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农庄开发可行性报告3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7366556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休闲农庄开发可行性报告3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休闲农庄开发可行性报告3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休闲农庄开发可行性报告3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休闲农庄开发可行性报告3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休闲农庄开发可行性报告3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休闲农庄开发可行性报告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休闲农庄开发可行性报告3(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休闲农庄开发可行性报告3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名称及建设单位: 1、项目名称:中国向阳湖文化村 2、建设性质:续、兴建 3、建设单位:湖北咸宁向阳湖奶牛良种场 4、建设地点:湖北咸宁向阳湖奶牛良种场 5、法人代表:吴长勇 6、项目负责人:朱其秋王贤龙 、项目主管部门:XX省X市(原咸宁地区)社会发展局 二、建设规模:保护续建 1、三个旧址保护区; 、十个新项目; 3、六条道路; 4、四项工程。 三、项目总投资。202万元;其中先期基础及文化挖掘投入1670万元已完成。 四、资金筹措: 1、客商投资100万元; 2、建设单位筹资733万元;文化名人资助360万 地方负担征地费15万元;自筹54万

2、元。 3、财政扶持:10万元; 、先期铺垫完成100万元。 五、建设期限:三年 六、效益概算: 1、社会产值:106万元; 2、销售收入:86万元; 3、交纳税收:45万元; 4、税后利润。240万元。 第二章项目背景介绍 X省X市位于鄂南,是X市的南大门和南部花园。这里山峦起伏,河流纵横,物产丰富,风景秀美,是全国闻名的“桂花之乡”、“楠竹之乡”、“茶叶之乡”、“苎麻之乡”,也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老区和苏区,还是驰名中外的北伐战争“汀泗桥之战”的所在地。 196年9月,因“文革”气候影响,中央文化部在咸宁的向阳湖创办“五七”干校。600余名中国文化界高级领导干部,国家一流作家,翻译家、艺术家

3、、出版家,其中不泛堪称世界级的大师及家属下放到咸宁向阳湖,经历了为期三年左右的“劳动锻炼”生活。当时干校分为文化部机关、文联作协口、出版口、文物口、电影口五个大队。在特定的条件下,浩浩荡荡的文化大军,汇集于咸宁一隅,人数之多,密度之高,总览古今中外文化史都是空前的。他们在动乱年代,艰难时期,聚集在向阳湖劳动生息、辛勤耕耘,在中国当代文化史上留下了令人刻骨铭心的一页,沉积了一座极为丰厚的“文化金矿”。199年3月5日全国政协八届五次会议137号关于开发向阳湖文化的提案,得到了文化部的充分肯定和支持。202X年11月12日,X省人民政府鄂政发2X35号文件,又将向阳湖文化名人旧址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4、 XX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向阳湖文化资源开发工作,已成立了“中国向阳湖文化村筹建指挥部”,拟在当年“五七干校”旧址,建设“中国向阳湖文化村”,决定对此实行全面规划和总体开发。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及必要性 向阳湖文化既是一种对历史的反思文化,又是对名人的纪念文化。这项资源对咸宁而言,可称为“无形的知识产权,没有注册的专利,不用花钱的广告,品位高雅的土特产”。该项目的建构,将给XX市及其区域的未来经济带来显而易见的市场效应和经济繁荣: 1、首先弥补咸宁XX县区的景点不足,给以旅游为先导产业的XX市增添一道新的亮点,以此为导向激发商旅对于咸宁四大景区和旅游景点的兴趣,同时也可作为应有的城建规划为

5、市民开辟一个休闲憩息的公园,并为重要节日活动提供一个集会欢庆场所; 、此项目的启动,将完全改变咸宁的投资“磁性”,引发投资热点,形成资金洼地,推动各业尤其是第三产业的风行,整体提升咸宁旅游文化档次,促进产业群经济圈的形成; 、向阳湖文化能警省后人,引人反思,尤能让到此参观的高校师生不忘前事,铭记历史。使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比较模糊的一页,从某一角度上有一个比较清晰的反映。以“向阳湖文化”和独步全国的弘扬传统昌明文化的旅游内涵为引导,在京华文化界由此京华各界和京广(珠)线、华中地区以及全国造成独领风骚的轰动效应和经久不衰的旅游热浪,逐步使“中国向阳湖文化村”蜚声海外,以期成为后世中国文化的“故宫”;

