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竹中小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7372837 上传时间:2022-08-03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62.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荆竹中小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荆竹中小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荆竹中小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荆竹中小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荆竹中小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荆竹中小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荆竹中小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一课:小雨沙沙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初步理解美术中的点与线基本知识。2.过程目标:采用聆听雨声、触摸雨水等形式,结合表演、欣赏、述说等做法,让学生运用不同的情感体验来表达下雨的感受,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以及对点、线、色彩的表现能力。3.情感目标:学生感受雨的美,点与线的美,自然美与艺术美结合,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美丽的大自然的向往,对艺术的热爱。教学重难点1.重点:运用点、线及色彩表现下雨时动植物的情景。2.难点:点与线的变化,情感的融合。课前准备1.学生:油画棒或者水彩笔2.教师:课件、教具和纸教学过程一、播放下雨的视频1.师: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生:小雨沙沙

2、。2.师:沙沙沙,沙沙沙,小雨落在田野里,花儿开,草儿长,沉睡的大地醒来了!今天我们一起来感受小雨的温柔与可爱吧。板书课题:小雨沙沙二、学习用点和线画雨1.欣赏雨的图片师:雨是什么样子的?回忆一下,你还看到过什么样的小雨,有什么感受?你对小雨的印象是怎样的?2.画雨师:请3个小朋友来画一画毛毛雨、小雨和小雨点。师点评学生的作业:说说你画的毛毛雨是什么样子?小结:雨有不同的形态,用点和线能画出雨不同的样子。三、欣赏雨中植物的图片1.师:春雨落在田野里,神奇的事情发生啦!生:小竹笋冒出了可爱的小脑袋。师:小雨给了它什么呀?小结:生命雨露2.师:如果你是一朵花儿,能表演一下喝雨水的动作吗?教师从头、

3、手、身体和面部动作进行引导。四、画一画花儿喝的动态1.出示教材步骤图1师:添画面部表情,花的身体和手。2.比较学生的练习作业师:添画面部表情时,你们发现了几种画法?你认为哪一幅表现出了喝水的动态?五、展开联想师:小动物、小植物们可聪明啦,你们知道它们还用什么方法来吮吸雨露呢?六、作业指导,师生互评1.欣赏优秀的学生作业。2.作业点评,互评。总结:春风细雨温暖了大地,滋润了万物。我们要更亲近自然,保护大自然。教学反思:第二课:软绵绵的云教学目标:1.学习用弧线画几种软绵绵的云朵形状。2.能想象画出小朋友们在云上玩耍的情景。3.体验创作的乐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重点:想象小朋友在云上玩耍的情景

4、。教学难点:能用弧线画出云朵的柔软质感。教学程序: 一、欣赏云的照片1.师:云儿朵朵天上飘,又像小狗又像猫。飞上云天抱一抱,白云堆作游乐场。今天我们去美丽的云朵的世界玩一玩,好吗?2.师:仔细观察,云朵长什么样子?小结:云朵白白的,一团团的。二、画一画云朵1.师:你会用怎样的线条画云呢?在练习本上试着画一画吧。2.教师点评学生的尝试作业:线条流畅、连贯,云朵形状完整。3.教师示范画云,边讲解步骤。三、联想、表演1.师:云朵的颜色和样子让你联想到了什么?给你什么感觉?生:像棉花糖、蹦蹦床、软绵绵的。 2.师:看,小女孩把云朵当做抱枕搂在怀里,真柔软呀,好舒服呀!3.师:你们想和云做什么呢?生:抱

5、一抱,摸一摸,跳一跳?4.师:请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和云在一起,抱抱它摸摸它,和云做好朋友。 四、象形的云朵1.师:云朵们听说小朋友们要来做客,好好打扮了一番,我们去瞧一瞧吧!生:哇!打扮成了小狗和小兔呢2.师:它们在说什么呀?3.想一想,在之前画的云朵上添一添,把云朵变成其它的形象。4.师示范。五、绘画表现1.教材手绘插图欣赏2.学生作业3.师:下面我们也来画一画吧。用弧线表现软绵绵的云朵,想象小朋友们在云上玩耍的情景,再画一画。六、作业指导,师生互评1.云朵的线条流畅,表现出柔软的感觉吗?2.想象丰富、有趣吗?画面内容饱满吗?3.你喜欢哪一幅?对自己的作品满意吗?教学反思:第三课:手形画教学

