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的合成__力的分解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7366719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59.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力的合成__力的分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力的合成__力的分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力的合成__力的分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力的合成__力的分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力的合成__力的分解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力的合成__力的分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力的合成__力的分解(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力的合成 力的分解一. 教学内容:力的合成 力的分解二. 知识要点:1. 理解力的合成和合力的概念。2. 掌握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会用作图法求共点力的合力。3. 理解力的分解和分力的概念,会用平行四边形定则解决力的分解问题。4. 熟练掌握物体的受力分析,能够根据力的作用效果进行分解。三. 重点、难点解析:(一)合力与分力 当一个物体受到几个力的共同作用时,我们常常可以求出这样一个力,这个力产生的效果跟 原来几个力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原来几个力叫做分力。(二)力的合成1. 定义: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或求合力的方法,叫做力的合成。2. 平行四边形定则:两个力合成时,以表示这两个

2、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 之间的对角线就代表合力的大小和方向。这个法则叫做平行四边形定则。对力这种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进行合成运算时,一般不能用代数加法求合力,而必 须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三)共点力 如果一个物体受到两个或更多力的作用,有些情况下这些力共同作用在同一点上,或者虽不 作用在同一点,但它们的作用线交于一点,这样的一组力叫做共点力。平行四边形定则只适用于 共点力的合成。(四)讨论:1. 力的合成的意义在于保证作用效果相同的前提下,用一个力的作用代替几个力的作用,这个 力就是那几个力的“等效力”(合力)。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是运用“等效”观点,通过实验总结 出来的共点

3、力的合成法则,它给出了寻求这种“等效代换”所遵循的规律,作图法和计算法是运 用这一规律进行共点力合成的具体方法。(1)作图法:要选取统一标度,严格作出力的图示及平行四边形,量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 线长度(注意是哪一条对角线),根据标度求出合力的大小,再量出对角线与某一分力的夹角, 求出合力的方向。(2)计算法: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力的示意图,然后利用解三角形的方式求出对角线, 即为合力。2. 力的合成的几种特殊情况: 相互垂直的两个力的合成,如图所示,丫件,合力F与分力F的夹角的正 切为:tan“仆F。 夹角为0的两个等大的力的合成,如图所示,作出的平行四边形为菱形,利用其对角线互9F = 2

4、 F cos 相垂直的特点可得直角三角形,解直角三角形求得合力2,合力F与每一个分力的0夹角等于20 夹角为120。的两个等大的力的合成,如图所示,实际是的特殊情况: F二 2F cos12= F2 ,即合力大小等于分力。实际上对角线把画出的菱形分为两个等边三角形 所以合力与分力等大。以上三种特殊的合成在今后的学习中经常遇到,应该熟练掌握。3. 合力与两分力之间的大小关系:在两个力片和F2大小一定情况下,改变F与F2方向之间 的夹角0,当0角减小时,其合力F逐渐增大,当0二0。时,合力最大F=F+F2,方向与F1和 F2方向相同;当0角增大时,其合力逐渐减小,当0二18。,合力最小F=IF F

5、2I,方向与较大 的力方向相同,即合力大小的取值范围为F + F22F三IFF2I。4. 多个力的合成:应先求其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再求这个合力与第三个力的合力,直到把所 有的力都合成进去,最后得到的就是这些力的合力。(五)力的分解1. 求一个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2. 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同样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把一个已知力F作为平行四边形 的对角线,那么与力F共点的平行四边形的两个邻边,就表示力F的两个分力FF2。3. 作用在物体上的同一个力 F 可以分解为无数对大小、方向不同的分力。一般情况下我们按照 力的作用效果进行分解。(六)矢量相加的法则1. 平行四边形定则:一切矢量(如力

6、、位移等)相加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2. 三角形定则:由两个矢量首尾相接与它们的合矢量组成一个三角形,从而求出合矢量,这个 方法叫做三角形定则. 三角形定则与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质是一样的。(七)矢量与标量1. 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相加时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2. 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求和时按照算术法则相加。力的分解中定解条件的确定将一个力 F 分解为两个分力,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是以这个力 F 为平行四边形的一条 对角线作一个平行四边形,在无附加条件限制时可作无数个不同的平行四边形,这说明两个力的 合力可唯一确定,一个力的分力不是唯一的。要确定一个力的两个分力,一定有

7、定解条件。按力的效果进行分解,这实际上就是定解条件。如图的三角形支架,在节点 O 上施加一个力F,这个力产生两个效果:其一对AO有拉伸作用;其二对BO有挤压作用。将F分解为对OA 的拉伸的力FAO和对BO挤压的力Fbo,其定解条件是已知两个分力的方向。按问题的需要进行分解,在解决具体问题时,根据具体问题对力进行分解。这个具体问题就 是定解条件。如已确定两分力的大小,求分力的方向,两分力的大小是定解条件;已确定一个分 力的大小、方向,求另一分力的大小、方向,这个已知分力为定解条件;已确定一个分力大小和 另一分力的方向,求这一分力的方向和另一分力的大小,这个分力的大小和另一分力的方向为定 解条件。

8、对力进行分解时,首先弄清定解条件,根据定解条件作出平行四边形图或三角形图,再依据 几何知识求解。力分解时有、无解的讨论力分解时有解或无解,简单地说就是代表合力的对角线与给定的代表分力的有向线段是否能 构成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如果能构成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说明该合力可以分解成给定 的分力,即有解。如果不能构成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说明该合力不能按给定的分力分解, 即无解。具体情况有以下几种:己知条件示意图解的情况已知两个分 力的方向惟解 :冗戸已知两个分 力的大小尺一有两解F2用已知一个分 力的大力、利 方向r.惟解才尸Fy己知一个分 力的认:小和 另一个分R 的方向Fi的大小有三种清

