把通过水和空气的比较,以及得出的结论,写在书本上。(设计意图:直接点明探究目标,用比较的方法,让学生用多种感官观察空气的特征。通过小组讨论交流,观察、记录,形成结论,鼓励学生将思维转化为语言表达出来,进一步感受到与小组同学合作好处。)4、课后拓展:师:同学们找到了空气的这么多特征,我们对空气还有一些疑问没有解决,老师也找到一些有关空气的资料,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看一下。(幻灯片出示有关空气污染的资料:由于人们不注意保护环境,大气已经受到了污染了

9、,现在很多的地方下了酸雨,有粉尘颗粒在空中悬浮着,还造成了沙尘暴天气,空气有很多有毒的物质,对人体有很多的伤害,人的健康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师: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我们需要呼吸清洁、新鲜的空气,空气对我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可是现在空气正在受到伤害,你们有什么话想说?(预设:通过音像资料的展示,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愿。学生应该能够发自内心地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愿望。)师:关于空气,还有很多很多的问题,那你还想知道有关空气的哪些问题?大家可以带着这些问题在课后通过调查、看书、上网、实验来探究。我们在下节课继续学习有关空气的知识。设计意图:课堂教学的结束并不是科学探究的终止

10、,恰恰是亲历科学的开始。教师把课中未完成的问题延伸到课外,拓宽学生的科学视野和探究空间,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板书设计】12、认识空气水(液体):无颜色、无味道、无气味、透明。空气(气体):无颜色、无味道、无气味、透明。【教学反思】认识空气这一课通过观察和实验,帮助学生认识空气的存在和基本物理性质。首先,从组织学生找空气开始,帮助学生认识到空气的存在,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找出空气与水的相同点,并通过与水的对比,认识空气的一些基本性质。 在课堂教学环节设计上,联系生活实际紧密,并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举一反三,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是学生对空气的认识逐渐加深。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学习热情高涨,积极、主动、参与探究活动,注重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教学观念,注重反馈,注重评价,对学生在实验观察中的新发现给予及时鼓励,使学生乐学、善学。这样有利于激发三年级学生学科学的兴趣,将他们对科学的好奇转化为自觉的探究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