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科 word精品文档6页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7374782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化内科 word精品文档6页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消化内科 word精品文档6页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消化内科 word精品文档6页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消化内科 word精品文档6页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消化内科 word精品文档6页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消化内科 word精品文档6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化内科 word精品文档6页(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消化内科名解1. LES压力:食管下括约肌(LES):在食管下端和胃连接处并不存在明显的括约肌,但在 这一区域有一宽约13cm的高压区,正常人静息时LES为1030mmHg,比胃内压高5-10mmHg, 成为阻止为内容物逆流入食管的一道屏障,起到生理性括约肌的作用。2. Barret食管:是指食管远端复层鳞状上皮被单层柱状上皮所取代的一种病理学现象又称 食管下段柱状上皮化。是食管腺癌的主要癌前病变3 .胰腺假性囊肿: 由胰液和液化的坏死组织在胰腺内或胰腺周围被包裹形成; 临床表现:无明显中毒症状,上腹疼痛反复发作,大部分病人在中上腹可扪及包块,血清淀粉酶可持续不降,CT、B超均可确诊; 发生时

2、间:病后3-4周发生。简答:1. 紧急输血指证.:1) 估计失血量 全身血容量的15%2) 改变体位出现晕厥、血压下降、心率加快3) 失血性休克4) 血红蛋白70g/L或血细胞比容25%2. 肝硬化并发症;(1) .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原因:1)食管、胃底静脉曲张2)门脉高压性胃病3)消化性 溃疡(2) 肝性脑病:最严重并发症,最常见的死亡原因(3) 感染:肝硬化患者抵抗力下降,常并发细菌感染一肺部、胆道、败血症、自发性腹膜炎等自发性腹膜炎一一致病菌多为革兰阴性杆菌,表现为腹痛、腹水迅速增长、腹膜 刺激征等(4) 肝肾综合征(HRS):又称功能性肾衰特征:自发性少尿或无尿氮质血症稀释性低钠血

3、症和低尿钠肾脏无明显病理改变机理:肾血管收缩,致肾皮质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持续降低a. 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去甲肾分泌增加b.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增强c. 肾PGs合成减少,血栓素(TXA2)增多d. 内毒素血症:增加肾血管阻力e. 白细胞三烯产生增加,引起肾血管收缩(5) 肝肺综合征:指严重肝病、肺血管扩张和低氧血症组成的三联征(6) 原发性肝癌:多在大结节或大小结节混合型肝硬化基础上发生。短期内出现肝迅速增大、持续肝区疼痛、肝表面发现肿块或血性腹水,应怀疑(7) 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低钠血症、低钾低氯血症和代谢性碱中毒3. 重症胰腺炎临床表现:症状水肿型出血坏死型腹痛疼痛轻重不一,

4、局限于上 腹,持续3-5天缓解全腹剧烈疼痛,持续 时间约1周胃肠症状恶心,呕吐(轻)较重、常伴有明显腹胀或麻痹性肠梗阻发热中度持续3-5天高热、持续时间较长水、电解质,酸碱紊乱较轻代谢性酸中毒,低钾、低镁、低钙休克无有多脏器功能衰竭无肝肾功能紊乱,ARDS,胰性脑病生命体征平稳高热,呼吸快,脉博加快,低血 压腹部体征局限性上腹压痛全腹膜刺激症,腹胀,肠鸣音减 少或消失,可有青紫斑或灰紫 斑,以及腹水。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一体征明显,重病容,烦躁不安,血压下降,呼吸心跳加快 并可出现下列情况:1)腹膜炎三联征2)麻痹性肠梗阻3)腹水征(血性,淀粉酶升高)5)Grey-Turner征:两侧胁腹部皮

5、肤暗灰蓝色4)Cullen征:脐周围皮肤青紫6)腹部触及包块:脓肿或假囊肿7)黄疸:早期一阻塞;中晚期一肝衰竭8)手足搐搦:(低钙血症)特殊临床表现:猝死4. 重症胰腺炎全身并发症;局部并发症:1)、胰腺脓肿(23)周有以下特点: 坏死基础上2-3周出现,最早可6天出现; 临床表现:持续腹痛伴高热,中上腹包块,B超或CT发现胰腺有包块; 原因:胰腺及周围坏死物质继发细菌感染。2)、假性囊肿:(34周) 由胰液和液化的坏死组织在胰腺内或胰腺周围被包裹形成; 临床表现:无明显中毒症状,上腹疼痛反复发作,大部分病人在中上腹可扪及包块,血清淀粉酶可持续不降,CT、B超均可确诊; 发生时间:病后3-4周

