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服务图书馆探析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7371673 上传时间:2022-11-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文化服务图书馆探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公共文化服务图书馆探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公共文化服务图书馆探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公共文化服务图书馆探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公共文化服务图书馆探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共文化服务图书馆探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文化服务图书馆探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公共文化服务图书馆探析 摘要: 为了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均等化服务理念,我国出台了一系列保障政策和措施。文章从顶层设计、均等化内涵、建设现状等方面对公共图书馆服务均等化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公共图书馆实现服务均等化的具体举措。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图书馆;服务 1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解读 0年,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了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初具雏形。次年,十六届六中全会又提出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2,标志着我国公共图书馆开始走向和谐理性发展的新时代。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

2、设的若干意见,在顶层设计层面加快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步伐,均等化服务理念得到进一步深化。202年,文化部“十二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纲要提出要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3。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普遍均等、惠及全民的目标4。02X年,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对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等问题做出了全面部署。由此可见,我国对服务均等化的目标要求为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公共图书馆服务均等化研究综述 笔者以“公共图书馆”“均等化”为关键词,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的所有学术论文进行检索,共得到相关研究文献2

3、0多篇。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看,公共图书馆服务均等化建设从02X年开始受到图书馆界专家学者的关注,此时学者们探索的内容主要包括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现状、服务均等化的影响因素及发展布局等。自202X年起,关于均等化服务的研究论文数量激增,在202年达到高峰,20X22X年间学术界关注的重点主要是均等化服务的路径选择。202X年后,关于均等化服务的研究有所减少,研究领域扩展到均等化服务模式的构建等方面,研究成果逐步走向深入。目前,公共图书馆服务均等化相关理论研究较为深入,相关的实践研究和案例分析论文也较多。 2.1公共图书馆服务均等化的内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公共图书馆宣言中阐明:“每一个人都有平等享受

4、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权利,而不受年龄、种族、性别、宗教信仰、国籍、语言或社会地位的限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新、文化产业和版权部负责人戴奥克拉奥女士将其简明而全面地表述为“我们必须保证让世界上每个角落的每个人都有书读”6。中国图书馆学会发表的图书馆服务宣言指出:“图书馆以实现和保障公民基本阅读权利为天职,图书馆致力于为全体读者提供人性化、便利化的服务。”学者们对公共图书馆服务均等化也发表了各自的见解。林碧英认为,公共图书馆服务均等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可以保障居住其中的所有人都能就近获取知识、信息、文化资源及其他图书馆服务。洪凯认为,公共图书馆基本服务均等化是指公共图书馆能够为

5、所在社区公众提供平等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促进公众公共文化权利的平等8。张正认为,公共图书馆服务均等化就是政府大力发展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保障广大群众平等地享受图书馆服务。笔者认为,公共服务均等化简单地说就是让每个人都拥有平等享受公共服务的机会,让每一个人在同一标准上实现机会的均等。 公共图书馆服务均等化的问题与对策现阶段,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均等化建设主要面临财政和立法保障体系不完善、区域发展不均衡等问题10。政府对图书馆事业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对公共服务、图书馆事业的投入严重不足。据统计,20X年全国人均购书费最高地区(7.6元)与最低地区(.7元)之间的差距高达7倍,这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公共文

6、化服务均等化的原则。与此同时,我国政府正在积极推动服务均等化政策和措施的出台和施行。例如,X年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政策出台,国家财政对免费开放给予了大力支持,使我国公共图书馆向服务均等化目标迈出了坚实而具有跨越性的一步。据统计,20X年我国公共图书馆共有3,53家,与202年相比增加了77家,增长率为2.5%;202X年,国家投入2,97亿元用于文化事业建设,比02X年增长了406%;20X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正式施行,使公共文化服务在法律层面得到了保障。 2.3公共图书馆服务均等化建设经验和实现路径。为了实现服务均等化目标,于良芝、邱冠华等总结了公共图书馆的基层图书馆建

7、设、总分馆建设、区域性服务网络建设等模式2。温州、苏州、无锡、东莞、深圳、江阴、嘉兴等地公共图书馆的总分馆建设走在全国图书馆的前列,不少学者对这些地区公共图书馆的总分馆建设进行了深入的理论联系实践研究。此外,肖希明提出,公共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建设是推进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手段,构建网络服务平台提供数字化服务将极大地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效能1。 3湖南图书馆推动均等化服务的举措 3.1提高免费开放水平。近年来,湖南图书馆积极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不断整合公共空间,调整业务布局,提升服务效能,为读者营造舒适便捷的阅读环境。该馆根据读者需求和业务发展需要进行空间改造,开辟了第二学习室,为读者提供安静、舒适、

