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分数和分数的互化教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7376112 上传时间:2024-03-1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0.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百分数和分数的互化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百分数和分数的互化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百分数和分数的互化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百分数和分数的互化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百分数和分数的互化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百分数和分数的互化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百分数和分数的互化教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百分数和分数的互化教案分数和百分数的互化 张向男 教学目标: 1.经历自主尝试比较分数和百分数大小以及总结百分数和分数互化方法的过程。 2.会进行百分数和分数的互化,会选择合适的方法比较百分数和分数的大小。 3.感受分数和百分数的内在联系,获得自主学习的成功体验。 教学方案: 教学环节 教学预设 师:同学们,老师知道大家都喜欢动物,也知道不少关于动物的知识。地球上已知的动物大约有150万种,其中绝大多数是 一、创设情境 有脊柱的动物,叫脊椎动物。如,鱼,蛇,老虎等都是脊椎动物。 师生谈话,介绍动物的在脊椎动物中,根据动物的特点又分为鱼类、鸟类、爬行类、两分类,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知栖类、兽类等。谁

2、知道什么动物属于爬行类,什么动物属于兽类? 道兽类动物和爬行类动物, 指名回答。 并判断哪种动物比较多。 师:根据你的经验判断一下,兽类和爬行类动物比较,哪种动物比较多? 二、自主探索 学生可能有不同意见,都不进行评价。 1. 小黑板出示相关信 师:同学们,请读一读小黑板上的两句话。 息,让学生自己读。 出示小黑板,展示有关信息:爬行类约占脊椎动物的6,兽类约占脊椎动物的2/25。 学生读文字,了解信息。 2.提出问题:“兽类和 师:根据爬行类约占脊椎动物的6,兽类约占脊椎动物的爬行类动物哪种动物比较2/25。你们能比较出兽类和爬行类动物哪种比较多吗?用自己的多?”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方法试一试

3、。 法试着比一比。 学生尝试比较,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生的比较方法。 师:谁愿意把你比较的方法和结果介绍给大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学生可能有多种做法,让学生充分交流,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比较的方法和过程。 把2/25化成百分数。 2/258 或 3师生交流比较的方 因为86,所以,兽类动物比较多。 法。要给学生充分介绍不同 可以把它们都化成小数。 方法的机会,重点说一说是 2/252250.08 怎样做的。 661000.06 因为0.080.06, 所以,2/256,兽类动物比较多。 把它们都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可以有两种方法。 把6和化成分母是50的分数比较

4、。 66/100=3/50 2/254/50 4/503/50,2/256所以兽类动物较多。 把6化成分母是25的分数比较。 66/1001.5/25 因为2/251.5/25,2/256所以兽类动物比较多。 第种方法中,化成分母是50的分数比较如没有出现,教师可以介绍。 教师作为引导者,这里教师发挥了其作用。教师把课堂交给了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并间接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师: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比较出了 和6%的大小,那么谁能说一说怎样比较分数和百分数的大小? 学生独立思考后,指名发言。 4提出“议一议”的 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比较方法: 问题:“怎样比较分数和百 可以把分数化成百

5、分数,然后再直接比较。 分数的大小?”,师生共同 比较分数和百分数,可以把它们都化成小数进行。 总结分数和百分数比较的 比较分数和百分数,可以把百分数化成分数分母相同的分一般方法。 数,再比较。 可以把分数和百分数通分,变成分母相同的分数,进行比较。 三、尝试应用 师:同学们不仅会比较 和6%的大小,还总结了分数 1让学生自主比较36和百分数的大小比较的一般方法。你们真聪明!下面请大家看课页“试一试”中的四组题,本第36页的试一试,比较各组数的大小,看谁能根据数据的特并启发学生根据数的特点,点选择简单的方法。 选择简单的方法来进行比 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较。 2全班交流比较的过

6、 师:谁愿意把你的做法给同学们介绍一下。说说你是怎样想程和结果。给学生充分展示的,怎样做的。 不同方法的机会,对简便的 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做法,对简单的方法,教师应给予鼓励。 方法给予表扬。 师:同学们已经学会了选用合适的方法比较分数和百分数的大小。谁来说一说,分数怎样转化成百分数?有哪些方法? 生1:把分数的分子、分母通分,变成分母是100的分数。 3.师生一起总结分数 生2:用分子除以分母,求出商,再化成百分数。 和百分数互化的方法,给学 师:那,反过来百分数怎样转化成分数呢? 生充分表达的机会。 生:把分子和分母约分就行了。 教学的有效性体现多个方面,如:教师交给的知识不如学生自己找到的