6、发生。全身并发症多器官功能衰竭 ARDS:肺灌注不足,肺泡毛细血管壁受损,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微血管血栓形成 急性肾功衰:1/4,死亡率达80%。原因:低血容量、休克和微循环障碍 心律失常和心衰:血灌不足,心肌收缩差,心搏出量下降,中毒性心肌炎 消化道出血(急性胃黏膜病变) 败血症及真菌感染 DIC 胰型脑病 慢性胰腺炎和糖尿病5. 胰腺炎的治疗:(病程:水肿型:1-2周可治愈;坏死型:2-4周,严重者大于4周。)(一)、水肿胰腺炎治疗措施1)卧床休息2)禁食、胃肠减压3)补液(液体量约3000ml包括糖,盐,电解质,维生素)4)止痛5)抑制胃酸、胰液分泌6)监测血常规、血生化、淀粉酶、血气

7、和电解质,B超,CT(二)、重症胰腺炎治疗1、除水肿型措施外:生命体征监护,吸氧。2、减少胰液的分泌 禁食和胃肠减压 禁食和胃肠减压可以减少胃酸和食物刺激胰液的分泌,可减轻呕吐与腹胀。 H2-受体阻滞和质子抑制剂 抑制胃酸分泌,减少胰液的分泌。可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高舒达奥美拉唑) 生长抑素可以抑制胰酶的分泌。其机制较为复杂,这类药物有奥曲肽(善得定),施他宁。3、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由于完全禁食,每天补液总量在2500ml以上,坏死性胰炎可用深静脉营养,同时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纠正低蛋白血症, 补充适量血浆、白蛋白。4、镇痛:阿托品较少用,因可引起腹胀而影响病情观察,且有加

8、重肠麻痹可能。一般选用杜冷T50mg肌注即可(但应同时加阿托品)。利多卡因400mg或普鲁卡因0.5g 加入液体中静脉滴注也有止痛作用。5、抗生素:原则上水肿型胰腺炎不用抗生素,在合并胆道疾病和坏死性胰腺炎时,则必须用抗生素。选用抗生素原则:要求药物浓度在胰腺中浓度较高,一般选用 喹诺酮类药物如氧氟沙星和头孢第三代如头孢他啶,同时加用抗厌氧菌药物如甲 硝唑。6、 病情监护除观察生命体征T、P、R、BP外,应严密观察腹部情况,定期检查血尿淀粉酶的变化,电解质,血糖及血气的变化。7、多脏器功能衰竭的处理8、内镜下oddi括药肌切开术(EST)对胆源性胰腺炎,可用于胆道紧急减压、引流和去除胆石梗阻。

9、(三)外科治疗、下列情况需外科治疗1、并发胰腺脓肿或假性囊肿;2、腹膜炎经抗生素治疗无好转;3、黄疸加深需解除胆道或壶腹部梗阻;4、诊断未明而疑有腹腔穿孔或胰腺坏死者。6. 溃疡性结肠炎的分型依据。(1)按病情程度分为三度:轻度:最多见。腹泻日行24次,偶尔出现腹痛,直肠出 血量少或无出血。体温正常,脉率每分钟小于90次,血红蛋白大于80g/L,体重减轻小于3kg,其他全身症状及体征少见,起病缓慢。重度:腹泻较重,日行6次以上,腹痛持续 或剧烈,肠出血量大,色鲜红,体温高达39r,脉搏快、超过100次/分,血红蛋白小于 70g/L,血沉明显增快,血浆蛋白低下,体重减轻大于5kg。中度:介于轻度

10、与重度之间。(2)按病变分期:可分为活动期与缓解期。(3)按病程经过分为四型:初发型:无既往史初次发病者。急性暴发型:少见。起 病急骤,消化道和全身症状严重。慢性复发型:多见。但症状轻,复发期与缓解期交替。 慢性持续型:症状持续半年以上,提示病变范围广泛。(4)按病变范围分:有全结肠炎、区域性结肠炎、右半结肠炎、左半结肠炎、乙状结肠 炎和直肠炎。病例:一.肝硬化;1. 病因:病毒性肝炎、酒精中毒:80g/d, 10年、血吸虫病、胆汁淤积。2. 病理改变:肝硬化门脉高压和侧枝循环开放脾脏肿大门脉高压性胃病和肠病肝肺综合征睾丸或卵巢、甲状腺、肾上腺皮质萎缩3. 临床表现:临床上分为肝功能代偿期和失