6、 、通过传媒影响,舆论造势和其中隐含的“文化符号”,向阳湖文化村最终还将成为中国当代文化“圣地”,创成雅俗瞩望,城乡向往,僧凡青睐各色人等摩肩接踵而恐犹不及的盛景; 5、此项目一旦形成大气候,自然产生联带效应,则未来X市经济发展将不可逆料。有了经济支点的活力,区域性经济的快速拉动就会指日可待。介时,以向阳湖文化村为依托,可再进行旅游景区的综合开发和配套设施续建,兴建新的旅游文化项目,利用咸宁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和现有风景存量,开辟发展以生态环境并具有文化特色的生态旅游等等,都有可观醉人的辐射前景。 第四章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 中国向阳湖文化村总体开发地址选择在原“五七”干校旧址咸宁向阳湖奶牛良种场

7、及周边地区,面积约15平方公里。其总体开发围绕现状保护和修复交通,纪念性项目、旅游配套项目、农牧渔工商副等项目进行,具体规划为兴建三个旧址保护区、十个新项目、六条道路、四个工程: 1、三个旧址保护区是。“五七”区、“XX县区”和“XX县区”。 、十个新项目是。文化名人事迹陈列馆、文化碑廊、文化广场、满眼风光亭、青少年野营活动基地、文化娱乐休闲中心、鄂南民俗馆、垂钓中心、鸭棚荷风亭、水上游乐中心。 、六条道路是。向阳大道、五七路、长堤路、红旗路、湖心路、向阳路。 4、四项工程是。给排水工程、供电工程、通讯工程、绿化工程。 现将开发项目具体分述如下: 旧址保护区 将“五七”干校时期集中建设的三处居

8、住区设为“旧址保护区”。分别命名“五七区”、“XX县区”和“XX县区”。在这三个保护区内,“五七”干校时期的建筑物至今保存完好。特别是那些以文化名人亲手制造的砖瓦为材料,亲手兴建起来的小平房,精致雅洁,弥足珍贵。这些名人手迹,将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更加珍贵。这些房屋原是当年文化名人的宿舍、食堂、粮仓等,现都作为农场工人的住宅和农场用房在使用着。现存的名人旧居,可为慕名前来的崇拜者提供生活体验场所。 关于保护原有房屋。X市有关部门,已做了大量工作。现已将一些文化名人的旧居悬挂了标识牌,牌上注明该人的姓名、原职务、现职务等。 在旧址保护区内要继续采取严格、具体的保护措施,对于旧有建筑妥善保护,要不断宣

9、传、不断检查。使旧址保护工作代代相传。严格控制新建和改建,更不准乱搭乱建。 对于当年种植的梧桐等绿化树木,也要多加爱护。并适当添种和补种,进一步改善环境。 当文化村的知名度逐步提高后,随着游客的增多,旧址保护的任务会出现新的问题。现在要作好长期保护的打算。对于保护任务的艰巨性应有充分的准备。 十个新项目: (一)文化名人事迹陈列馆 陈列馆建在向阳大道东侧。陈列当年文化名人在干校劳动的情况,以及各有关名人的生平资料,各种版本的的著作、书画作品原件和复制件、音乐作品唱片、光盘、电影拷贝、录像带等。既供普通人士参观游览,也供专家学者深入研究。特别可作为武汉等地高校文科专业的教学科研和实习基地。 (二

10、)文化碑廊 与陈列馆相联。将名家书画题词刻石陈列。以寄托对于文化名人的怀念之情,和对当年那段特殊历史的反思之意。该廊要形成院落空间。使人有观览不尽之感。该廊宜曲不宜直,切忌碑石排列站队。 (三)文化广场 设于向阳大道东北端,既作为向阳大道的收束结尾,也作为五七路的开始。向阳大道的建成,使甘棠镇和五七区相联,形成向阳湖文化村的中心区。文化广场的建设则更加突出了中心地位。该广场面积不必太大,可在000平方米左右。要与绿化和周围建筑统筹规划设计。 (四)“满眼风光”亭 建于“X县区”高处。以重檐八角为宜。四周恢复成片竹林,亭旁用巨石刻写诗人郭小川在咸宁生活期间创作的楠竹歌,登此亭可跳望文化村全景。满