7、记得牢。这里教师正是采用了这个理念。 师:真聪明。下面我们用今天学的知识解决一些问题。请同学们看练一练第1题。从题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问题是什么? 四、课堂练习 学生可能会说: 1练一练第1题, 生1:聪聪和丫丫同看一本书,聪聪看了这本书的,丫丫看由学生自己读题并独立解了这本书的35%。 答。交流时,重点说一说自 生2:问题是比一比谁看得多。 己是怎样想的。 师:看同一本书,谁看得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比一比。 学生独立解答后,教师巡视,关注学习稍差的学生。学生会有不同的做法。 生1:2/540,35,聪聪看的多。 生2:2/50.4,350.35, 2/535,聪聪看的多。 师:接下来看练一练

8、的第2题。自己读题,并解答问题。 学生比较,教师巡视。 2练一练第2题, 全班交流,学生会有不同的做法,关注全体学生是否能正确学生独立完成。重点关注学掌握百分数和分数互化的方法。 生是否正确掌握百分数和 生1:1/425,2825,281/4,五年级运动分数互化的方法。 员人数多。 生2:1/40.25,280.28, 0.280.25,281/4,五年级运动员人数多。 师:看练一练第3题,自己读题,并解决问题。 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比较的方法。 师: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 学生会有不同的方法,教师重点关注学生是把分数化成了百3练一练第3题, 分数,还是把百分数化成了分数,怎样把化

9、成百分数。 学生独立解答。给学生充分 把化成百分数。 展示不同方法的机会。 1/3130.33333.3 4033.3,所以草原面积大。 把1/3和40都化成小数。 1/30.33,400.4, 0.40.33,所以草原面积大。 师:我们总结出了分数与百分数大小比较的一般方法,并能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同学们,你们真棒!下面请自己完成4练一练第4题, 练一练第4题,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鼓励学生自主完成。 学生完成后,全班交流。 学生知识的巩固的非常好,这也是教学的有效性。 五、布置作业 分数和百分数的互化 张向男 本课是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百分数与分数互化第二课时的内容,本节课的教学

10、内容是分数和百分数的互化,是学生在掌握了小数和百分数的互化的基础的再续型课。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分数和百分数的互化,会比较分数和百分数的大小,让学生学会“转化”的思想。 根据班级情况实际,学生的已有的知识水平与经验通常存在多个不同的水平层次。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觉得在新课前的“分数与我小数、小数与百分数”互化的复习设计的较好。在复习中,通过师生、生生的互动中唤起学生对分数与小数、小数与百分数互化方法的回忆,为学习新课扫清障碍。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复习情况预设好教学环节和教学梯度,使教学方法适合学生的接受能力。而且在新知识的教学中根据数学知识的联系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调节教学方法。 再一

11、个就是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来完成本课的教学,设计得很好。课上、通过小组合作、分析、讨论、总结等,明确了分数和百分数的互化方法。整个课堂在学生主动学习,认真探索的活跃气氛中进行的。特别是在“我的问题请你来帮我解答”这个环节中学生不但学会了应该掌握知识,而且提高了语言的表达能力,更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了“我教人人,人人教我”乐趣的同时还使学生受到了团结合作的教育。 本课的练习的梯度也较好。有基本练习也有提高题。使每个层面的学生都得到了自己应该获得的知识。本课我意在努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精神,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及本节课的特点,给学生创设大胆尝试的氛围,更多自主发挥的

12、空间。从举例、研究、汇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都是学生自己或是合作完成的,老师主要是给学生创设一种是他们投入的氛围。本课的知识不难但较为琐碎,适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本课在准备的时候,想得很多的是如何让学生在这一节课掌握知识的同时,在能力上、情感上有更多的体验和收获。因此把一般课上的课后总结扩展为随时总结、随时应用。往往在最后的总结的时候,总结出的经验和方法不能及时应用。现在这样处理会让学生更能感受到及时总结的价值,养成这个好的习惯对今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在情感上希望孩子们享受到团结合作的快乐,有成功的喜悦,也可能有失败的感受。当很多的方法放在眼前的时候,他们有选择的自由,喜欢哪种选哪种。选择之后运用到实际中去,用实践来检验方法,再去选择。 本课的不足之处有三点:教师对学生能力估计太低,练习中提高题的梯度太小,优等生感到有些乏味。同时对教材的研读还不够深。自己看了教材觉得本节课就是让学生掌握分数和百分数的互化,把握住了重难点。但是却忽略了“转化”的思想,这节是再续型课,是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新的知识,教师在这里应更多的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