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EM视角下的中国对虾产业省际间竞争力研究)2012)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7374570 上传时间:2023-01-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GEM视角下的中国对虾产业省际间竞争力研究)2012)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基于GEM视角下的中国对虾产业省际间竞争力研究)2012)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基于GEM视角下的中国对虾产业省际间竞争力研究)2012)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基于GEM视角下的中国对虾产业省际间竞争力研究)2012)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基于GEM视角下的中国对虾产业省际间竞争力研究)2012)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GEM视角下的中国对虾产业省际间竞争力研究)201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GEM视角下的中国对虾产业省际间竞争力研究)201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于GEM模型的我国省际间对虾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本文系广东省软科学“广东对虾产业组织化程度及国内外竞争力提升研究”(2010B)、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异化的农民合作社及其组织治理研究”(11YJAZH099)和“国家对虾产业技术体系与产业经济研究室”(中山大学李新春教授主持)的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吴晨(1967.12-),男,安徽芜湖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农村产业经济与制度经济、社会经济统计。吴 晨(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经贸学院 广州 510225)摘 要:基于GEM模型的6个要素分析我国对虾产业省际间竞争力的现状,研究表明:广东和福建对虾产业集群竞争力普遍较高,广西和

2、海南对虾产业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水平较快,而上海和山东对虾产业产业集群竞争力普遍呈下降趋势。文章的结论是:应加大种苗繁育技术投入力度、整合对虾产业链、保护有限的海洋和土地资源以及构建新型养殖关系,确保我国省际间对虾产业集群竞争力的不断提升。关键词:对虾;产业集群;GEM模型;竞争力0 引言一直以来,对虾在我国水产品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同鳗鱼和鱿鱼并称为“中国三大水产品”,也是我国重要的优势海水出口产品。据统计,我国对虾产量从2003年的76.04万吨增长到2010年的148.75万吨,对虾出口由2003年的18.85万吨增长到2010年的27.49万吨,出口金额由2003年的8.82亿美元

3、增加到2010年的18.01亿美元,与泰国、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厄瓜多尔、荷兰等国成为世界重要的对虾生产和销售国。目前,我国对虾生产区域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带,其中,广东、广西、海南、福建、浙江、上海、江苏、山东、河北、天津和辽宁11个省(市)成为中国重要的对虾生产、加工和出口基地。由于对虾产业链较长,主要涉及虾苗、饲料、养殖、加工、贸易等诸多环节,而各省(市)的基础设施条件、相关配套产业以及市场发展不尽相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因此,开展省际间对虾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不仅有利于了解省际间对虾产业集群竞争力发展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有利于进一步提升省际间对虾产业集群竞争力水平;同时,发

4、展对虾产业有利于丰富广大城乡居民生活,带动国内渔民增产增收,推动我国“三农”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1 相关文献回顾竞争力研究先驱波特教授(1998)认为存在四种领域的竞争力:企业竞争力、产业竞争力、产业集群或区域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然而,学者们至今对产业集群竞争力尚缺乏明确的定义,但产业集群作为联系企业、产业和国家经济的桥梁,在提升各种竞争力方面发挥着基础性的重要作用。刘恒江、陈继祥(2004)综合国内外各种观点,从因素观点、结构观点和能力观点三方面对产业集群竞争力作出了明确的界定,提出以产业集群的各种资产要素(包括企业、资源、基础设施和技术条件等)为基础,以企业间的动态网络关系及其层次

5、性递进为运行方式,具有对环境的利用能力和规避能力,在全球市场竞争中能为产业集群的整体绩效带来实质性功效的强劲竞争优势,产业集群较强的竞争力在于其所拥有的持续竞争优势。吴思静,赵顺龙(2010)指出产业集群是指某一特定产业的企业和机构大量聚集于某一特定地区,从而形成一个稳定、持续的竞争优势集合体。产业集群的成员包括提供零部件等上游产品的供应商,下游的渠道与顾客,提供互补产品的制造商,以及具有相关技能、技术或共同投入的其它产业的企业,还包括提供专业的培训、教育、信息、研究与技术支持的政府或非政府机构,如大学、质量标准机构、短期培训机构以及贸易协会。从本质意义上说,产业集群竞争力是指在某一特定产业的