11、代偿期。代偿期:症状较轻、缺乏特异性疲乏无力、食欲减退,腹胀不适、恶心、上腹隐痛、轻微腹泻。间断性,因劳 累或伴发病而出现,休息或治疗后可缓解肝轻度肿大,质地坚硬或偏硬,无或有轻度压痛。脾轻中度肿大肝功能检查正常或轻度异常失代偿期:1)肝功能减退症状(全身症状、消化道症状、出血与贫血、内分泌紊乱)2)门脉高压表现(肝脾大、侧枝循环建立与开放、腹水)3)全身多系统表现(肝肺、肝肾综合征)腹水形成原因:(钠、水的过分潴留)门脉高压:PVP300mmH2O低白蛋白血症:30g/L淋巴液生成增多继发性醛固酮增多:致肾钠重吸收增多抗利尿激素增多:致水重吸收增多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4. 辅助检查: 血常规:

12、贫血、血象三少尿常规:有黄疸时胆红素、尿胆原增加。有时可见蛋白、管型和血尿肝功能试验:代偿期大多正常或轻度异常,失代偿期多有全面损害,ALT、AST个、胆 固醇脂艮白蛋白艮Y-球蛋白个、PT个、PIIIP、透明质酸酶、板层素个。氨基比 林、吲哚菁绿清除试验异常 免疫学检查:T淋巴细胞4、IgG、IgA个、非特异性自身抗体(ANA、AMA、SMA)、病 毒血清学标记(+)腹水常规:漏出液SBP:漏出液与渗出液之间TB:淋巴细胞为主PHC:血性影像学检查: X-Ray:虫蚀样、蚯蚓状充盈缺损一食道静脉曲张 B超:肝脾大小、形态;门静脉与脾静脉内径;腹水 CT、MRI:显示左右肝比例、肝脾表面状况、

13、腹水内镜检查:胃镜:直接窥见静脉曲张的部位、范围、程度、有无糜烂、出血等,对判断出血部 位、病因有重要意义,并可行内镜下治疗肠镜:痔静脉曲张及门脉高压性肠病腹腔镜:观察肝脏的大体形态并取肝组织活检肝组织活检:确定诊断、严重性、有无活动性肝炎、病因学诊断5. 治疗:治疗原则:应是综合性的,首先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后期主要针对并发症治疗。1)一般治疗:休息,饮食(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易消化软食、低钠,)支持。2)药物:维生素、保肝治疗。3)腹水治疗:限制钠水摄入、利尿剂运用(螺内酯和呋塞米联合)、放水、输注白蛋白、 腹水浓缩回输、腹腔颈静脉引流。4)门脉高压治疗:5)并发症的治疗。溃疡:(课

14、件)1、名解:1.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烧心等症状,可引起反流性食管 炎(reflux esophagitis,RE),以及咽喉、气道等食管以外的组织损害。2. 小肝癌:单个癌结节直径3cm或相邻两个癌结节直径之和3cm3. 胃癌的癌前病变:癌前疾病一指与胃癌相关的胃良性疾病癌前病变一指易转变成癌组织的病理组织学变化,如下:肠型化生:分小肠型和大肠型异型增生:胃黏膜腺管结构及上皮细胞失去正常的状态出现异型性改变,组织学上介 于良恶性之间4. 肝肺综合症:指严重肝病、肺血管扩张和低氧血症组成的三联征。2、问答:1. 慢性胰腺炎的五联症;腹痛、胰腺钙化、胰腺假性囊肿、脂肪泻、糖尿病。2. 肝硬化的临床表现:(见上)3. 为何HP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A. 粘附作用:H.Pylor i具有黏附素能紧贴上皮细胞,使细胞绒毛断裂B. 蛋白酶作用:H.Pylori产生蛋白酶分解蛋白质,破坏黏液屏障结构C. 尿素酶作用:H.Pylor i具有尿素酶活性,分解尿素为NH3,损伤上皮细胞,保护细 菌生长D. 毒素作用:H.Pylor i具有细胞毒素相关基因蛋白,能引起强烈的炎症反应E. H.Pylor i菌体作为抗原产生免疫反应4. 肝硬化Child-pugh分级的五个主要指标3、病例分析:消化性溃疡(诊断,致黑便腹痛的4种疾病?首选检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