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和谐教育工会问题思考建议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7367432 上传时间:2024-01-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建和谐教育工会问题思考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创建和谐教育工会问题思考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创建和谐教育工会问题思考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创建和谐教育工会问题思考建议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创建和谐教育工会问题思考建议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建和谐教育工会问题思考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建和谐教育工会问题思考建议(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创建和谐教育工会问题思考建议 随着历史的推进,教育工会工作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拓展,已由早期的福利型、活动型发展为监督型(为民主而督)、维护型(为合法权益而护)、维和型(为教育和谐、社会稳定而维)。在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教育工会的任务和作用不仅是“桥梁与纽带”,也不仅是“维护合法权益”,更重要的是做一个“减压阀”和“稳定器”。教育工会要转型,要完成新的历史使命和任务,就要从构建和谐的教育工会做起,就要从“六个坚持”做起。一、坚持“八不”工作定位要构建和谐教育工会,就要坚持“八不”工作定位不“低三下四”工会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会担负着做“桥梁”与“纽带”的光荣任务,是党的阶级

2、基础和执政基础,是职工群众的权益代言人,有着自己的法定地位和神圣使命,所以工会工作者要理直气壮地工作,以创业创新的姿态干事,大可不必“低三下四”。不“老三老四”工会组织要自觉地服从党组织的领导,要自觉地服务于教育大局,要主动地密切配合行政工作,要争取广大会员的大力支持和广泛参与,千万不能“老三老四”、自高自大。不“单枪匹马”工会工作要千方百计地取得方方面面的理解、支持、配合和参与,要竭尽全力发动和动员广大教职工投身到教育大业的创业创新之中,切忌单枪匹马、孤军奋战。不“包打天下”工会是党和政府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最根本利益的重要力量,工会维权要在自己的职能和职权范围内开展,不能包打天下。“独立不分

3、裂”工会工作应有自己的独立性,但不能背离党组织的领导,更不能独立山头、自立门户。“对话不对立”工会组织要及时地向行政反映群众的心声,要为教职工的权益与行政对话,但要注意方式方法,切忌对立。“到位不越位”工会组织要明确自己的职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工作力求到位,切忌越位。“合作不合伙”工会组织要与同级行政密切合作、主动合作,但要坚持保持工会组织的民主化和群众化,切忌行政化和机关化。二、坚持确立分层次维权目标要构建和谐教育工会,就要坚持确立分层次维权目标根据全总“组织起来,切实维权”、“主动依法科学维权”、“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的总体目标和要求,*市教育工会认真解读和实践科学维权观。我们认为

4、主动维权是反映工会工作者的态度问题、感情问题和热情问题,维权是工会的天职,工会工作者要积极主动地维权,要不遗余力、不辱使命;科学维权指的是工会维权要有科学的理论、科学的理念、科学的手段、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机制;依法维权是带根本性的,是工会维权的武器和依据。如果把工会维权比作是一座大厦的话,那么“法”就是这座大厦的钢架,“主动”和“科学”就是水泥;维权离开了“钢架”就失去了它的力度和张度,离开了“水泥”则又失去了生机和灵性而变得赤裸裸的。所以科学维权观实现的目标应该是“多赢”的。*市教育工会确立了三个层次的维权目标。维权的第一层次是“维护学校教育发展的权益”。教育发展既是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所在,也

5、是教职工的利益所在,理应把它放在第一层次上。维权的第二层次是“维护教职工的整体权益”。“整体权益”维护了,“个体权益”必在其中。维权的第三层次是“维护教职工个体的合法权益”,这一点不言而喻了。我们认为,上述的“三维护”体现的是国家、集体、个人利益的辨证关系,体现的是维权目标的“多赢性”。三、坚持“借风、借力、借理”的总策略要构建和谐的教育工会,就要坚持“借风、借力、借理”的总策略教育工会工作线长面广量大,而教育工会人少势单力薄。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有效地开展工作,我会采用了“借风、借力、借理”方法(简称“三借法”)。“借”要讲方法、讲艺术。要巧借,不能强借;要人家乐意借你,不能勉为其难;要以精诚

6、合作的态度,以大局为重的姿态向人家借,以求人家的理解、支持。运用“三借法”,我们不仅借用教育系统党政的力量,而且还借用了*市各行各业、各阶层、各部门的“风、力、理”,形成了强有力的维权阵营和力量,成效显著。四、坚持“爱、为、给、靠”的群众观念要构建和谐教育工会,就要坚持“爱、为、给、靠”的群众观念工会工作者必须确立爱职工、为职工、给职工、靠职工的群众观念。“爱”是情感问题。工会应职工而生,应职工而立;“爱职工”是工会的主色调,“爱”得愈深,与职工的心就“贴”得愈近,职工才会把工会当成家,工会才会积极主动地为职工而奋斗。“靠”是立场问题。工会应把“靠职工”作为立足点,工会只有紧紧依靠广大职工,才

7、能凝聚人心,才能动员和组织广大职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建功立业,工会自身才会迸发出强大的内驱力和旺盛的生命力。“为”和“给”是落脚点。只有充分地为职工服务,给职工维权,才能把“爱”和“靠”落到实处。总之,没有“爱”和“靠”就不会有“为”和“给”;没有“为”和“给”,“爱”和“靠”就变成作秀之物或者是空洞无物。五、坚持机制创新,加大民主管理力度要构建和谐的教育工会,就要坚持机制创新,加大民主管理的力度(一)建立教代会票决机制教代会是教育工会源头维权的主渠道,只有建立、完善并落实教代会制度,维权工作才能落到实处。我会于2004年率先建立教代会票决机制。在教代会上,会员(代表)要审议学校工作报告、校