6、企业和机构大量聚于某一特定地区,形成的一个稳定、持续的竞争群体(杨建梅、杨静,2003)。学者们通常采用GEM模型考证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产业集群竞争力。杨建梅、杨静(2003)认为GEM模型是一种有效的评价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定量分析工具,并运用该模型分析了广州花都皮具产业集群的现实竞争力;吴思静,赵顺龙(2010)运用GEM模型分析了我国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如何增强知识吸收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而提高其竞争力;张晗,吕杰(2011)利用GEM模型从基础、企业和市场三方面分析辽宁本溪市中草药产业集群的影响因素,等;然而,至今尚未见到运用GEM模型研究水产品中的对虾产业集聚及其竞争力问题,因此,开展此项研究

7、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2 产业集群竞争力模型GEM介绍2.1 GEM模型介绍Padmore和Gibson(1998) 在多年研究企业集群竞争力的进程中,对波特“钻石模型”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分析企业集群竞争力的模型GEM模型。GEM涉及六个决定因素:基础(Groundings)供给决定因素,包含“资源”和“设施”;企业(Enterprises)结构决定因素,包含“供应商和相关辅助产业”和“企业的结构、战略和竞争”;市场(Markets)需求决定因素,包含“本地市场”和“外部市场”,而GEM模型恰好是这三个“因素对”名称的第一个字母的缩写,并以世界范围的集群竞争标准给六个因素打分,并用一个蛛网图表

8、示(图1)。GEM模型给出了评价产业集群竞争力的一般构架,对于特定的集群,其各个因素的构成指标的重要性是不同的。 资源 因素 本地市场 设施 因素 供应商和相关辅助行业 本地市场 因素 公司的结构,战略和竞争 图1 GEM竞争力示意图2.2GEM模型因素对的分解“因素对”基础,其实质是产业集群的供给要素,主要是指产业集群外为集群内部企业生产过程所提供的要素。“资源”可以是指当地自然的、历史继承的或者通过发展形成的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土地、森林、矿藏),劳动力资源,优越的地理位置,规范的运作金融资本,以及特有的技术专利等。而“设施”包括硬件设施和制度安排(也称软件设施),这些设施和制度安排支持该

9、集群的企业得到“资源”,促进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硬件设施方面包括道路,交通、通信等;制度安排既包括政府制定的各项规律法规,也包括各行业协会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结合对虾产业生产经营以及数据可获得性等特点,在本项研究只将对虾“养殖面积”和“年实际加工总量”分别视为“因素”所对应的“资源”和“设施”。“因素对II”企业,这对因素以企业为基础,其实质是企业集群的结构因素。“供应商和相关辅助产业”是指集群中企业购买本地区别的企业商品和服务。企业集群要取得成功往往要求供应商高质量、低成本、专业化和多样化;此外,供求双方还需长期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以此提高企业间相互协同合作关系。集群中相关企业采用相同技术

10、,使用可相互转换流动的人力资源,安装相似的专业设备或者服务同一产品市场,将进一步加强该企业集群的竞争力。另外,集群中有相互关联关系的企业的数量越多,正式或不正式的联系在集群中存在越普遍,企业集群的竞争力越强。而“企业的结构、战略和竞争”是指集群内企业的数量和规模,企业之间组织产品生产的方式,企业的管理模式,各个企业的产权结构等,这些因素决定了整个企业集群的战略方向和竞争策略。合理的企业规模,有效的生产组织方式,使得集群内部的生产链坚实而敏捷,保证了产品的生产过程既能实现集群的集聚效应,又能实现生产的规模效应(杨建梅,杨静,2003)。而企业集群的总体管理水平,产权结构等因素将影响集群中企业的战