6、目标: 1.通过自己的想象和不断的尝试,感受设计的乐趣;2.掌握手形添画的方法,注意手形和内容添画的联系;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教学重点: 学习手形添画的方法。 教学难点: 根据不同的手形进行添画,并注意手形与添画的内容联系。 教学过程: 一、设悬激趣,情境导入:1.(1)小朋友,老师今天带来了位小客人(出示一只手)你们认识它们吗?(对了,这叫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2)那么,你会用自己的小手做哪些事呢?(3)下面请大家把眼睛闭起来可千万不能偷看。猜:老师现在用手在干什么?(这时,教师在幻灯上很快完成手形画鸡) 2.(1)好,现在大家把手拿开,看这是什

7、么?哦,原来老师用很快的速度画了一幅非常有趣的画,你们喜欢吗? (2)再看:这幅画有点象什么?对了,这位小朋友真聪明,老师就是用手描出外形以后再添画成鸡,这样画出来的画叫手形画。 3.你们想不想也来学画几幅有趣的手形画? 4.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新本领:(板书:手形画) 二、指导点拨,由扶到放 1.(1)请大家看:这幅画的手形,你能试着摆一摆吗? 摆一摆(先用手摆出一个造型)描一描(用水彩笔把手形描完整) 想一想(要变成鸡还要添上哪些东西?) 添一添(请大家用最快的速度添完整) (2)添好了吗?请小朋友回忆一下,刚才你是怎样将这幅画画完成的?(3)老师把这四个步骤编成了一首顺口溜(出示)请

8、大家跟老师一起念:“先把小手摆一摆,然后用笔描一描,再动脑筋想一想,描好之后添 一添,小小手形变成画。” 2.(1)除了能添成鸡以外,大家想:还能添成什么?(学生讨论交流)(2)那么老师把手反过来摆呢?倒过来摆呢?戴上手套再摆呢?左手摆?右手摆呢?(引导拓宽思路)(3)谁能摆出与老师不同的手形 (4)学生自行添加尝试(师做简单评析)3.欣赏范作,了解构图知识三、激发创作,任务下达: 动动脑筋,人人完成一组更有趣的手形画。举行“小聪聪”手形画比赛,看看谁的设计最富有想象力。(四人一组,共同完成,每人设计不同的手形画。)将自己的手形画作品贴到黑板上,举行手形画展览。看一看,比一比。把小红星贴到你认

9、为最好的手形画设计作品上。评选出手形画设计大赛一、二、三等奖。四、展评添趣,总结延伸 1.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会了一个什么本领?下面看:这些叔叔、阿姨又用手在干什么?(录像) 2.那你的小手将来想干什么? 3.用自己的小手学更多的本领,做到人人都有一双万能的手。 教学反思:第四课 画中画教学目标: 1.运用层层包围添画方法,画一幅“由小变大”的想象画。2.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和绘画表现能力。3.在大胆想象、尽情表现、互相欣赏中享受美术学习的快乐。重点难点:重点:由简单形象想象,包围添画相适、相关的形象。 难点:在画面的“由小变大”关联上体现趣味性。 教学过程:一、儿歌导入揭示课题1.邀请小画家参加“

10、画中画作品展”。什么是画中画?怎么画呢?2.出示儿歌画中画画好老鼠,画好老鼠;再画猫,再画猫;画张大床,猫儿睡啊;画中画,画中画。(师生拍手唱儿歌,教师提示认真看、仔细听)。二、师生探讨添画方法1.问:画中画了什么?先画了什么?2.先画好老鼠后,为什么画只猫呀?怎么想到画张大床?3.“画中画”找朋友。问:“画中画”会找哪一张画做朋友?(提示:画中的老鼠画在哪了?猫画在哪了?)(板书:包围添画)4.你发现“画中画”的奥妙了吗?(小结:由小变大,层层关联,包围添画。)三、创设情境引导联想1.由小青虫你联想到了什么?(学生说说自己所联想到的相关形象。)2.请你帮老师出出主意,是添画树叶呢?还是树枝?

