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地面整体面层铺设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7369615 上传时间:2023-10-2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4.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地面整体面层铺设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建筑地面整体面层铺设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建筑地面整体面层铺设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建筑地面整体面层铺设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建筑地面整体面层铺设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地面整体面层铺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地面整体面层铺设(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筑地面整体面层铺设51 一般规定5.1.1本章适用于水泥混凝土 (含细石混凝土)面层、水泥砂浆面层、水磨石面层、硬化耐磨 面层、防油渗面层、不发火(防爆)面层、自流平面层、涂料面层、塑胶面层、地面辐射供暖 的整体面层等面层分项工程的施工质量检验。5.1.2铺设整体面层时,水泥类基层的抗压强度不得小于1.2MPa ;表面应粗糙、洁净、湿 润并不得有积水。铺设前宜凿毛或涂刷界面剂。硬化耐磨面层、自流平面层的基层处理应符 合设计及产品的要求。5.1.3铺设整体面层时,地面变形缝的位置应符合本规范第3.0.16条的规定;大面积水泥 类面层应设置分格缝。5.1.4 整体面层施工后,养护时间不应少于7d

2、;抗压强度应达到5MPa后方准上人行走; 抗压强度应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正常使用。5.1.5当采用掺有水泥拌和料做踢脚线时,不得用石灰混合砂浆打底。5.1.6水泥类整体面层的抹平工作应在水泥初凝前完成,压光工作应在水泥终凝前完成。5.1.7整体面层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5.1.7的规定。竝枯允许偏差(nmi)水秒面527硬化面层(防油藤泄 擬上和不平面层按料覷胶面层面屋楡脸方法flC 5m线和用5.2水泥混凝土面层5.2.1水泥混凝土面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5.2.2水泥混凝土面层铺设不得留施工缝。当施工间隙超过允许时间规定时,应对接槎处进 行处理。I主控项目5.2.3水泥混凝土采用的粗

3、骨料,最大粒径不应大于面层厚度的2/3,细石混凝土面层采 用的石子粒径不应大于16mm。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质量合格证明文件。检查数量:同一工程、同一强度等级、同一配合比检查一次。5.2.4防水水泥混凝土中掺入的外加剂的技术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外加剂 的品种和掺量应经试验确定。检验方法:检查外加剂合格证明文件和配合比试验报告。检查数量:同一工程、同一品种、同一掺量检查一次。5.2.5面层的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0。检验方法:检查配合比试验报告和强度等级检测报告。检查数量:配合比试验报告按同一工程、同一强度等级、同一配合比检查一次;强度等级检 测报告按本

4、规范第3.0.19条的规定检查。5.2.6 面层与下一层应结合牢固,且应无空鼓和开裂。当出现空鼓时,空鼓面积不应大于 400cm2且每自然间或标准间不应多于2处。检验方法:观察和用小锤轻击检查。检查数量:按本规范第3.0.21条规定的检验批检查。II 一般项目5.2.7面层表面应洁净,不应有裂纹、脱皮、麻面、起砂等缺陷。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数量:按本规范第3.0.21条规定的检验批检查。5.2.8面层表面的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应有倒泛水和积水现象。检验方法:观察和采用泼水或用坡度尺检查。检查数量:按本规范第3.0.21条规定的检验批检查。5.2.9踢脚线与柱、墙面应紧密结合,踢脚线高度和

5、出柱、墙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均匀一 致。当出现空鼓时,局部空鼓长度不应大于300mm,且每自然间或标准间不应多于2处。检验方法:用小锤轻击、钢尺和观察检查。检查数量:按本规范第3.0.21条规定的检验批检查。5.2.10楼梯、台阶踏步的宽度、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楼层梯段相邻踏步高度差不应大于 10mm;每踏步两端宽度差不应大于10mm,旋转楼梯梯段的每踏步两端宽度的允许偏差不 应大于5mm。踏步面层应做防滑处理,齿角应整齐,防滑条应顺直、牢固。检验方法:观察和用钢尺检查。检查数量:按本规范第3.0.21条规定的检验批检查。5.2.11水泥混凝土面层的允许偏差应符合本规范表5.1.7的规定。检验