8、务公开报告、财务公开报告、民主评议学校领导等;更重要的是诸如教职工聘任方案、校内结构工资分配方案、校内住房分配方案、福利费使用方案、教职工年度考核方案等关乎教职工切身利益的规定和方案一律提交教代会无记名投票通过后才能实施。这项制度的建立和落实,极大地增强了教代会的刚性和强度,为推行学校民主政治建设和工会的维权铺平了道路和创造了条件。(二)巩固学校行政与工会联席会议机制*市教育系统的工会组织负责人参加所在学校的行政会议或校务会议,代表教职工参政议政,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和学校的重大决策;工会组织可以及时向行政反映教职工的愿望、要求和心声,学校行政又可以及时地研究对策措施予以解决落实。这项机制的建立

9、,加大了民主政治建设的步伐,推动了工会“桥梁”与“纽带”的功能和作用的发挥。(三)引进社会化维权机制*市总工会“借风、借力、借理”的社会化维权经验得到了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胡锦涛总书记曾为此作出过重要批示,成为全国工会系统的一面旗帜。*市教育工会驻会于*市总工会,可谓近水楼台而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会借助于*市总工会社会化维权的平台,成功地调处了教育系统的劳动纠纷30余件,为稳定教育大局作出了应有的努力。(四)建立考核评优量化机制对于基层工会的评优问题,若采取轮流评选的方法则会失去其意义。为了激励先进,带动全体,我会自2004年起推行了评优量化考核机制。5年来一批高质量的先进基层工会脱颖而出,

10、有力地推动了基层工会的自身建设。为了强化教代会制度的落实,我会推行了教代会考评量化机制。在各基层工会自评的基础上,由市教育工会组织人员进行考评,并把教代会考评的结果列入学校年度考核。这项机制的推行,有力地推动了教代会制度的落实,有力地推进了学校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五)建立工会骨干培训机制工会工作是一项“得人心、暖人心、聚人心、稳人心”的工作,这就要求工会工作者在十分注重工作方法的同时,还要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法律水平和理论素养。只有这样,工会工作者才能成为懂政策、会协调、讲方法、重实效的社会活动家,才能成为师德建设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才能成为教育改革的推动者。本着这一宗旨,我会建立以下

11、的培训机制一是“以会代训”每年召开两次教育系统工会工作会议,召开适量委员会议和女职委会议,召开有关的专题会议,把学习内容分解到相关的会议中去以达到培训的目的。二是“以课题研究推动学习”我会把师德建设、和谐校园建设、学校文化建设等重大内容以课题研究的形式出现,发动广大教育工作者来关注研究,并每年评选一次,以此来推动学习。三是下基层工会培训我会有计划地下基层工会进行实地培训内容涉及到工会的相关法律法规、教代会问题、学校文化建设问题、师德建设问题等等。六、坚持载体创新,提升教育工会的凝聚力和影响力要构建和谐的教育工会,就要坚持载体创新,提升教育工会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一)以打造“五型”工会为载体,促进

12、工会自身建设。“五型”工会指有为型、活力型、实力型、温馨型、效能型工会。*市教育工会在全市教育系统推行“五型”工会建设,用5年的时间,把全市所有工会组织打造成“五型”工会,以此来推动工会的自身建设。(二)以构建和谐校园为载体,促进教育科学发展。和谐校园的内涵极其丰富有硬件和软件的和谐,干群的和谐,师生的和谐,教师发展的和谐,学生发展的和谐,教育发展的和谐等等。多年来,*市教育工会一直把和谐校园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三)以师德建设为载体,促进教师思想道德水准的提升。教师道德水准直接影响着广大青少年的道德水准,乃至影响着整个民族的道德水准。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一个十分关键的要素是教师能否“为人师

13、表”,而“为人师表”的关键要素是高尚的师德情操。多年来,*市教育工会主动配合教育行政,扎实有效地开展师德教育活动。(四)以学校文化建设为载体,促进学校教育的内涵建设。学校文化即师生的价值取向,即学校的精神。一所学校有现代化的建筑并不难,只要有钱;一所学校要具有深刻影响力的文化就很不容易,她需要长期的甚至几代人的心灵净化和情操积淀后获得。*市教育工会发动全市工会干部从调研入手,积极撰写报告(2007年收到20余万字的调研文章),为学校的内涵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五)以系列活动为载体,促进教职工身心健康。*市教育工会发掘传统和现代的节日文化和活动文化,开展有益于教职工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三八”系列活动、“五一”、“五四”系列活动、教师节系列活动、重阳节系列活动、演讲比赛、书画比赛、球类比赛、田径比赛等等。所有的活动主题鲜明紧紧围绕教育大局,促进广大教职工身心健康,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构建和谐教育工会是时代的要求,历史的必然,是走中国特色工会发展道路的必要之路。从事教育工会工作的同志,肩负维护教育和谐与社会稳定的光荣使命,我们要下大决心,化大力气,共同努力,把教育工会打造成“维和型”的政治团体,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