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种植凤仙花教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7372078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2种植凤仙花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12种植凤仙花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12种植凤仙花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12种植凤仙花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12种植凤仙花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种植凤仙花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种植凤仙花教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 1.2 种植凤仙花教学设计课题种植凤仙花单元 1学科科学年级 41、科学概念(1)在适宜的条件下,种子的胚开始生长,这个过程叫做种子萌发。 (2)播种的方法:选种、放土、下种,浇水。(3)制作种植杯便于观察种子的萌发。学习 (4)制作植物变化观察计划,天天坚持观察。目标 2、过程与方法(1)掌握播种的方法和过程,探究种子萌发条件。(2)制作种植杯,制定观察计划,坚持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 3、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勤于观察的良好习惯。重点难点掌握播种方法和过程,探究种子萌发条件。 制定观察计划,坚持长期观察。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导入新课讲授新课教师活动提问:世界上最大种子和最小种子有

2、多大? 明确:海椰子:重达 1500g 左右斑叶兰:1 亿粒的重量才有 50g种子或大或小,都是绿色开花植物特有的繁殖 器官,能孕育植物的新生命。一、聚焦我们种下一些种子,它们都能长成一株植物吗? 种子萌发和植物生长需要什么条件?怎样做才能更好地记录植物生的生长变化过程 呢?二、探索(一)播种种子1、工具与材料学生活动查阅资料思考设计意图 创设问题情境, 导入新课明确课堂探究任 务花盆、小石头、泥土、水、喷壶、凤仙花种子、 准备工具 小铲2、播种过程先把一块小石头放在花盆的出水孔上,然后放入多半盆土。用手指在土中按 23 个洞,深度约 1 厘米,每个 按步骤播种 洞里放一粒凤仙花种子,再用土盖

3、住洞口。往花盆中浇一些水,直到土壤湿润,然后将它放在温暖的地方。掌握播种方法和 过程3、注意事项选择籽粒饱满、没受伤的种子选择肥沃土壤一次性浇透水放置温暖地方4、讨论(1)花盆底部为什么要放小石头?明确:可减缓盆水的流速,使盆土不易过干。 有利盆土通风透气。(2)播种的种子为什么要放置温暖地方? 明确: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花盆中播下的种 子,不宜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要减少水分蒸发。 (3)有什么办法能观察到种子在土壤中变化呢? (二)种植杯播种1、工具与材料卫生纸、透明杯、土壤、种子、水2、播种过程透明中裹上一层卫生纸在纸和杯壁之间放一粒种子然后往杯中装土浇适量的水放置温暖的地方注意:适

4、量是指土壤湿润,没有积水。(三)制定观察计划1 、植物生长变化的观察记录表应该包括哪些内 容?明确:植物名称栽培时间栽培地点栽培方法观察记录方法观察记录内容2、可以参照下表制作讨论交流准备材料与工 具制作种植杯讨论制定观察 计划为了便于观察, 学会制作种植杯学会制定植物变 化观察计划,养 成坚持观察良好 习惯三、研讨1、为什么要选择饱满的、没有受过伤的种子播种? 明确:选种选择饱满的、没有受过伤的种子,这样的 种子发芽率高。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的新 生命,因而选种是很关键的一步。2、需要提供什么条件,种子能顺利萌发?明确:植物的种子获得了适宜的条件充足的水 分、适宜的温度和足够的

5、氧气后,胚就开始生长, 这个过程叫做种子的萌发。3、我们的依据是什么?明确:播下的种子要浇透水,保持土壤湿润种子萌发需要水分播下的种子要放在温暖的地方种子萌发需要温度花盆底部放一块小石头,有利于土壤透风透气 种子的萌发需要氧气4 、怎样才能做好观察记录,了解植物一生的生长 变化?明确:小组分工明确,制定计划,坚持测量、记录、 统计。四、课堂练习(一)选择题1.凤仙花的播种方法是( )A.选种放土下种浇水B.选种下神放土浇水C.选种放土浇水下种2. 在往花盆里播种凤仙花种子时,把一块瓦片放在 花盆的出水孔上,然后装进细土。这样做是为了研讨交流独立完成掌握播种选种标 准及其原因明确种子萌发条 件明

6、确怎样才能更 好记录植物生长 变化过程完成达标测评( )A.使凤仙花的根不向下生长B.使风仙花的种子容易呼吸空气C.增强土壤的肥力(二)判断题1. 我们不需要了解凤仙花的栽培方法,也可以种好 凤仙花。( )2. 先用开水浸泡过得种子更加容易发芽。( ) 3.凤仙花播种得越深越好。( )4.凤仙花种子的萌发时需要浇适量的水。( ) 5.凤仙花最适宜生长环境是黑暗潮湿。( )6. 花盆底部有小孔,是为了让凤仙花种子萌发有更 大的空间。( )五、拓展提高:怎么筛选饱满的种子?阅读资料课堂小结板书将种子放入清水中,饱满的种子颗粒下沉,瘪 粒、病粒等会漂浮在水面,只需捞出漂浮的种子就 达到了选种目的。六

7、、作业布置选带芽眼的土豆块、红薯块或天竺葵的枝条种 到花盆里,观察它们的生长变化。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播种时要选择饱满、 没有受过伤的种子,种子的萌发需要充足的水分、 适宜的温度和足够的氧气。学会制定植物变化观察 计划,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拓宽知识面注意观察不同类 型种子的萌发过 程总结课堂板书设计指导学生学习的技能指导学生学习是指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以学生学习的心理过程为依据 ,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设有利环境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 , 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指导和引导,从而达到教学目标的行为方式。在课程教学中,对学生 进行学习指导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讨论。1.指导集体学习集体学习的优点

