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市大中专毕业生要求回原籍农村(非转农)落户的提议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7372202 上传时间:2022-12-2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衢州市大中专毕业生要求回原籍农村(非转农)落户的提议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衢州市大中专毕业生要求回原籍农村(非转农)落户的提议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衢州市大中专毕业生要求回原籍农村(非转农)落户的提议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衢州市大中专毕业生要求回原籍农村(非转农)落户的提议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衢州市大中专毕业生要求回原籍农村(非转农)落户的提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衢州市大中专毕业生要求回原籍农村(非转农)落户的提议(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衢州市大中专毕业生要求回原籍农村(非转农)落户的提议衢州市人民政府、衢州市公共安全专家局、衢州市人事局等部门、衢州市 各个相关职能部门:我们这批人原本是农村户口,当时上大学,是政策强制性要求我们户口迁 往学校,毕业后为了落户,我们办理了户口迁回手续,但户口性质却变为非农 户口或居民户口,可又没分配工作,从而导致我们享受不到本村农业户口本应 享受的待遇。所以我们集合我们实际情况上报给有关部门,请相关职能部门为我们解决 这个问题。近年来,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率逐年下降,工作难找伴随着收入降低。收入 降低,但是城市生活成本却在逐年增高,与之相适应的各种社会保障和劳动保 障还跟不上。与城市相比,如今我

2、们区(县)农村的吸引力在不断增长:回到农村后可以批宅基地、分地,土地价值在逐年增长,一些经济条件好 的村还为村民上医疗保险但是,这些都是和农村户籍挂钩的,没有农村户 籍,就没有这些利益和保障。1995年,我市大中专毕业生不再享受国家 包分 配”的政策,此后直至2003年,国家政策要求大中专学生必须在入学时将户口 迁至学校,否则就不能上学,所以对于我们农村学生而言,可以说是强制性的 农转非”。2003年后,国家政策规定大中专生入学时户口迁移随自愿原则。以 上两点导致的结果是,1995年前毕业的人能享受到包分配的政策,2003年后入 学的人不必强制地农转非”。这样对1995-2003年毕业的大中专

3、学生极不公平,我们既丧失土地承包权 而没有成为农民,也没有因为升学而得到工作,游离于城市和农村边缘,享受 不到村民待遇,没有编制、没有发展空间,毕业返乡后与原籍地农村基层组织 在承包土地、审批宅基地、征地补偿等方面出现利益之争,甚至被剥夺了基本 的选举与被选举的权利。被政策剥夺了应得的生存权利。大中专学生入校随迁户口,只是学校人口管理的一项变通的、临时的措施。它不同于城镇户口和农村户口,我们大中专学生的户口去向具有不确定性。因为毕业以后,我们的户口还是要迁出学校的。说到底,我们农村大中专学生户籍 “农转非” ,不过是获得了一个城市生活的虚名,高消费、高房价让我们这群生活保障低微,生存环境脆弱的

4、大中专毕业生透不过气来,人身尊严受到极大的伤害。人作为一个理性经济人,都有自己的利益选择。在当前社会赋予了农民和居民不同的身份和福利保障后,无论是农民还是居民,都有一个趋利的诉求。农村户口可以享受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可以拿到集体土地的分红,可以在自己的土地上建房子;而这些是我们这群农村大中专毕业生享受不到而又渴求得到的。我们农村学生考上大中专院校后,虽然将户口迁至学校转为 “非农 ”户口,但是在没有得到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和待遇、依然生活在原籍农村前,我们应仍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一员,应允许我们户籍 “非转农 ” ,享有村民待遇,这也是体现了宪法赋予的权利。关于高校毕业生 “非转农 ” 已经成

5、为新的历史条件下新的社会不稳定因素。我认为,关于落实大中专毕业生回原籍农村落户。一是有利于加强新农村建设人才支撑。 非转农 政策实施后,大批大学生回乡就业和落户,特别是部分农业类和职业技校毕业生回乡,既有效地缓解了农村基层农业科技人员不足的问题,也推进了各类人才资源在城乡的合理配置,提升了农村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这与国家近几年大力提倡的村官入村是一致的,本村的大学生村官,应为原本就生活在该村,知道本村的具体的情况,了解本村的民风。二是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目前办理 非转农政策后回乡的大中专毕业生,有的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有的参与到村务管理中,有的在龙头企业和民营企业上班,绝大多数已在各地

6、的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三是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据了解,2005 年 9 月台州市路桥区政府就出台了大中专毕业生回原籍农村落户实施办法。早在2002 年,台州的临海和温岭率先畅通大中专毕业生 “非转农 ”手续,使一大批生活基础在农村大中专毕业生回到农村。 2009 年丽水、萧山等地都出台了非农转农的政策。2010 年 10 月 15 日义乌出台了大中专毕业生非农户口转为农业户口的政策,顺应民心,带来了相当好的社会反响。 2011 年瓯海出台了非转农政策。2011 开化出台了大中专毕业生非转农政策,等等至此浙江已经有15 个地方相继出台了非转农政策。如果我们农村大中专毕业生,户口

7、如能迁回原村,就意味着我们仍是村民,仍然能够享有相应的权利,参与分配农村集体经济利益、参加村干部竞选、享有该村社员应该享有的一切权利,我们孩子的户口、教育问题也随之解决了。去年以来, party 中央明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求政策处理上照顾到方方面面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特别是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不合理因素,要加以完善。因此,县政府对我们这批大中专毕业生 “空挂户 ”的户口问题必须尽快予以解决,否则会影响我们对party 的执政能力的信任,也是社会稳定的隐患之一。因此,建议市政府、公共安全专家等相关部门:组织开展相关调研,并出台适合我市实际情况的大中专毕业生回原籍农村落户实施

8、办法,尽快健全完善相应的政策,防患于未然,避免累积和演变成为严重社会问题,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既然开化市已经出台了相关大中专毕业生非农户口可以转为农业户口的政策,衢州应该更加便利的完善这个政策,使这个政策能够惠及到所有农村户口应为读大学被强制制非转农的学生。还有开化这个政策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比如:对本人生活基础在农村,一直居住在农村,非转农时户口在本村,这都是没有很强的操作性。我们要解决的是农村户口应为政策问题强制非转农的户口问题,而不是现在户口在哪里的问题。生活基础在原籍农村,这更加是历史的倒退,现在就算农村人应为压力过大,都要出去务工。这都是响应衢州市府的劳务输出的号召。大学生虽然没找到很好的工作,但也必须自给自足,不出去打工谁来养我们。为此,建议市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回原籍农村落户的问题,要大胆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与做法,结合本地的实际,制定实实在在的有关政策,进一步切实解决好大中专毕业生回原籍农村落户的 “非转农” 问题,促进衢州的社会更加健康和谐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