11、略是以成本领先还是以差异化取胜,因而决定了本企业集群在市场上的竞争策略。本项研究将对虾“种苗数量”和“单位面积对虾养殖产量”分别视为“因素II”所对应的“供应商和相关辅助产业”和“企业的结构、战略和竞争”。“因素对”市场,其实质是产业集群的需求因素,它包括最终市场需求、中间需求以及集群中企业的需求。“本地市场”是指本地区的市场,它可以是一个省(或地区)的市场,也可以是本国市场。市场大小,市场份额,增长和前景,本地外包购买的规模,标准和质量,本地需求的独特性,以及购买者与集群合作意愿等都会影响企业集群竞争力。“外部市场”是指除了本地市场之外的更广阔的地区,如省外市场甚至是国际市场。集群距离外部市

12、场的远近,外部市场规模和增长率,集群所占外部市场份额,最终用户的特性,与该市场的关系,市场的进入障碍,进出口障碍等都会影响到企业集群在外部市场的竞争力(杨建梅,杨静,2003)。本项研究将“城镇居收可支配收入”和“对虾出口总量”分别视为“因素”所对应的“本地市场”和“外部市场”。2.3 GEM 模型的量化为了能够更清晰地了解一个地区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现状,GEM 模型试图对影响集群竞争力的各个因素进行量化。事实上,采用这种量化手段所得到的结果,不但有利于了解单个企业集群的竞争力,同时也方便在相似集群中进行比较研究。通常情况下GEM 模型的量化过程可分为三步。第一步,对影响集群竞争力的六个因素附值

13、。由于每个因素可附值1到10分不等,若对于一个具体的企业而言,其值赋分值后所包含的含义如下。10分-非常优秀,在全世界范围来说数一数二,;9分-优秀,在全世界范围内排名前第五名;8分-良好,具有本国范围内独一无二的优势;7分-不错,具有本国范围内的竞争优势;6分-及格,具有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实力,但没有竞争优势;5分-适当及格,具有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当的实力;4分-水平有限,具有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实力;3分-水平很有限,与全国平均水平有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可能影响到整个集群的发展;2分-水平较差,离全国平均水平较大距离,差距对集群造成的影响已经显现;1分-很差,离全国平均水平较大距离,这种差距

14、已经严重阻碍了集群的发展。第二步,进行“因素对”的计算和转换。计算“因素对分值”(PAIR SCORE) ,其中,PAIR SCORE表示“因素对分值”。和分别表示因素的得分,和所代表的“因素对”是可以相互替代的因素(或者基本上是可能替代)。GEM模型认为,“因素对”中两个因素是可以相互替代,完善的“设施”可以弥补企业集群可能存在“资源”的缺乏,如我国江浙地区许多企业集群在“硬件设施”和“制度安排”上的优势替代了该地区自然资源上的劣势(仇保兴,1999);同样,潜力广阔的“外部市场”能够弥补“本地市场”需求方面的不足之处。例如,2008年中国政府贯彻落实扩大内需的财政政策,其目的就是为积极应对

15、美国次贷危机可能会引发我国出口下降的不利局面,确保我国经济保持平稳增长。而大量、优良的“供应商和相关辅助产业”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更好地帮助大量小规模企业为主的集群取得成功。第三步,计算“集群线性分值”和最终结果。集群线性分值(LINEAR CLUSTER SCORE)。 (1)最后做两次转换,第一次转换是将集群线性分值(LINEAR CLUSTER SCORE)转换为各个“因素对分值”相乘,这种转换表明各个“因素对”之间存在相互影响,表明只要有一个或者两个“因素对分值”较低,就有可能使集群竞争力最终的得分值较低,因此,集群竞争力是各个“因素对”综合得分的结果。例如,在我国西部一些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地区,虽然当地的土地出让价格较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便宜许多,而且同期劳动力成本也相对偏低,然而来该地区投资的中外企业并不多见,因为,在一个地区产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除了企业具备必备的土地、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