6、方法:按本规范表5.1.7中的检验方法检验。检查数量:按本规范第3.0.21条规定的检验批和第3.0.22条的规定检查。53水泥砂浆面层5.3.1水泥砂浆面层的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I主控项目5.3.2 水泥宜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同品种、不同强度等级的水泥不应混用; 砂应为中粗砂,当采用石屑时,其粒径应为1mm5mm,且含泥量不应大于3%;防水水 泥砂浆采用的砂或石屑,其含泥量不应大于1%。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质量合格证明文件。检查数量:同一工程、同一强度等级、同一配合比检查一次。5.3.3防水水泥砂浆中掺入的外加剂的技术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外加剂的 品种和掺量应

7、经试验确定。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质量合格证明文件、配合比试验报告。检查数量:同一工程、同一强度等级、同一配合比、同一外加剂品种、同一掺量检查一次。5.3.4 水泥砂浆的体积比(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体积比应为1: 2,强度等级不应小于 M15。检验方法:检查强度等级检测报告。检查数量:按本规范第3.0.19条的规定检查。5.3.5有排水要求的水泥砂浆地面,坡向应正确、排水通畅;防水水泥砂浆面层不应渗漏。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蓄水、泼水检验或坡度尺检查及检查检验记录。检查数量:按本规范第3.0.21条规定的检验批检查。5.3.6 面层与下一层应结合牢固,且应无空鼓和开裂。当出现空鼓时,空

8、鼓面积不应大于 400cm2且每自然间或标准间不应多于2处。检验方法:观察和用小锤轻击检查。检查数量:按本规范第3.0.21条规定的检验批检查。II 一般项目5.3.7面层表面的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应有倒泛水和积水现象。检验方法:观察和采用泼水或坡度尺检查。检查数量:按本规范第3.0.21条规定的检验批检查。5.3.8 面层表面应洁净,不应有裂纹、脱皮、麻面、起砂等现象。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数量:按本规范第3.0.21条规定的检验批检查。5.3.9踢脚线与柱、墙面应紧密结合,踢脚线高度及出柱、墙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均匀一致。当出现空鼓时,局部空鼓长度不应大于300mm,且每自然间或标准间

9、不应多于2处。检验方法:用小锤轻击、钢尺和观察检查。检查数量:按本规范第3.0.21条规定的检验批检查。5.3.10楼梯、台阶踏步的宽度、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楼层梯段相邻踏步高度差不应大于 10mm;每踏步两端宽度差不应大于10mm,旋转楼梯梯段的每踏步两端宽度的允许偏差不 应大于5mm。踏步面层应做防滑处理,齿角应整齐,防滑条应顺直、牢固。检验方法:观察和用钢尺检查。检查数量:按本规范第3.0.21条规定的检验批检查。5.3.11水泥砂浆面层的允许偏差应符合本规范表5.1.7的规定。检验方法:按本规范表5.1.7中的检验方法检验。检查数量:按本规范第3.0.21条规定的检验批和第3.0.22

10、条的规定检查。5.4水磨石面层5.4.1水磨石面层应采用水泥与石粒拌和料铺设,有防静电要求时,拌和料内应按设计要求 掺入导电材料。面层厚度除有特殊要求外,宜为12mm18mm,且宜按石粒粒径确定。水 磨石面层的颜色和图案应符合设计要求。5.4.2白色或浅色的水磨石面层应采用白水泥;深色的水磨石面层宜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 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同颜色的面层应使用同一批水泥。同一彩色面层应使用同厂、 同批的颜料;其掺入量宜为水泥重量的3%6%或由试验确定。5.4.3水磨石面层的结合层采用水泥砂浆时,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应小于M10,稠度宜为30mm35mm。5.4.4防静电水磨石面层中

