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与健康教学工作计划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7373681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命与健康教学工作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生命与健康教学工作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生命与健康教学工作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生命与健康教学工作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命与健康教学工作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命与健康教学工作计划(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命与健康教学工作参考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按照学校精神,结合学校特点、结合学科教学、结合专题教育、结合课外活动,组织开展生命教育活动,通过生命与健康、生命与平安、生命与成长、生命与价值、生命与关怀教育,协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成为具有身心健康的、富有高昂斗志的、勇于开辟创新的、承担荣耀使命的社会主义建立者和接班人。 二、详细目的: 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资源共享的生命教育体系,通过引导和协助学生认识和感悟生命价值,热爱本人的生命,进而尊重、关怀、欣赏别人生命,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协助和引导学生正确处理

2、个人、集体、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学习掌握必要的生存技能,认识、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以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爱惜生命的态度,学会欣赏和热爱本人的生命,进而学会对别人生命的尊重、关怀和欣赏。 三、施行打算: 1、在教育过程中坚持按部就班原则。明白一个咨询题在不同的年级有着不同要求,比方我是谁?生命有何意义?因而,在低年级可让学生初步理解本人身体,有性别认识,喜爱本人;在中年级,可让学生根本理解身体构造,根本功能,明白得保护。在高年级,可让学生理解身体生长情况,明白得同情、关怀别人,初步认识体验生命可贵。2、在内容安排上坚持提炼统整原则。明白生命教育是将散落在课程中的内容进展提炼。比方自然、体

3、育与健身、品德与社会,属于生命教育显性课程,语文、音乐、美术属于生命教育隐性课程,同时,还包含一系列专题教育,比方健康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环境教育、平安教育,因而,在开展生命教育中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3、在学科教学中坚持挖点浸透原则。明白注重发挥显性学科的优势,按纲要要求和目的分层次、分阶段,适时、适量、适度进展生命教育是十分重要的。比方自然学科涉及许多生命科学内容、以及有关人体构造和健康内容,这是对学生进展生命教育的重要环节,因而,在让学生理解本人身体的同时,还必须让学生明白保护身体和生命做法,从而到达对学生进展生命教育的目的。环境保护也是生命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自然学科中涉及环境保

4、护的内容非常多,因而,在讲到生物生活环境内容的时候,应当让学生明白适宜的生活环境是生物生存的重要条件,从而让学生理解人类与人类赖以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学会珍惜资源,保护环境,树立可持续开展观,明白得保护环境是保护生物生命的一个重要措施。品德与社会涉及到自我保护、行为适应方面内容也非常多,因而,应当特别关注行为适应的养成教育,主要是让学生在情景中自主体验感悟,习得自我保护的方法。体育与健身是生命教育中重点内容,因而,在教会学生如何强身健体的同时,还应当更加注重于技能技巧的训练,为学生终身健康生活奠定良好的根底。 在注重发挥显性学科优势的过程中,还应注重发挥隐性学科所蕴涵的生命教育内容,比方语文有

5、非常多关于生命教育的生动感人材料,因而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三维目的落实,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通过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联络现实生活提高思想认识,让学生认识自我,学会自我调适,感悟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自我与别人和谐相处的重要性,通过情感熏陶,熏陶心灵,提升审美情趣。音乐、美术重在审美才能、人文素养的培养,比方音乐课教学中的歌曲小雨沙沙沙成长的收获等,可让学生感遭到人类生存所依赖的自然环境的漂亮,以及充分体验到成长过程中的喜悦。美术可让学生画人物,感受人体的特点,认识本人,从而喜爱本人,同时在培养鉴赏力的同时还能够学习美化生活。 充分发挥专题教育的重要作用,即通过心理教育、平安教育、

6、健康教育、环境教育、禁毒和预防艾滋病教育、法制教育等专题教育方式,开展灵敏、有效、多样的生命教育活动。再次,要注重通过课外实践活动,如班团队活动、节日活动、纪念日活动、仪式活动、学生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途径,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4、坚持教学方式灵敏多样的原则。要依照不同的学科特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有效的教学方式。如语文课中要把握准语言学习和思想教育的结合点,防止空洞的说教,要研究怎么样以课文为依托,以学习语言文字为抓手,有效落实生命教育。音乐课中的唱唱跳跳,美术课中的赏一赏,画一画,数学课的生活化实践等,注重在实践中操作体验。自然课中要求学生通过观察理解、实验操作等方法,到达教育目的。品德与社会课中的活动体验探究,使实践活动有效地替代了说教灌输,更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