8、吸引着很多教师。一般来讲 ,采用集体学习策略所需要 的准备时间和教学时间都相对较少典型的集体学习包括:讲授、讨论、辩论、演示和指导。(1)讲授。讲授是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的方法,是使学生接受人类已有的间接知识快速达到人类发展的最前沿的一种快捷方式。从教师的角度看,讲授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授方法,从学生的角度看 ,讲授是一种教师以“专家”的角色与学生分享知识的方法。讲授经常用来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 ,运用讲授教师可以通过合乎逻辑的分析、论证 ,生动形象的描述,启发诱导性的设疑、解释,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为全面系统的知识,并把知识教学、情感教育、开发智力有效地结合,融为

9、一体。使用讲授时既要注意学生的听讲技巧和注意广度 ,也要注意教师的讲授技巧 和身体语言(2)讨论。讨论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一种方法。讨论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提出具有启发性、思考性的讨论题,组织学生讨论的一种方法讨论的过程是:提出问题,设立情景。根据问题,学生自学。划分小组, 进行讨论。课堂讨论,全班交流。归纳总结,得出结论讨论的目的是交流 ,参与者可以展示自己的知识 , 说明自己的理解以及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是以学生为中心的策略 ,教师在其中承担“促进者”的角色。参与交流的过程就是学生分享自己知识的过程。讨论前要做

10、好讨论的准备工作教师要设计好讨论的课题 ,要提出具体的要求 , 使学生作好讨论发言的准备。讨论的问题要有吸引力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讨论。讨论时要善于对学生启发引导 , 既要使学生积极主动自由地发表意见 , 又要使学生围绕课题,联系实际进行持之有据,言之有理的争论。讨论后作好讨论小结。总结要承前启后,语言要简洁。采用讨论的策略、选择恰当的主题,应该了解每个学生的能力 ,考虑学生的年级、年龄以及理解该话题和参与讨论的能力。确定进行开放式讨论还是让学生举手发言 ,指导学生遵守讨论规则 ,避免少数学生“控制”讨论等,引导学生总结讨论的内容,让每个学生轮流说出一个从讨论中得出的观点。但是 ,在讨论的

11、过程中,有时难以保证学生完全参与 ; 难以使学生始终围绕同主题进行讨论 ; 教师难以确定是否应该干预 ; 学生的基础知识不足或者对该主题的理解不够深入等。为了避免出现学生“不参与”或“被动参与”以及讨论时的跑题” ,教师有必要进行规则的训练 ,只有遵守规则 ,讨论的效 果才会改进(3)辩论。辩论源于有争议的问题。它是以学生为中心的集体学习,教师承担“促进者”的角色。这种学习要求学生有较深层次的思考。学生先要了解关于某问题或观点的信息 , 确定自己的立场 ,然后针对别人的观点进行辩护。他们必须学会倾听对方的发言,然后驳倒对方;也必须学会巧妙运用已有知识来满足听众的需要。使用辩论法,要选择恰当的主

12、题;确保学生拥有关于 该主题的较广博的知识基础。成功的辩论依赖于两个方面 :一是学生对该主题的理解能力 ; 二是学生是否带有求知的愿望而不是强烈的情绪反应参加辩论。课堂辩论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级、年龄、群体等,还要帮助孩子们建立大致的知识基础,做好辩论中的指导和总结工作等。通过指导和总结 ,希望学生回顾辩论的内容并思 考辩论的力度,从而巩固辩论中所分享的知识2.指导小组学习小组学习是学生分小组进行学习的比较有效的学习 ,意味着学生能感觉到自己与同伴联系在一起 ,并且他们会觉得课堂是一个安全的 ,能给自己提供支持的团体 ,而不是一个孤立无援或者必须与别人竞争的地方。小组学习 策略包括合作学习、协

13、作学习、项目合作、临时小组合作等(1)合作学习。合作学习要求参与者在一个非竞争性的环境中作为团体进行学习 ,大家有共同的学习目标 ,并互相帮助,确保所有成员都成功实现小组目标。教师对每个学生单独进行评估,如果所有组员都较好地完成了目标,个人就可能获得加分。这种形式的小组合作目标之一 ,就是教会学生如何独 立实现相似的目标。(2)协作学习。协作学习要求参与者一起学习,但是结果更加不确定。在协作机制中个人的学习责任更大。协作学习的目标与合作学习不同。在这种小组学习中,教师的参与减少,学生的自主学习空间更大。教师仅仅规定任务,由小组自己确定完成任务的方式。此时教师的角色更像一个教学促进者。协作学习的

14、目标是通过合作、交流、研究以及任务完成进行学习。协作学习使学生完成任务的时间比单独时间短。俗语“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很适合形容协作 学习。不过 ,尽管每个组员的“声音”丰富了小组的经验 ,但是 多个“声音”在起却需要退让和协商。(3)项目合作。当小组任务的目的是出产品或者展示成果时,比方说科学研究或者社会研究 ,适合采用项目合作的策略。项目合作已经成为促进积极学习的一种普遍的小组学习。项目合作经常也很费时 ,但是它提供了知识应用的机会,因此可以检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使用项目合作时,要根据任务需要选择组员,要规定不同组员的责任,要确定评估的方式。项目合作不仅有利于学习规定的内容 , 而且有利于学习很多现实生活技能 ,比方说合作、管理组织、交流等。如果你尝试这种策略 ,你会发现成功的关键是组织 高效率的小组以及详细、清楚地规定各项任务。(4)临时小组合作。临时小组经常用来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