11、采用导电金属分格条时,分格条应经绝缘处理,且十字交叉处不得碰接。5.4.5普通水磨石面层磨光遍数不应少于3遍。高级水磨石面层的厚度和磨光遍数应由设计确定。5.4.6水磨石面层磨光后,在涂草酸和上蜡前,其表面不得污染。5.4.7防静电水磨石面层应在表面经清净、干燥后,在表面均匀涂抹一层防静电剂和地板蜡, 并应做抛光处理。I主控项目5.4.8水磨石面层的石粒应采用白云石、大理石等岩石加工而成,石粒应洁净无杂物,其粒 径除特殊要求外应为6mm16mm;颜料应采用耐光、耐碱的矿物原料,不得使用酸性颜 料。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质量合格证明文件。检查数量:同一工程、同一体积比检查一次。5.4.9水磨石

12、面层拌和料的体积比应符合设计要求,且水泥与石粒的比例应为1: 1.51:2.5。检验方法:检查配合比试验报告。检查数量:同一工程、同一体积比检查一次。5.4.10防静电水磨石面层应在施工前及施工完成表面干燥后进行接地电阻和表面电阻检 测,并应做好记录。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和检测报告。检查数量:按本规范第3.0.21条规定的检验批检查。5.4.11面层与下一层结合应牢固,且应无空鼓、裂纹。当出现空鼓时,空鼓面积不应大于 400cm2且每自然间或标准间不应多于2处。检验方法:观察和用小锤轻击检查。检查数量:按本规范第3.0.21条规定的检验批检查。II 一般项目5.4.12 面层表面应光滑,且应

13、无裂纹、砂眼和磨痕;石粒应密实,显露应均匀;颜色图案 应一致,不混色;分格条应牢固、顺直和清晰。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数量:按本规范第3.0.21条规定的检验批检查。5.4.13踢脚线与柱、墙面应紧密结合,踢脚线高度及出柱、墙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均匀 一致。当出现空鼓时,局部空鼓长度不应大于300mm,且每自然间或标准间不应多于2处。检验方法:用小锤轻击、钢尺和观察检查。检查数量:按本规范第3.0.21条规定的检验批检查。5.4.14楼梯、台阶踏步的宽度、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楼层梯段相邻踏步高度差不应大于 10mm;每踏步两端宽度差不应大于10mm,旋转楼梯梯段的每踏步两端宽度的允许偏差不

14、应大于5mm。踏步面层应做防滑处理,齿角应整齐,防滑条应顺直、牢固。检验方法:观察和用钢尺检查。检查数量:按本规范第3.0.21条规定的检验批检查。5.4.15水磨石面层的允许偏差应符合本规范表5.1.7的规定。检验方法:按本规范表5.1.7中的检验方法检验。检查数量:按本规范第3.0.21条规定的检验批和第3.0.22条的规定检查。5.5硬化耐磨面层5.5.1硬化耐磨面层应采用金属渣、屑、纤维或石英砂、金刚砂等,并应与水泥类胶凝材料 拌和铺设或在水泥类基层上撒布铺设。5.5.2硬化耐磨面层采用拌和料铺设时,拌和料的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采用撒布铺设时, 耐磨材料的撒布量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应在

15、水泥类基层初凝前完成撒布。5.5.3硬化耐磨面层采用拌和料铺设时,宜先铺设一层强度等级不小于M15、厚度不小于 20mm的水泥砂浆,或水灰比宜为0.4的素水泥浆结合层。5.5.4硬化耐磨面层采用拌和料铺设时,铺设厚度和拌和料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 要求时,水泥钢(铁)屑面层铺设厚度不应小于30mm,抗压强度不应小于40MPa;水泥石 英砂浆面层铺设厚度不应小于20mm,抗压强度不应小于30MPa;钢纤维混凝土面层铺设 厚度不应小于40mm,抗压强度不应小于40MPa。5.5.5硬化耐磨面层采用撒布铺设时,耐磨材料应撒布均匀,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混凝土 基层或砂浆基层的厚度及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混凝土基层的厚度不应小 于50mm,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5;砂浆基层的厚度不应小于20mm,强度等级不应小于M15。5.5.6硬化耐磨面层分格缝的间距及缝深、缝宽、填缝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5.5.7硬化耐磨面层铺设后应在湿润条件下静置养护,养护期限应符合材料的技术要求。5.5.8硬化耐磨面层应在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投入使用。I主控项目5.5.9硬化耐磨面层采用的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