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防电子报警行业调查报告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7371788 上传时间:2023-12-1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4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消防电子报警行业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国消防电子报警行业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国消防电子报警行业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国消防电子报警行业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国消防电子报警行业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消防电子报警行业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消防电子报警行业调查报告(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国消防电子报警行业概况一、中国消防电子报警行业的发展历史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1890年英国人发明了第一只用来探测火灾信息的装置对温度敏感的感温探测器,此后的半个多世纪中感温探测器只是局部地被应用,且仅作为一种报警元件。而作为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发展标志的火灾探测器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源的离子感烟探测器,是到了20世纪50年代进行研究开发并于60年代初才被推广应用。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消防电子报警行业的起步较晚,1975年开始技术引进和研制投产,1979年开始自行研制、规模生产。当时相关的研究部门还很少,无专业生产厂家,技术水平也相当落后。最初的产品大多数为多线制(n+

2、1)和电位信号传输方式,消防联动基本上是多线制的硬件组合,无灾误报几乎成为当时国内所有厂商的共同难题。到了80年代,中国有些厂家走上了技术引进、联合研制的道路,使产品在技术、质量方面有了一定的改进与提高。进入90年代以后,一方面出现了国内外联合建厂、技术引进和外商在中国独资办厂,另一方面许多著名国际厂商和分包商带着先进产品大量涌入了中国市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四化建设的发展,特别是建筑业的蓬勃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消防工程技术的发展步伐。消防设备,尤其是监控技术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应用有了长足的进步,产品种类、数量以及生产厂家和应用单位都不断增加,技术水平大大提高。与此同时,随着建筑设计防火

3、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强制性消防技术法规的逐步贯彻执行,全国的许多重要部门、重点单位和要害部位,以及高层建筑、重要仓库、重点引进工程、重要图书馆、档案馆、重要公共建筑等,都装设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其中绝大多数产品在建筑物的防火、灭火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统一合理地设计、使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其设备,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有效性,1988年中国制订了全国统一、科学合理的规范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J116-1988),1992年制订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验收规范(GB50166-1992),1998年完成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1998)修订并于1999年6月1

4、日起执行。同时,围绕火灾报警技术产品生产体系和质量要求,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至90年代中期继续制订了较为完整的生产技术方面的国家标准,90年代中期开始对生产质量体系进行了ISO9000系列质量认证管理,有力保障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其设备的生产、设计和工程应用的规范化,使得生产、设计、施工、安装、调试皆有章可循。尽管中国消防科学技术起步较晚,与世界先进国家尚有一定的差距,但中国消防电子报警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属发展迅速的朝阳行业,一直保持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国内外消防电子产品厂商都看好中国消防电子市场这一热点,都给予充分重视、关注和投入。中国消防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较快,近年来各类防火设计规范

5、和相关技术标准日趋完善,火灾科学理论研究进步明显并获得工程应用,特别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作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新兴的技术密集型产品,其科研开发和生产技术能力快速提高,大大缩小了与国际先进技术的差距,已经具备了研究、设计、生产智能化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技术实力,中国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研制、开发、生产和应用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也极大地推动了国产化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技术产品的广泛应用。二、中国消防电子报警行业的发展现状(一)国内市场总体概况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仅火灾探测报警产品生产企业就已超过100家,在国内销售产品的国外生产厂商也有30余家。国内市场每年安装投入使用的探测器总量约为400万只

6、(含国产、合资生产、合作生产、引进国外技术或外资独资生产),市场占有率为75;境外生产(原装进口和海外OEM生产)探测器约为100万只,市场占有率约25。火灾探测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产品的年产值已超过25亿元。以厂家的分布来看,位于东南地区的厂家约占总数的49,华中地区的约占9.1,西部地区占到10.7,华北地区约占39.7。以产品市场地域分布而言,中西部地区(内地城市)以采用国产产品为主;东部地区(经济发达的沿海开放城市)以采用进口产品和合资产品较多。在中国生产的国外产品有:西安盛赛尔电子有限公司(SYSTEM SENSOR)、北京西门子西伯乐斯电子有限公司(CERBERUS)、天津安福公

7、司、上海能美、哈尔滨阿波罗;北京西门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SIEMENS)。国外厂商大约有40多家,诸如:美国的盛赛尔(SYSTEM SENSOR)、新普利斯(SIMPLEX)、霍尼威尔(HONEYWELL)、江森(JOHNSON)、特灵(ISL)、诺帝菲尓 (NOTIFIER);日本的能美、松下(PANASONIC)、日探、报知机;英国的GENT、EITTON、科艺、WORMAIN、CHUBB、阿波罗;瑞士的西伯乐斯(CERBERUS);德国的安福、安舍、西门子(SIEMENS);加拿大的爱德华等。奥地利斯瑞克于2003年下半年开始进入中国市场。火灾探测报警系统是消防产品行业里的主导产品,其质

8、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微机、电子、光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建筑、房地产、工业等相关产业的带动以及市场需求的猛增,大大推进了火灾探测报警系统的发展,使得国内消防电子报警行业的规模正不断扩大。从产业角度来讲,中国消防电子报警行业的发展已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消防探测报警产品生产企业出现了新的变化,即生产经营规模化,产品开发引进化,企业发展外向化。随着产品的扩大和普及率的提高,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越来越明显。这就加速了企业对产品结构、内部结构乃至产业结构的改造和调整,使市场对资源的配置在宏观调控下越来越明显地发挥出基础性

