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成人高考-大学语文考前拔高综合测试题(含答案带详解)第55期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7373607 上传时间:2023-09-1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2.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成人高考-大学语文考前拔高综合测试题(含答案带详解)第55期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2年成人高考-大学语文考前拔高综合测试题(含答案带详解)第55期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2年成人高考-大学语文考前拔高综合测试题(含答案带详解)第55期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2年成人高考-大学语文考前拔高综合测试题(含答案带详解)第55期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2年成人高考-大学语文考前拔高综合测试题(含答案带详解)第55期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成人高考-大学语文考前拔高综合测试题(含答案带详解)第55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成人高考-大学语文考前拔高综合测试题(含答案带详解)第55期(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成人高考-大学语文考前拔高综合测试题(含答案带详解)1. 单选题下列各句中,同时采用了对偶、夸张的是()。问题1选项A.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B.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C.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答案】B【解析】2. 案例题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梁实秋散文在艺术表现上具有怎样的特色?【答案】广征博引谐趣迭生。【解析】广征博引,谐趣迭生。3. 单选题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湖(洞庭春草)所写景色的节令是问题1选项A.清明B.端午C.中秋D.春节【答案】C【解析】4. 案例题令天下父母心,_【答案】不重生男重生女5. 单选题关于长亭送别下列表述错

2、误的是 ( )问题1选项A.A长亭送别一折选自元杂剧西厢记B.B长亭送别的作者是王实甫C.C长亭送别的作者是元代大都人D.D长亭送别一折的主旨是崔莺莺对张生的绵绵情意【答案】D【解析】6. 案例题这段文字采用了哪种论证方法?【答案】类比论证。【解析】类比论证。7. 案例题给下列两句里的加点字注音。(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_(2)一食或尽粟一石石:_【答案】(1)食:s(2)石:dn8. 单选题迟子建一滴水可以活多久采用的逻辑方法是问题1选项A.童话B.文化C.历史D.现实【答案】A【解析】9. 单选题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字义相同的一组是()问题1选项A.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

3、用彼相矣?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B.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庄公即位,为之请制。C.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 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D.虽其子孙他人学者,莫能及广。 无庸,将自及。【答案】D【解析】10. 单选题下列文献中,属于国别体杂史的是()问题1选项A.春秋B.战国策C.史记D.汉书【答案】B【解析】11. 案例题这段文字最后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答案】反问。以两个反问句回扣主题,强调“得”失”都是由人事决定的。12. 案例题阅读钱钟书吃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列小题。吃饭有时很像结婚,名义上最主要的东西,其实往往是附属品。吃讲究的饭事实上只是吃菜,正

4、如讨阔佬的小姐,宗旨倒并不在女人。这种主权旁移,包含着一个转了弯的、不甚朴素的人生观。辨味而不是充饥,变成了我们吃饭的目的。舌头代替了肠胃,作为最后或最高的裁判。不过,我们仍然把享受掩饰为需要,不说吃菜,只说吃饭,好比我们研究哲学或艺术,总说为了真和美可以利用一样。有用的东西只能给人利用,所以存在;偏是无用的东西会利用人,替它遮盖和辩护,也能免于抛弃。柏拉图理想国里把国家分成三等人,相当于灵魂的三个成分;饥渴吃喝等嗜欲是灵魂里最低贱的成分,等于政治组织里的平民或民众。最巧妙的政治家知道怎样来敷衍民众,把自己的野心装点成民众的意志和福利;请客上馆子去吃菜,还顶着吃饭的名义,这正是舌头对肚子的借口

5、,仿佛说:“你别抱怨,这有你的份!你享着名,我替你出力去干,还亏了你什么?”其实呢,天知道更有饿瘪的肚子知道若专为充肠填腹起见,树皮草根跟鸡鸭鱼肉差不了多少!真想不到,在区区消化排泄的生理过程里,还需要那么多的政治作用。作者说“吃饭有时很像结婚”,请具体说明“吃饭”与“结婚”有什么相似之处。【答案】名义上是吃饭实际上是吃菜:名义上是结婚实际上为的是财富。【解析】名义上是吃饭,实际上是吃菜:名义上是结婚,实际上为的是财富。13. 单选题郑伯克段于鄢中,姜氏所偏爱的人是()问题1选项A.共叔段B.郑庄公C.公子吕D.颖考叔【答案】A【解析】14. 案例题哀州土之平乐兮,_【答案】悲江介之遗风15.

6、 案例题阅读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列小题。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在这段文字中孟子是如何评价梁惠王治国的?【答案】梁惠王与邻国之君没有根本的区别。【解析】梁惠王与邻国之君没有根本的区别。16. 案例题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两种人物描写方法?【答案】肖像描写、动作

7、描写。17. 案例题两句论证的内容有何不同?构成了怎样的关系?【答案】论证其所以得天下;论证其所以失天下。二者构成对比关系。18. 单选题梁启超论毅力一文的中心论点是( )问题1选项A.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B.人生历程,大抵逆境居十六七,顺境亦居十三四C.小逆之后,必有小顺;大逆之后,必有大顺D.成败之数,视此而已【答案】A【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论毅力的中心论点。【应试指导】论毅力选自梁启超饮冰室文集中的专集新民说,是一篇政论文。全文采用了正反对比的说理方法,紧紧围绕“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这个论点展开论证。19. 单选题关于陌上桑一诗,下列表述错误的是()。问题1选项A.是一首汉乐府民歌B.是一首叙事诗C.诗中主人公是罗敷D.是一首表达青年男女爱情的诗歌【答案】D【解析】20. 单选题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学主张的是( )问题1选项A.杜甫B.韩愈C.白居易D.李商隐【答案】C【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白居易的文学主张。【应试指导】白居易作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文学主张,主张发挥诗歌为政治服务的作用,批评现实,反映民生疾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