11、说说你的理由。3.教师边讲故事边分步出示范画,学生欣赏“小胖虫”的故事。四、启发想象明确要求1.出示学生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品味情趣,明确要求。2.出示作业要求:先画一个较小的简单形象,然后层层包围添画相关联的形象,画一幅“由小变大”的想象画。五、学生创作体验情趣1.学生创作,教师行间个别辅导。2.学生粘贴作品,布置画展;教师提示:让“作品”有秩序的登上“画展小列车”。六、作品展评拓展延伸1.观看“画中画”作品展,说说画中的故事。2.出示三组作品,学生在“寻找画中画”活动中,发现“画中画”奇妙无穷。教学反思:第五课 由小变大的画教学目标 告诉儿童并使之掌握一种有趣的图画方式,丰富表现手段。 画

12、一幅较有趣味的变大的画,获得一次记忆与想象的训练。 让儿童在充满情意的学习中,受到一次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教学准备: 几个拆开的小纸盒。 教学重点: 探究怎样从小画不断拓展成一幅大画。 教学难点: 使已画的形象与未画的内容相关连。 教学过程: 一、听一听,变一变 1.出示一幅小图,根据小故事的展开,逐幅扩展小图,使画面由小变大; 2.出示课题。 二、 想一想,说一说 1.幻灯演示环变大的过程,探讨此画的特别之处 1)老师的这张画和你见过的连环故事画有什么区别? 2)为什么8张小图拼起来会变成一张画?3)这画是用什么材料画的?(废纸片) 4)你觉得还有什么样的废纸片能画这样的画呢? 2.小结:平时

13、我们身边总是有些废纸片,大多数同学都会觉得这些没什么用,就把它给扔了,这样做不但觉得可惜、浪费,还不环保,污染环境。你们有没有想过怎样充分利用这些废纸片? 三、看一看,试一试 1.老师带大家到“趣味小画园”去,看看小画家们是怎样利用这些纸片的。课件演示: 1)废纸片拼合逐幅添画。 2) 观察、三幅画拼合过程。 说说小画家们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使画不断变大的画的? 3)小结出三种拼合的样式 4)欣赏画园里其他小朋友的画。 2.尝试其它的拼法 1)你还能想出其它的拼合方法吗?请那出自己的废纸片试一试 2)让部分学生上前介绍不同的拼合方法 3)请告诉同桌你打算在纸片上画什么内容呢? 启发谈话,拓展学

14、生思路,引导学生想象与已画形象相关的未画内容。 四、做一做,画一画 作业要求:选一种你喜欢的样式,从一块开始,画一幅不断变大的画。 教学反思: 第六课 小人国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大与小、高与矮的特征及相对性。2.尝试用对比的方法表现大小与高矮的区别。3.通过创作活动,培养学生大胆想象、创新的精神,培养与人交流的能力和分享快乐的意识。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表现大小、高矮的对比关系,进行大胆而丰富的想象,表现出有情趣的内容。难点:敢于大胆想象,表现出有情趣的内容。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认识大小1.出示一张半开白纸。师问:谁能用线条简单的画出一棵巨大的树?2.选一名学生用线条简单画树。问:谁能在旁边画一棵更大的树? 比第一棵树大吗?你们怎么看出第二棵树比第一棵大的? 小结:通过比才能知道大小。大小对比使大的显得更大,小的显得更小。(指导学生认识到大小通过对比才能看出来)二、启发想象1.故事引入。教师给学生讲一段小人国的故事。2.创设情境。今天,老师也带同学们去小人国游览一下,大家想去吗?3.引导想象。我们来到小人国会遇到什么事呢?例如我们怎么和他们一起学习、吃饭、休息、劳动、娱乐。和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学生发言,教师简要引导。三、尝试表现1.作品欣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