9、作用,极大地促进了消防产业和产品市场的快速发展。由于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状况,火灾探测报警系统开始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虽然各厂家在价格战中已深深地感受到竞争的压力和残酷,但产品仍基本保持每年10至15的增长率,这说明中国的消防电子报警行业仍处在成长期,市场潜力巨大。不过随着厂商的增多、竞争的日益激烈,楼宇自控、消防电子行业的利润率也在逐渐下降。(二)国内产品概况目前,国外生产和应用较为普及的火灾探测报警产品中国都能够生产,国外先进的智能化火灾报警设备中国也完成了系统研究工作并实现了产品化,产品质量逐年提高,应用也不断扩大。传感元件的深入开发,进一步扩大了火灾探测器家族的成员;智能技术的应用,

10、使得火灾报警控制器等产品开始步入智能水平的初期阶段。如今,国内有70余家企业生产火灾报警控制器。其中大部分产品为少线制、开关量信号接收式。尤其是几家较大的企业,都以此类产品为其火灾报警控制器的主导产品,并形成国内市场的主流。多线制火灾报警控制器在小范围内仍有很好的市场,保持一定的优势,但只是很少一部分。模拟量火灾报警控制器,近3、4年在中国开始兴起,目前已有延吉火灾智能设备、北京中安电子设备厂等4、5家企业向市场投放了模拟量火灾探测报警系统。据了解,近期内还将有4、5家企业向市场投放此类智能系统。这些企业在国内都属中小企业,占领的市场比较小,还没有形成批量。但他们率先将中国的火灾探测报警技术带

11、到了智能时代,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据悉国内很多企业都已着手开发、研制模拟量控制器。预计两年后,模拟量火灾报警控制器将成为该产品的主流。虽然中国的火灾探测报警行业已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但纵观这100余家国内企业,其发展很不平衡,大小、强弱之间差距日益增大,呈现出两极分化之势,即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在这100余家火灾探测报警企业中有20家规模较大,这些企业的配套设施比较齐全、自成系统、年产值可超过千万元。这些企业的产品占据着国内约80的市场。其产品主要为寻址开关量火灾探测报警系统(即属第二代产品)。目前,这些企业也正致力于摸拟量火灾探测报警系统的开发、研制工作,预计两年内将相继推出。近年

12、来,国内的模拟量技术日趋成熟,与国外先进水平不相上下,但中国在此方面的整体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还有一段差距。(三)国外产品概况20年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许多外商都看好了中国这个大市场,纷纷将自己的产品打入国内市场。迄今为止,已有10个国家的20家公司的将近百种火灾探测报警产品投放到中国市场。占据着中国大部分大型、中型合资企业的宾馆、饭店、工厂等设施的消防报警市场,已经占有近二分之一的市场。近2、3年来,这些企业在中国市场上都相继投放了智能式火灾探测报警系统,并渐渐以此种系统为其主要产品。这些产品的涌入,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冲击了国有企业和民族工业,但也对中国的火灾探

13、测报警技术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欧美国家企业的产品与日本企业的产品也有差别。欧美国家在智能报警、系统抗干扰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工作,而日本企业在联动控制方面的投入相对更多。近年来,世界各国在探测报警的智能化发展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这些工作对火灾探测报警技术的发展起着积极的决定性的作用。对于是否有意向购进国外厂家的产品,国内各企业的态度基本上是“合资可以考虑,但进口国外产品,价格太高,高成本的产品很难在市场竞争中站住脚,所以目前不与考虑”。(四)国内外火灾报警产品之比较伴随着经济与技术的发展,在人类物质财富与技术成果积累越来越多的同时,整个社会尤其是高层建筑和工业厂房对现代消防技术和高技术、

14、高可靠性的消防报警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也正是由于这种急剧增长的市场需求导致了中外厂商在中国市场上的激烈竞争。而产品技术的先进性,质量的可靠性,供货的及时性,服务的周到性和价格的合理性则构成了竞争取胜的决定因素。1、产品技术发展的特点智能化。所谓“智能化”,就是从传统型走向全总线智能型,从根本上解决火灾报警系统的误报和漏报。1994年以后,所有的国际厂商产品先后升级换代为全总线智能火灾报警系统。如瑞士西伯乐斯公司从CS100升级为S11;美国新普利斯从2120升级为4000;日本能美公司从R12升级为R21Z;日本日探公司从F-1升级为F-3。又如美国江森公司的2020,霍尼威尔公司的FS90

15、,英国GENT的3400,英国ZITTON的ZP-5,德国安舍的80078,西门子公司的西格玛系统。中国的生产厂商到90年代末也将原有产品不同程度的升级为智能产品,如海湾GST5000和GST8000,首安SL-M500和SL-D601,南京盛华SH9400,利达LD128、国营262厂5800、6800、7800和9100,世宗ZN900和S2175,深圳市赋安AFN100,国泰怡安G5、G6、G7和GK603,狮岛SHIDAO SD2100B L,海拓普AHG9600,北京中科原电子仪器厂J3000,北京核中警HJ8000,清华同方消防TF9200,四川久远JF-998,依爱EI-2000

16、,蓝天3100和5i,无锡市电子报警YZ80000,天津天利M2000、西安莱科思LK2000,东莞市方达电子FD21,南京亨利HTS8000、上海互易消防电子HY6200等。可见智能化是国内外厂商产品技术升级的主要标志。线制。从多线制走向全总线制,便于设计、施工、布线管理。联动。从多线制的硬件组合走向全总线软件编程,便于设计、施工、管理和现场维修标准化接口。从多品种的接口走向标准化接口,只用控制、监视两种模块便可实现全部消防联动。大屏幕汉显。主机对所有报警事件的类型、地址全部用汉字显示和提示。联动标准化。为适应新颁布实施的消防联动设备新规范GBl680697,所有的火灾报警控制器均要向“火灾报警控制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