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视域下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创新途径探究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7369087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1.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育视域下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创新途径探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美育视域下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创新途径探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美育视域下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创新途径探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美育视域下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创新途径探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美育视域下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创新途径探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育视域下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创新途径探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美育视域下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创新途径探究摘要:从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来看,其主要价值不仅在于培育学生的审美能 力、创造能力等,还在于培育学生的品性修养。在小学新课标中提倡美术教学中 渗透美育,通过美育与美术教育的结合来提升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而在小学阶 段的美术教学中渗透美育则需要从发现美、欣赏美、干物妹、创造美的角度对学 生进行培育,对此文章中对美育视域下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创新途径进行了探究, 旨在实现美育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的贯彻落实,全面提升小学生的美术素质。关键词:美育视域;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创新途径从美术这门学科来看其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在培育学生感知力、观察力审美 能力等素质上起到了非常

2、关键的作用,所以现阶段在美术课堂中融入美育理念的 可适性比较强,既可以引导学生循序渐进的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还能够培 育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因此,在新时期教育背景下小学的美术教师则需要深入 研究美术课堂的创新途径,通过美育与美术教育的有效结合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 力。一、发掘美术教材,获得美的感悟在新时期教育背景下提倡在小学教育中贯彻落实美育教育,在小学阶段渗透 美育既可以培育学生的心灵美、行为美,还能够推动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从德的 角度来看,有效的美育可以对学生的思想素质进行培育;从智的角度来看,有效 的德育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从体的角度来看,有效的美育可 以保持学生身心健

3、康发展;从美的角度来看,有效的美育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情 趣和能力;从劳的角度来看,有效的美育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劳动。在美 术教材中有很多关于美育的素材,所以教师在全面了解美育的内涵后需要深度发 掘美术教材,并借助网络搜集相应的图片、视频,为学生带来直观化、系统性的 审美感受。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 画作与教材中的画作进行对比讲解,这样既可以使得学生感受不同人物对同一类 别作品的理解,还能够使得学生从不同方面来体验事物的美,使得学生在不断的 学习中获得对美的感悟,帮助学生在美学知识积累的过程中提升发现美的能力。二、欣赏美术作品,陶冶学生情操美术属于一门

4、视觉艺术,其是在对视觉形象感知、理解、创造的基础上来积 累视觉、触觉等感官经验,以此来发展人的自身感知力、形象思维力、表达力等。 在小学阶段的美术课堂教学途径创新以及美育渗透的过程中,教师则需要善于引 导学生观察、描述和分析自然美和美术作品,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审美情趣和美术 欣赏能力。从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来看,教师可以借助多样化的而教学手段引领 学生在欣赏美的过程中体会美术作品中所传达出来的文化价值及文化精神。目前, 从小学阶段的美术教材中所选录的作品来看,其所特有的艺术语言中所传达出的 文化内涵对于培养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智慧、培育学生感知美的能力具有重 要的作用。例如,在教学“走进大自然”

5、这一课时,虽然学生每天都会在校园中 玩乐,但是却没有发现校园的美。所以,本节课主要带领学生观察校园的一草一 木,使得学生明白美就在身边。从整个观察过程分析来看,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 认识事物,或者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观察事物,引导学生观察对象的特 点,比如从事物的形状、大小、色彩等方面进行观察,以此来全面提升学生欣赏 美的能力。三、调整教学方式,培育创造能力从美术这门具有艺术性的课程来看,在新课改背景下需要美术教学突出创新 性,通过创新性教育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从美学教育的目的来看,创造美则是 其目的之一,所以在小学阶段的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则可以借助学生对美的感知、 对美的经验来发展小学生

6、创造美的能力,还能够锻炼小学生的身心协调性。由于 美术创作具有主观性、情感性的特点,所以对于创作并没有一个客观的标准,所 以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传授给学生绘画技巧以及构图原理等方面 的知识后,教师就可以允许学生自由发挥,在创作中发挥自己的个性进行创作, 在创作的过程中教师也不要刻意对学生的创作进行干扰,在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 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来进行创作。另外,在学生具体创作的过程中,学生会自觉地 进行自我评判,对作品进行修改,分析哪个地方怎样调色效果会更好,这样学生 在下次构图的时候就会注意。从美术课堂教学来看,教师调整教学方式,通过发 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创造性,引导学生自主性创作,

7、既可以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作 品进行评判和审视,还能够提升学生的美学修养,全面提升自身的创造能力。四、立足学生生活,体验自然之美从自然生活的角度来看,处处都有着不可忽视的美,所以对于小学阶段美术 学习的开展需要教师关注生活、关注自然。因此,在小学阶段的美术课堂中,教 师需要引导学生关注和体验生活中的自然美,从而为学生的美术学习与审美的发 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资源。比如,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感受建筑艺术的美,教师可 以要求学生想象自己喜欢的房屋建筑,并画出来,这样自然可以使得美术教学活 动贴近学生的生活,还能够激活小学生的想象力。在学习童话城堡时,教师 可以先使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不同风格的房屋建筑,引导学

8、生体验房屋建筑的特 点,并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城堡特点的理解,在表达的过程中便可以发现学生对 美的感悟与追求。在这种学习下,学生便会愿意观察和发现生活中的艺术美,能 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表达中,通过引导学生体验自然之美,既可以为学生展示自 我个性提供平台,还能够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使得学生在个性化思考中实 现审美能力的提升。结束语总而言之,对于小学阶段的教育,美术虽然是基础性学科,但是其在育人方 面有着积极的价值,既能够锻炼学生的绘画能力,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 在素质教育实施的背景下,提倡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渗透美育,对学生的美术核 心素养进行全面培育。因此,对于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开展则需要教师在整个课 堂教学中渗透以美育人的理念,引导学生在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过程中实 现自身美术素质的提升,成为社会发展所需的创造型人才。参考文献:1 王鹏儒.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探究J.家 长,2021(23):131-132.2 葛畅.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文艺 家,2020(10):127-128.3 刘桃.小学美术教学中融入现代绘画艺术创新意识的途径J.教育界(基 础教育),2018(06):64-6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