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论文《高效课堂构建要发挥“导演”的作用》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7373922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高效课堂构建要发挥“导演”的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高效课堂构建要发挥“导演”的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高效课堂构建要发挥“导演”的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高效课堂构建要发挥“导演”的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数学教学论文《高效课堂构建要发挥“导演”的作用》(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数学教学论文高效课堂构建,要发挥“导演”的作用教学活动一直被行内认同为: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学生是整个活动的主体,教学过程中要竭尽全力突出主体的地位;学生主体地位突出的好坏,影响着课堂是否高效。而教师是教学活动组织者、引导者。我认为倒也可以称为“导演”了,执教课的教师就是该堂课的“导演”,教师导演一节课的好坏,也影响了课堂高效的程度。那么,作为教师“导演”的我们应如何高效精彩的“导演”每一节课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一 准确“定位”课堂容量数学课一节课就是45分钟的时间,一节课的容量有多大,需要我们准确把握。课堂容量就是教师在课堂上讲的容量。对教师来说,课堂容量越大,越容易

2、完成教学进度;对学生来说,课堂容量越小,掌握知识越彻底,理解课堂内容越准确。准确的课堂容量有一个标准,就是一个学期的教学进度,分解到每节课中的内容量。它应该是教师的课堂容量的最小值,否则就不能完成教学进度。每个学生每节课都有一个可接受的最大容量,这个最大容量就是教师的课堂容量的最大值,超过这个容量,学生接受不了,教师讲解等于不讲。如何把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找到二者的一个平衡点,既能完成教学进度,又能让学生很好的接受,是每个教师应该考虑的问题。这个平衡点,就是这节课的准确的课堂容量。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课堂接受能力、课堂接受容量都是不同的。有的学生课堂接受容量大,有的学生课堂接受容量小

3、,有的学生课堂反应快,有的学生课堂反应慢,教师一节课只有一个教学进度和教学容量,以哪个学生、哪些学生的课堂加收容量为参考呢?教师对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课堂接受能力、课堂接受容量都心中有数,了如指掌,在心中对班内学生大致分大、中、小三个层次,中间层次要占到学生总数的百分之七十,以部分学生的课堂接受容量为教师讲课的参考容量。另外,课堂容量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学生的课堂反应随时进行调整。假如一节课的内容比较简单,学生的反应很好,不用一节课就顺利的完成了教学任务,就应该及时的增加课堂内容、加大课堂容量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假若一节课的内容难度比较大,学生一时难以接受,课堂上反应迟钝,例如学习列

4、方程解应用题时,就需要及时的减少课堂内容,细讲慢练,让学生更好的接受,以学生的接受能力为标准及时的减少课堂容量;假若一节课的内容难度不高,但是学生的课堂反应却比较迟钝,当堂检测也不好,此时也应该减少课堂容量,照顾学生的接受程度。总之,能够根据学生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这样的课堂容量才是准确的课堂容量。这样的课堂容量才是教师应该准备的课堂容量,才是高效课堂中应该具有的准确的课堂容量。二高效“策划”课堂教学活动教师在课堂上能否高效的“导演”教学活动,是决定课堂高效的主要因素之一,那么教师应该如何来组织课堂呢?1.教师上课要有激情。教师的情绪直接感染学生,高昂的情绪可以带给学生一种潜

5、意识这个数学教师神采飞扬,这门学科充满激情,这节课我要学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自觉的就被带动起来了。2.教师和学生不间断的进行互动。不能把课堂变成教师的“一言堂”或“准一言堂”,要把课堂还给学生。现在提倡“互动式教学”、“合作式学习”、“讨论式学习”。师生互动的方式可以使多种多样的,当堂发言、课堂提问、分组讨论、合作学习、学生总结等都是可以采取的方法,具体操作可以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法。3.教师要精心备课。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的引入、复习、高潮、小结,避免平铺直叙,力求每一节课都有低谷和高潮、平地和高山,让学生在听课时不自觉地感到忧虑、高兴、兴奋,不时的会有疑惑揭开的会心一

6、笑,让学生的听课变的如风行水上、洋洋洒洒,高低起伏皆出于自然,没有一丝一毫的阻滞之感,自上课至下课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这就需要教师对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都丝丝入扣、衔接自然,尤其对时间的设计要精确到没一分钟,课前要对课堂反复推演,每一处衔接点都要准备几种方案备用,以防意料之外情况出现。三科学“导演”教学方法教无定法,教无常法,没有固定的教学方法,只要学生接受,只要对学生的发展有利,就是高效的教学方法。一个教师也不能只有一种教学方法,随着教学内容的不同,学生的不同,教师就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1.不管采用哪种教学方法,都要以学生为中心,这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信息时代的要求。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

7、各种新知识,新技术,新科学层出不穷,在学校学习的内容只是人生所要掌握内容的一部分,在校学习必须要为离校后的学习提供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在学校不仅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教给学生如何掌握知识,只有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学生进行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才能达到这种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不管采用发现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式教学法等的那一种教学法,都要围绕具体学生的思维逻辑特点进行,制造有利于学生学习数学的教学情境,帮助,启发学生进行知识的在发现,再创造。2.教师要因材施教。课堂上只有一个教师教学,只能讲解一遍,几十个学生同听一节课,怎么因材施教呢?这就要求教师充分了解班内的每一个学生,课堂上所讲的内容尽量适合最大

8、多数的学生,或者是适合所有学生的最大多数内容。剩下的小部分内容或者小部分学生可利用作业或课余辅导来解决。3.教师上课要主次分明,重点突出,思路清晰。一节课的主要内容就是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解释问题要简洁明了,解决问题要思路清晰,逻辑合理。次要内容就是在处理主要内容时需要用到或者涉及到得内容,虽然不是重点,但对学生的学习来说是比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离了它本节课就会支离破碎,不成系统。4.教师在课堂上要敢于把内容和时间放给学生,让学生挑起课堂的大梁。在复习回顾,解决问题,习题训练,课堂小结,作业布置等教学环节上,最大限度的给予学生自由,教师只需在某些地方穿针引线,保持课堂的大方向与学习内容不脱节,掌握课堂的进度,保证学习目标的完成。为此教师在课前要对授课内容烂熟于心,仔细分析每一个环节的难度,基本确定哪一部分内容可以由哪一层次甚至是哪一个学生完成,大约需用几分钟,怎样连接学生之间的间隙,都应该在心中推演几次。“路漫漫其修远兮”。“导演”好每一节课堂使之高效,是我们教师的永恒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