9、况=(图略) O 当 戸1 = JsinG 时,有 -组解。(2 )当尸1 U FsinG时,无解(3当 EsinB V Fi V F 时,有两 组解Fa的方如何用三角形定则求矢量的变化量 矢量变化不仅大小变化,通常还有方向变化。求矢量的变化量实际上是求两矢量的差。求两 矢量的和与差在表达形式上与代数和是相同的,只是在具体求的时候,将表达式中的和与差转换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求。如一个物体做曲线运动,它的初速度为V,经过一段时间 速度为v2,如图所示,求速度的变化量Av。速度的变化量是末速度V与初速度V的差,其数学 表式为Av =v2V,但课本上讲的是矢量相加法则,如何将矢量相减变成矢

10、量相加,我们不难发 现,只要将上式变成v2=V+ Av就可以了。因此,只要将V平移,使v2与V的首端相接,从 V的末端向v2的末端做一条有向线段,该有向线段便是所求的速度变化量Av,如图所示。典型例题】例 . 关于两个力的合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两个力的合力一定大于每个分力B. 两个力的合力可能小于较小的那个分力C. 两个力的合力一定小于或等于两个分力D. 当两个力大小相等时,它们的合力可能等于分力大小解析:设分力F与分力F2的夹角为,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合力为F,以F、F2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所夹的对角线,如图所示。当 = 。时,F=F + F2;当180时,F=IF F2I,以上分别

11、为合力F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当F = F2且夹角180时,合力F=,小于任何 一个分力,当F = F2,夹角120时,合力F =F=F2,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C。答案:A C例 2. 在电线杆的两侧常用钢丝绳把它固定在地上(如图) 。如果钢丝绳与地面的夹角ZA二ZB二60,每条钢丝绳的拉力都是300N,求两根钢丝绳作用在电线杆上的合力。解析:由图可知,两根钢丝绳的拉力F1和F2之间的夹角为60,可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用 作图法和解三角形法求出电线杆受到的合力。方法一:作图法。自O点引两条有向线段OC和OD,夹角为60。设定每单位长度表示 100N,则OC和OD的长度都是3个单位长度,作出平行四边形

12、OCED,其对角线OE就表示两 个拉力片、F2的合力F,量 得OE长为5.2个单位长度。用量角器量得ZCOE二ZDOE二30 所以合力方向竖直向下。方法二:计算法。先画出力的平行四边形,如图所示,由于OC=OD,得到的是菱形。连结CD、OE,两对角线垂直且平分,OD表示300N,ZCO0二30。在三角形OCO中,F=F cos3000二OCcos30。在力的平行四边形中,各线段的长表示力的大小,则有21,所F = 2F cos30 二 2 x 300 x 叵 N 二 519.6N以合力 12说明:力的合成有“作图法”和“计算法”,两种解法各有千秋。“作图法”形象直观,一目 了然,但不够精确,误

13、差大;“计算法”是用平行四边形先作图,再解三角形,似乎比较麻烦, 但计算结果更准确。今后我们遇到的求合力的问题,多数都用计算法,即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 出平行四边形后,通过解其中的三角形求合力。在这种情况下作的是示意图,不需要很严格,但 要规范,明确哪些该画实线,哪些该画虚线,箭头应标在什么位置等。例 3. 物体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其中两个力的大小分别为 5N 和 7N ,这三个力的合力最大值为 21N,则第三个力的大小为多少?这三个力的合力最小值为多少?解析:当三个力的合力最大时,这三个力一定是在同一直线上,且方向相同,即合力F合二 耳+耳+Fq,贝IF3= F合一耳一F2 = 9N.关于三个

14、力的合力的最小值问题,有些同学仍受标量代1233合 12数求和的干扰,不能真正理解矢量运算法则,而错误地认为合力最小值F=F+F2 F3 = 3N,合 123正确的方法应是:看三个力的大小是否能构成一个封闭三角形,即任取一个力,看这个力是否处 在另外两个力的差和之间。若三个力满足上述条件,则合力的最小值为零;若不满足上述条件, 则合力的最小值为较小的两个力先同方向合成,再和较大的一个力反方向合成的合力。答案:第三个力大小是9N,三个力合力的最小值为零。例4.将一个力F分解为两个分力F1和F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F是物体实际受到的力B. F1和F2两个分力在效果上可以取代力FC. 物体受

15、到片、F2和F三个力的作用D. F是F1和F2的合力解析:由分力和合力具有等效性可知B正确,分力F1和F2并不是物体实际受到的力,故A 对C错。答案: A、 B、 D说明:合力与分力是一种等效替代关系,在力的合成中,分力是物体实际受到的力。在力的 分解中,分力不是物体实际受到的力。例5如图所示,电灯的重力G=10N, AO绳与顶板间夹角为45,BO绳水平,则AO绳所受的拉力F=解析:先分析物理现象:为什么绳AO、BO受到拉力呢?原因是由于OC绳的拉力产生了两 个效果,一是沿AO向下的拉紧AO的分力耳;二是沿BO向左的拉紧BO绳的分力F2,画出平 行四边形,如图所示,因为OC拉力等于电灯重力,因此由几何关系得G sin9 = 10辽N,二 G/tan9 二 10Nj答案:10空2 n10N说明:将一个已知力分解,在理论上是任意的,只要符合平行四边形定则就行,但在实际问 题中,首先要弄清所分解的力有哪些效果,再确定各分力的方向,最后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