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结构基础填空和复习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7373471 上传时间:2023-08-3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77.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系统的结构基础填空和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生态系统的结构基础填空和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生态系统的结构基础填空和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生态系统的结构基础填空和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生态系统的结构基础填空和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态系统的结构基础填空和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系统的结构基础填空和复习(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5章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班级 姓名【夯实基础】知识点一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类型概念:由与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 系统;范围:有大有小,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结构:组成成分一和生物群落(包括、 、分解者八营养结构知识点二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j物质】空气、水、无机盐 I能量:阳光、热能生物代谢类型:(主要是绿色植物)地位:是生态系统的作用: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把光能等转化为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生物代谢类型:.初级消费者 次级消费者 三级消费者(主要是指各种动物)i作用;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对植物的传粉、种子传播等有重要作用生物代谢类型:(主要是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八的土地位:生态

2、系统的必备成分分解者作用:将动植物遗体、排出物和残落物中的分解成I i,返回到无机环境中想一想: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何种功能类群?知识点三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概念: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形成的一种联系食物链特点:为第一营养级,消费者所处营养级不固定,而食物复 I链上一般不会超过5个营养级杂概念: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的食物网营养结构功能:生态系统的渠道1 .关注几个“未必”和“一定” 生产者未必都是植物,植物未必都是生产者,消费者未必都是动物,动物未必都是消费 者,分解者未必都是微生物,微生物未必都是分解者。(细菌包含许多功能类群:硝化细菌、 光合细菌等营

3、“自养”生活的细菌应属生产者,营寄生生活的细菌应属消费者,营腐生生活的 细菌应属分解者。) 自养型生物一定都是生产者;腐生型生物一定都是分解者;生产者一定处于第一营养级。 2.食物链、食物网的综合分析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不参与食物链的组成。一般不超过5个营养级。一种 生物不是固定于一种食物链上。食物链是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实现的途径。食物链在 定时间内和进化历史上可以发生变化。【巩固训练】1、在草原生态系统中,大量捕杀黄羊、野兔等动物后,其生存数量首先减少的是()A. 生产者 B.消费者 C,次级消费者 D.三级消费者2、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A. 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网和食物链B.非生物

4、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C,食物链、食物网D,阳光、热能、空气3、关于营养级的叙述,错误的是()A. 处于同一营养级别的动物,一定是一个种群B.食物链的营养级并非越多越好C.同一种动物在食物网中可占据不同的营养级D.同一种动物在一条食物链中只能占据一个营养级4、 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图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B. 图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物群落C. 细菌与蝉之间的关系属于竞争D. 蛇属于三级消费者5、下列四项中的圆分别表示:a一生产者、b一分解者、c原核生物、d蓝藻、e一腐生细菌。能正确 表示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是()。6、下图是某池塘生

5、态系统中的两食物链,大量捕捞花鲢 后,种群将有所变化,下列能正确反映短期内种群总数 量增长率变化趋势的是()。A.绿藻上升 B.白鲢下降C.水蚤下降D.乌鱼上升7、右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关于此食物网的叙述,错误的是(A. 该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B. 野兔、鹿及昆虫均为初级消费者C. 狼和云豹在不同食物链上均属于同一营养级D. 如果土壤受到污染,鹰体内的污染物积累浓度可能最高8、有一种生态农业模式是在水稻田中养鸭,利用鸭控制稻田中的杂草和害虫,鸭粪用作肥料。下列关于该模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杂草和水稻是生产者B. 鸭与害虫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关系)。绿色植物C. 杂草和水稻的种间关系

6、为竞争关系D. 水稻、鸭、害虫和杂草组成了一个农田生态系统 9、某岛屿居民与该岛上的植物、兔、鼠、鼬和鹰构成的食物网如图。某个时期,当地居民大量捕杀鼬, 导致岛上鼠种群暴发,随后由鼠疫杆菌引起的鼠疫通过跳蚤使人感染。回答下列问题。(1)该食物网中,植物中的能量能通过条食物链传递给鹰,鹰所处的营养级 ;兔与人的种间关系是。鼠疫杆菌与人的种间关系是。(2)通常情况下,寄生在鼠身上的跳蚤对鼠种群数量的影响(大于、小于、等于)鼬对鼠种群数量的影响;大量捕杀鼬会导致鼠种内竞争(增强、不变、减弱)。(3)生长在该岛上的蘑菇属于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其体内贮存的能量(能、不能)传递给植物。(

7、4)该图只表示了生态系统部分成分,图中未表示的成分有。(5)若此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盐污染,那么在体内积存重金属污染物最多的生物是。(不易被分 解的物质随营养级的升高,浓度增加)10、某岛屿栖息着狐和野兔,生态系统相对稳定。后来有人登岛牧羊、捕食野兔和狐,狐也捕食羊羔。第5年,岛上狐濒临灭绝,但野兔数量大大超过人登岛前的数量。第6年,野兔种群暴发了由兔瘟热病毒引起的瘟疫,其数量骤减。回答下列问题。 人登岛后的第5年,与登岛前相比,野兔种内竞争强度(填“增加”或“减小”或“不变”)。(4) 一般情况下,被捕食者传染病的流行程度将随捕食者种群密度的增加而(填“增强”、“减弱”或“不变”)。11、某石

8、质海滩的潮间带由大小不一的水坑和水坑间的凸出基质两类环境组成,主要生长着浒苔、角叉苔等海藻和滨螺、岸蟹等动物。岸蟹主要以滨螺等小动物为食,其主要天敌是海鸥。有人选择大小、深度等相似的两个自然水坑(A、B),把B坑中的全部滨螺(233只)捉出移入几乎无滨螺的A坑,研究滨结果如图所示。,移入滨螺浒苔-O-角叉苔.岸蟹-A移出滨螺浒苔-角叉苔,-:,岸蟹2 4 682雷1 螺对海藻及岸蟹种群的影响 图A中浒苔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从种间关系角度看,浒苔和角叉苔是关系。 水坑中岸蟹种群密度与海藻的种群相对数量呈正相关。研究发现,此种海藻占优势的环境有利于岸蟹躲避天敌;而另一种海藻占优势的环境则相反。请据此解释B坑中的滨螺在移出前数量较多的 原因。 本研究涉及到的生物构成的最长食物链为。答案9、(1)4第三和第四营养级竞争和捕食寄生(2)小于 增强(3)分解者 不能(4)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5)鹰10、(1)见下图(2)竞争和捕食寄生(3)增加(4)减弱11、被滨螺捕食竞争 浒苔B坑浒苔较少,不利于岸蟹躲避天敌,岸蟹被大量捕食,因而岸蟹数量较少,岸蟹数量少,对滨螺捕食少,因而滨螺较多 浒苔一一滨螺一一岸蟹一一海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