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图像题-金属及酸碱盐反应专题(含答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7368310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46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图像题-金属及酸碱盐反应专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最新图像题-金属及酸碱盐反应专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最新图像题-金属及酸碱盐反应专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最新图像题-金属及酸碱盐反应专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最新图像题-金属及酸碱盐反应专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图像题-金属及酸碱盐反应专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图像题-金属及酸碱盐反应专题(含答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图像题 金属及酸碱盐反应专题(含答案)一、化学图像题 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1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一氧化碳和过量的氧气在密闭容器中完全反应B等质量的Zn和Mg分别与足量相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C等质量CaCO3分别与足量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D在密闭容器中镁条与充足氧气反应时,固体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答案】D【解析】【详解】A、一氧化碳和过量的氧气在密闭容器中完全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分子总数逐渐减小,待反应完全后,分子总数不变,也不为零;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等质量的Zn和Mg分别与足量相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镁产生的氢气多,镁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锌,镁产生的氢气快;故选项正确,

2、但不符合题意;C、等质量CaCO3分别与足量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相等,粉末状碳酸钙产生的气体快;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在密闭容器中镁条与充足氧气反应时,产生固体氧化镁,则固体的质量逐渐增大,待反应结束后,固体质量不变;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故选:D。2如图是对实验绘制的相关变化的图形,其中实验结果与图形对应准确的是()A图是向一定量的稀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B图是向硫酸中加水,溶液pH的变化C图是向饱和食盐水中不断加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变化D图是向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中不断加入锌粉,溶液的质量变化【答案】A【解析】【分析】碳酸钠先与盐酸反应,再

3、与氯化钙反应,向饱和食盐水中不断加水,溶液中溶质质量不变,在没有加锌粉前溶液质量不能是零。【详解】A、碳酸钠先与盐酸反应,再与氯化钙反应,所以一开始没有沉淀产生,故A正确;B、向硫酸中不断加水pH值不能到7,故B不正确;C、向饱和食盐水中不断加水,溶液中溶质质量不变,故C不正确;D、在没有加锌粉前溶液质量不能是零,故D不正确。故选A。【点睛】向硫酸中不断加水pH值不能到7。3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A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溶液pH与加入水的质量的关系B 向盛有氧化铜的烧杯中加入稀盐酸至过量,生成氯化铜质量与加入稀盐酸质量的关系C 一定量的稀硫酸与锌粒反应,溶液的质量与反应时间

4、的关系D 向氯化铜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其溶液的pH值只能无限的接近于7,不能小于7故A错误;B、氧化铜与稀盐酸反应得到氯化铜,所以氯化铜的量从零开始,直至氧化铜反应完,不再增加,故B错误;C、一定量的稀硫酸与锌粒反应,溶液的质量刚开始不为0,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的质量增加,直到反应停止,溶液的质量不再增加,故错误;D、向氯化铜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不生成沉淀,当稀盐酸完全反应,氢氧化钠与氯化铜反应有氢氧化铜沉淀生成,直到完全反应,沉淀的质量

5、不再增加,故正确。故选D。4下列图像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的是( )A向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烧杯中不断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B20时,向一定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C等质量的 Zn 和 Mg 分别与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足量)反应D等质量 CaCO3 分别与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足量)反应【答案】A【解析】【详解】A、二氧化锰做催化剂能够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的速率,所以向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烧杯中不断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生成氧气的质量会越来越多,选项错误;B、20时,向一定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随着硝酸钾固体的溶解,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直至形成饱和

6、溶液后溶质质量分数不再增大,选项正确;C、镁的活动性比锌强,则相同时间内镁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比锌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多,且等质量的镁、锌与足量酸反应后,镁生成的氢气质量比锌多,选项正确;D、粉末状的反应物比块状反应物的反应速率快,但等质量的不同形状的碳酸钙与足量盐酸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相同的,选项正确,故选A。【点睛】反应物的形状只影响反应的速率,不会改变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5下列四个图形的变化趋势能正确描述对应操作的是A足量的铁片与镁条分别与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B将接近饱和的碳酸钠溶液恒温蒸发水C向氢氧化钠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D向pH=2的盐酸溶液中

7、加水稀释【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足量的铁和镁分别与等质量的稀盐酸反应,镁的活动性强,所以镁反应时间短,金属足量,而酸的质量和质量分数相同,所以生成的氢气的质量相同;故选项正确;B、接近饱和的碳酸的溶液恒温蒸发到饱和后再蒸发一直饱和,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错误;C、氢氧化钠和氯化钡都能与稀硫酸反应,而且生成的硫酸钡沉淀不溶于水所以加入硫酸后立即生成沉淀;故选项错误;D、pH=2盐酸溶液加水稀释酸性会减弱,但溶液始终呈酸性,pH应始终小于7 ;故选项错误。故选:A。6下列图像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选项要求相符合的是A向硝酸溶液中不断加水B 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一份加入二氧化锰,一份不加