11、眼风光,往事历历。抚今追昔,令人感慨系之。 (五)青少年野营活动基地 设在咸安区苗圃场。供青年进行野营、野炊等活动。共青团、少先队集体活动也可在这里进行。借藉野外活动锻炼青少年的体魄,培养其自主能力和团结互助作风。在当年文化名人垦荒流汗的地方进行这些活动,其意义又不同一般。 旅游配套项目 (六)文化娱乐休闲中心 设在四五二山头,向阳大道的建设将使原甘棠乡和“五七区”联成一体,成为全文化村的中心基地。在四五二山头建设娱乐休闲中心,不仅可以为文化村的游客服务,而且还可吸引武汉等地的工薪阶层,在双休日来此度假。也可供作家、诗人、画家、文艺评论家等到此创作、撰写论文等。该中心设置客房、餐饮、游泳池、健

12、身房、桑拿浴、舞厅、会议室等。 (七)鄂南民俗馆 设在四五二山头武警农场仓库内(干校人建)展示鄂南人民往昔生活的实物及情景。展示方式宜室内室外相结合,参观与操作相结合。如纺车和织机应容许现代女性一试;龙骨水车和联枷之类的农具可让男士实际操作。既增加旅游兴趣,也可体会昔日劳动的艰辛。馆旁空场做成咸宁四大景点的微缩景观(九宫山、陆水湖、赤壁、温泉),让游人在此一览鄂南名景全貌。 (八)垂钓中心 以项目单位下属企业渔业分场为基地构建休闲渔村。该中心既是垂钓的组织、管理处,也是自炊和代烹鲜鱼的服务中心。除了售票、值班外,还应有厨房、餐桌、餐具等供使用和出租。也有油、盐、柴、米、调料等出售。供钓者自炊自

13、烹,以增加垂钓的趣味。 (九)“鸭棚荷风”亭 设在长堤路中段。该处北面是大面积湘莲生产基地。湘莲的花是红色的,极具有观赏价值。荷叶田田,莲花红艳。意图“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之韵。由于面积方袤,所以气派辉宏。是一般旅游区难得见到的景观。建“鸭棚荷风”亭,既供游人停步观景,同时也强调了景观主题。增加了诗情画意。而且也和“满眼风光”亭形成“对景”。该亭四方、茅顶,以简朴为宜,可以建在著名剧作家陈白尘等放鸭时原址处,内悬鸭棚日记、忆云梦泽。 (十)水上游乐中心 王家寨湖,水体清洁,水面辽阔。既是自然环境,又没有险恶风涛。是水上健身和游乐的良好场所。特别是湖畔的两株古枫树,老干虬枝,亭亭而立

14、。它既是当年历史的见证,而且也使湖面风光生色。将王家寨开发为“水上游乐中心”是很适合的。该中心以XX县区为依托,综合泅渡、冲浪、橡皮艇、水上脚踏车、划船、牛奶浴等设施于一身。环湖辟为商贸区和商往区,构筑若干旧日景观。 “水上游乐中心”与“青少年野营活动基地”配套,形成水陆齐备的旅游设施。 六条道路 文化村内的交通原有较好的规划。路网合理,路基稳固。但路面凹凸不平,小汽车无法行驶,由于常年无人维修,有些地方因雨水冲刷,水土流失而形成险段,急待修复。 目前已建成由甘棠镇到“五七区”的向阳大道。该大道长约1.公里,宽10米。希望在该大道的两边进行街道建设,并综合解决交通、旅游、纪念、商贸、景观、游乐等各方面问题。以形成文化村的中心面貌。 文化村的道路网规划主要考虑满足旅游观光需要和方便当地农、林、牧、渔业生产。在原有道路基础上略加整治,依托咸潘公路形成环形道路网络。 文化村道路共分三级: a。向阳大道,四五二街区的主要道路。长约1.5公里,宽0米,已建成。 。五七路、长堤路、红旗路、湖心路、向阳路,文化村的主干环形道路。宽米,在原有路基上加铺沥青路面。 c。机耕路,通过各生产点和自然村。宽3米,碎石路面或沥青路面,根据视线情况和需要,每隔300米左右设一段7米宽的路段,以供会车。 第五章计划项目总投资及筹措方式 项目工程和征用土地初步估算2X0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