8、优雅的集学习与休闲于一体的阅读环境,年服务读者约30万人。此外,该馆还将盲人图书馆和老年图书馆合并,将综合借阅室与文学图书借阅室合并,迁移女子艺术阅览室并重新布局,使读者感到更加舒适和便捷;新增了自助办证机,使办证更加简便快捷;对4小时自助图书馆进行改造,将自助图书馆的面积和图书量扩大了一倍,成为湖南省面积最大、最舒适的4小时自助图书馆。 3.2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湖南图书馆利用该馆专题图书馆的特色资源优势,结合时令节气、国家重大节日及社会热点,开展了丰富多彩、分龄分众的阅读推广活动。其中,“新春文化庙会”已经举办年,成为该馆广受社会各界赞誉的活动品牌;“学雷锋”系列活动、“42世界读书日”系列

9、活动,以及“庆六一”“迎中秋”“敬老月”活动都彰显了该馆作为省级公共图书馆积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担当,满足了读者多层次的文化需求,营造了“书香湖南”的浓郁氛围,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20X年年初,该馆策划组织了“湖湘气派#8226;濂溪一脉”纪念周敦颐诞辰1,000周年系列活动,同时联动社会各界及全省20多家市县公共图书馆,有数百万读者参与了此次活动,极大地提高了湖南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和文化影响力。 33加强特殊群体服务。公共图书馆服务均等化既要体现满足城乡居民的平等阅读权利,又要体现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因此,湖南图书馆精心打造了未成年人图书馆、老年图书馆、盲人图书馆、女子图书馆等

10、专题图书馆,积极探索分龄、分众、分级的阅读推广模式,针对不同读者群量身打造“湘阅一生”品牌活动,不仅满足了读者差异化的文献信息需求,还为具有相同阅读心理与习惯的读者营造了交流空间。该馆根据青少年读者的不同年龄段和阅读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阅读指导活动,如少儿绘本、国学、社会经典图书等导读活动,策划了“实现中国梦826;小追梦人培育计划”,包括“开心故事绘”“经典课堂”等创意活动;面向农村留守儿童加强基础阅读促进工作,开展把爱传递到远方农村书屋援建活动,不断扩大图书馆的社会服务辐射面。此外,该馆还注重加强与社会力量的合作,如:与芙蓉区教育局签订共建阅读基地合作协议,为中小学图书馆的阅读活动提供资源

11、保障和智力支持。该馆本着“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关爱特殊群体,开展新技术应用培训、阅读辅导、送书上门、网络服务等,致力于消除信息鸿沟,长期坚持为农民工、残障人士、社会边缘群体提供知识援助服务,使文化发展的成果切实惠及全民。 3.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公共图书馆应加强与博物馆、文化馆等其他公共文化机构的合作,加强公共文化资源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域的整合。湖南图书馆依托湖南省公共图书馆讲座联盟、湖南省公共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湖南省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网等工作平台,在举办讲座、组织活动、馆际互借、两会服务等领域展开合作,促进了各馆的交流和发展。 4我国公共图书馆均等化服务的对策及建议 .1强化政府

12、职能,合理配置资源。目前,我国各级政府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是政府的核心职能和重要政策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首要任务是强化政府职责,转变政府职能,加快构建服务型政府,充分展现和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政府应进一步强化公共文化建设责任,以社会利益和公共需要为出发点,合理优化、配置公共文化资源,面向社会提供普遍、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务。此外,政府还应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形成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合力,真正使公共文化服务惠及全民。 4.2加强理论引领,推动实践先行。我国应建立相应的法律制度,使公共服务均等化有法律作保障,构建事权与财权相匹配的公共服务职责分工制

13、度,制定合理的供给模式和标准,同时建立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绩效评估体制和机制,确保均等化服务取得实效。上述一系列举措可以实现不同区域、不同人群公平获得公共文化服务。 .3深化改革创新,完善服务机制。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实现需要各级公共图书馆不断创新管理制度和机制,改变以往“自上而下”的公共服务决策供给机制,实行政府、市场和社会全方位、多元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参与机制,积极探索公共服务的市场化和社会化供给方式,通过社会的广泛和积极参与,不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5结语 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实现均等化目标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均等化理论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理论基础相对薄弱,实现途径和策略还不够清晰,制度化、系统化建设还比较落后,各项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此,我国公共图书馆应借鉴国内外成功的实践经验,深化均等化服务理念,实现资源优化整合,加快数字图书馆建设进程,将公共图书馆服务均等化落到实处,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满意的服务。 第 1 页 共 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