8、入二氧化锰C在恒温条件下,将饱和NaCl溶液蒸发适量水D向一定量的稀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向硝酸溶液中不断加水,溶液的pH会变大,但是不会等于和大于7,图像错误;B、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加入二氧化锰不会改变生成氧气的质量,即两份生成氧气质量相等,图像错误;C、在恒温条件下,将饱和NaCl溶液蒸发适量水,会析出晶体,但溶液仍然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改变,图像错误;D、硫酸铜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但是氢氧化铜沉淀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故氢氧化钠先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后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沉淀,图像

9、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是一道图像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图像。7现有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根据实验事实绘制如图所示曲线。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ab 段产生 Cu(OH)2的质量不断增大,故溶质质量增大Bcd 段溶液的pH不变C整个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一直在不断增大Da 点、d 点对应溶液中所含溶质均为两种【答案】D【解析】【分析】向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时,发生的反应的选后顺序是、 。【详解】A、ab

10、段溶质质量增加,是因为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大于参加反应的氯化氢的质量,没有Cu(OH)2生成,A不正确;B、c点代表氢氧化钠与氯化铜刚好完全反应,则cd 段溶液中氢氧化钠不断增加,溶液碱性越来越强,溶液的pH增大,B不正确;C、从反应方程式可知,盐酸和氯化铜分别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溶液中的氯化钠的质量不断增加,当氢氧化钠过量时,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不再增加,C不正确; D、a点表示混合液还末参与反应,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氢和氯化铜两种,d点表示混合液已经完全反应,氢氧化钠过量,溶液中的溶质有生成的氯化钠和过量的氢氧化钠两种,D正确。故选D。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11、)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利用图1实验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时,对比实验ac可证明铁生锈与水有关质量相同的金属A、B分别与相同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充分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当反应结束后,金属A和金属B至少有一种有剩余4.6g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8.8 g二氧化碳和5.4 g水,则该有机物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A1条B2条C3条D4条【答案】C【解析】【详解】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正确;图1中对比实验ab可证明铁生锈与氧气有关,对比实验ac可证明铁生锈与水有关,正确;根据反应的图像可知,A、B两种金属与相同质

12、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充分反应,最终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可能是酸不足,两种金属均剩余,也可能是其中一种金属恰好完全反应,另一种金属剩余,正确;4.6 g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 g水,计算出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8.8g100%=2.4g ,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5.4g100%=0.6g ,由于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即为有机物中碳元素的质量,水中氢元素的质量即为有机物中氢元素的质量,即MC+MH=3g4.6g ,因此,该有机物中还含有氧元素,不正确。故选:C。9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A用等体积、等浓度的双氧水制取氧气B向一定量稀硫

13、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烧碱溶液C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不断滴加水D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足量锌粉和铁粉【答案】B【解析】【详解】A、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生成物的质量,且有催化剂的需要时间短,A错误;B、向一定量稀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烧碱溶液,烧碱会先和稀硫酸反应,开始时不产生沉淀,待稀硫酸反应完后才与硫酸铜反应产生沉淀,至硫酸铜完全反应后,沉淀质量不再改变,B正确;C、向稀盐酸中滴加水,开始时溶液的pH小于7,随着水的加人,溶液的pH逐渐增大,但不会等于或大于7,C错误;D、锌、铁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锌比铁的金属活动性强,与酸反应速率更快,等质量、等浓度的

14、稀盐酸与足量金属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由酸决定,因此最终产生氢气的质量相等,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是一道图像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图像。10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一定质量的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B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逐渐加入锌粉和铁粉至过量C向一定量硝酸银溶液中逐渐加入铜粉至过量D向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中加水稀释【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向一定质量的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

15、液。氢氧化钠先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然后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A正确;B、该图像中,横坐标是金属的质量。产生相同质量的氢气,消耗锌的质量比铁多。故应该是硫酸与铁的反应的曲线先达到拐点。B错误;C、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反应方程式为:Cu+2AgNO3=Cu(NO3)2+2Ag。根据方程式可知,每消耗340份质量的硝酸银,就会生成188份质量的银,溶质的质量逐渐减少,溶液的质量也会逐渐减少。C正确;D、氢氧化钠溶液加入水,溶液的碱性逐渐减弱,无限的趋近于7。D正确。故选B。11小明将未打磨的铝片和稀盐酸放入密闭容器中,用传感器探究反应过程中温度和压强的变化,如图所示。从图中所获信息不正确的是A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B50s时,溶液中溶质为AlCl3C050s,发生的反应主要为Al2O36HCl=2AlCl33H2O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