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理教学中应用“班班通”的心得体会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7369353 上传时间:2022-09-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物理教学中应用“班班通”的心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在物理教学中应用“班班通”的心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在物理教学中应用“班班通”的心得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在物理教学中应用“班班通”的心得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物理教学中应用“班班通”的心得体会(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达州市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论文大赛浅谈“班班通”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宣汉县樊哙中学:符纯金内容摘要:“班班通”不仅是教学硬件设施的极大改善,更是教学手段的一场革命,它对教学方式、方法的影响是深远的。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班班通”的作用,是值得总结和研究的。“班班通”对于教学的作用不仅体现在优化课堂结构,增加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突出重点、难点,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课堂上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挖掘学生的潜力,拓展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而对于物理这门研究自然知识规律的一门学科,更有着特别的意义。关键词:班班通、教学作用、使用方法、拓展思维正文:我校于2011年秋季开通了“班班通”,每个

2、班都配备了电脑、投影仪、电子白板。一流的硬件设施,给老师的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使用两年多以来,我校各科教师的教学手段在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有的甚至是革命性的改变,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上了一级台阶,学校的整体教学成绩也在不断提高。本人通过两年多的物理教学实践运用,感觉“班班通”对于初中物理教学确是有诸多好处,初步实现了初中物理教学的现代化。现就运用“班班通”进行物理教学的一些体会,谈一些自己的意见。一、利用“班班通”教学,激发起学生对学习知识的求知欲学生的求知欲是潜在的,是掌握知识的内在动力,当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探究愿望时,可以使他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记忆明显增强,思维敏捷,大脑处于高度的兴

3、奋状态。所以在学习中激发学生求知兴趣,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是很重要的。1利用“班班通”,可以把一些抽象的物理过程使它们形象化,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求知欲,同时也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例如:在讲解连通器应用之一船闸时,对于轮船如何通过船闸,教师如果运用“班班通”播放动画课件,就能让学生非常直观地了解到船闸的工作过程,又能让学生感受到三峡船闸的雄伟以及科学技术的力量,这对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是非常有效的。2把一些自然现象利用“班班通”,进行加工回放,这样即提高学生的兴趣,又加深学生的理解能力,还可加深理论知识与实际联系。例如:对于惯性现象,在平时的生活中虽然经常遇到,但是注意的并不多,因此,对于惯性现象在生

4、活中的应用与防止,单是举几个实例,难以提高学生的认识。如果利用动画录像,再现生活中的汽车刹车、开动、投掷等现象,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视觉感受,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加深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自然地把惯性知识应用到实际的生活中,认识到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激发起学生学好物理兴趣,认识世界,探求物理奥秘的强烈愿望。3利用“班班通”,使静止的物体画面动起来,让学生观察到生动的自然现象,并在动画之中提出问题,使学生自然而然的进入角色,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讲解物体的浮沉时,对于物体的上浮和下沉这两个运动过程,很难通过实验观察到它们的运动过程,同时对上浮与漂浮的关系出较难理

5、解,如果利电脑动画手段,设计出物体的上浮与下沉的慢放过程,就可以非常细致的观察到。同时可以观察到上浮物体在露出液面时的慢放过程,学生会清楚的看到随物体露出液面的体积不断变大,它排开液体的体积逐渐变小,浮力逐渐变小,当F浮G时,物体静止在液面上漂浮。这样就会把本来很难描述的过程形象地利用大屏幕生动地显示出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二、运用“班班通”,突破时空限制,提高学生观察能力物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自然科学,许多知识的传播必须以学生的感性认识为基础,传统的物理演示仅限于实验演示和模型,并且有时间、空间限制,利用班班通,可使物理课堂演示得到补充、深化、扩展、提高演示效果,优化课堂教学。许多物理实验

6、:例如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利用温度计演示蒸发吸热等实验改在幻灯投影台上做,投影到大屏幕上,效果明显,实验现象一目了然,学生印象十分深刻。物理实验中有的实验时间过长,受课堂45分钟限制无法在课堂教学中演示,如固体分子的扩散,若利用电视录像特技处理,能使这些“马拉松式”的实验在短时间内完成,而且清楚直观,不但节省了大量时间,而且提高了实验演示效果,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浓缩了课堂节奏。三、运用“班班通”演示一些抽象的实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心理学表明,感知愈具体,表象形成就愈清晰、深刻,越有利于促进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化,从而建立概念,培养能力。“班班通”配合教师

7、的讲解,能够突破时间、空间、宏观、微观的限制,使传播信息量增大、传播速度加快,突出重点、分解难点,帮助学生抓住本质。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上的飞跃,从而正确地理解概念,达到训练学生思维的目的。例如:在讲解磁场的磁感应线的方向与形状这部分教学时,尽管教师可以用挂图、铁屑和小磁针等教具演示,但学生往往还是难于理解,若是利用计算计多媒体设计三维空间画面,并模似出磁场周围的磁感应线的位置、形状和方向,栩栩如生,既准确又科学。再配合传统的演示和讲解,使学生由直观上升到理论就轻而易举了。四、利用“班班通”,充分的体现学生的生理特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一般来说,听觉的疲劳比视觉的疲劳来得快,但视觉也不宜长时间的受强刺激。因此视、听手段一般要交替使用,单纯的听觉,中学生一般不易超过15分钟。因此,利用班班通在讲解一段时间后,可以通过让学生观看大屏幕出现的信息,使学生利用视觉器官进行短时间的自学,然后进行讲评。这样对学生视、听觉交替进行,防止学生疲劳,使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班班通”虽然在激发求知欲、培养兴趣,突破难点、培养能力、提高课堂效率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但是我们要根据授课的具体内容是适当地运用,更多的让学生参加到物理试验中来,通过自己亲手完成试验,从实验中找寻试验规律,总结试验结论。总之要从实际情况和效果出发,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