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7359172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荐-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推荐-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推荐-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推荐-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推荐-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推荐-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荐-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研究一、农村小学生卫生习惯的养成背景在我国农村小学校园里,学生的个性与行为习惯存在很大的差异:有的懒惰贪玩,不爱学习;有的聪明好学而品行令人担忧;有的受读书无用论影响较深,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的无视校纪班规,蛮横放肆;有的不爱锻炼;有的语言粗俗;还有部分学生卫生存在问题,缺乏良好的卫生习惯,致使校园环境卫生及保持较差等。这些不良现象极大地阻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极不利于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面对学校实际情况,我们深深感受会到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近几年来,我们一直重视德育工作,在德育工作的实践中,把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作为加强和改进学校

2、德育工作的基础工作来抓,特别是以科技发明和环保教育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爱科学爱学习爱卫生的好习惯,进而在纪律、卫生、礼仪、交往等各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二、培养农村小学生卫生习惯目的和意义(一)目的: 1、农村小学生各种行为习惯在教育教学中如何协调发展,互相促进的,而小学生的卫生习惯是各种行为习惯的基础,是学生们以后能健康成长的前提,农村小学生有不少的不良卫生习惯,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不懈的努力,不断的纠正,让他们终生受益。 2促使教师树立新的人才观、教学观和学生观,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二)意义: 2001年10月中共中央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

3、出了我国新时期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为落实以德治国方略奠定了基础。 少年儿童是我们未来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道德素质状况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新一代国民的道德水平。 推进以德治国,落实纲要精神必然要求我们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儿童的道德教育。而少年儿童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推荐精选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而健康人格必然以一系列优良素质为基础。对于广大小学生而言,素质教育的成功实施离不开一系列具体素质的培养。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是让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养成一系列做人、做事、学习等方面的良好习惯。因此,坚持从中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入手,不仅有利于克服长期以

4、来德育工作中追求“高、大、全”的弊端,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而且对推进素质教育,适应新的时代环境和形势都具有重要意义。三、理论依据蔡元培:“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叶圣陶:“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 培根论人生:人们的行动,多半取决于习惯。一切天性和诺言,都不如习惯有力,在这一点上,也许只有宗教的狂热可与之相比。除此以外,几乎所有的人力都难战胜它,即使是人们赌咒、发誓、打包票,都没有多大用。俄国著名教育家马申斯基:“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增值,而人在整个一生就享受着它的利息。”强化理论:习惯的形成有赖于同种刺激

5、的反复出现。当外部和内部的条件刺激,依一定的顺序不变,进行多次后,大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关系就固定下来,而且越来越精确,越来越熟练,最后达到自动化的程度。任何优良的习惯都是需要而且可能有意识地来加以培养的。我们知道,“在大脑的两半球的兴奋,最优越的区域内新的条件反射容易被形成,而且分化也能被有效地养成”。因此,一个人只有经过有意识的训练或培养,才可能迅速地和精确地形成各种优良的习惯。一个人要想有意地养成某种优良的习惯,就必须坚持既定的决心,在有关的情况下毫无例外地去进行某些适当的动作。只有这样,才可能使某种情景刺激和他们某些适当的动作在他的大脑两半球内迅速地形成巩固的暂时神经

6、联系,也就是说,他才有可能真正养成某种有关的优良习惯。现代教育学理论的内化学说认为,内化就是把外部的东西转化为内部的东西,客体的东西转化为主体的东西。就是说,教育活动中向学生所提出的一切都是外部的、客体的东西,只有通过“内化”把它们转变为素质之后,才能成为内部的、主体的东西。推荐精选“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可见,内化的好坏与教育效果的大小成正比。在习惯养成教育中也同样如此,只有把教师提出的种种教育要求,通过学生的心理活动,“内化”为个体的素质后,才能真正体现教育的主体性,真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事实依据农村家长观念淡薄、素质低、卫生意识较差,对子

7、女卫生方面的指导极为欠缺。要么唯学是管,成天规范子女读书、写字、做作业;要么撒手不管,任随子女干什么,也不去引导,当然也无能力去引导和指导。这一事实需要教师承担起指导义务。学校里出现越来越多的“小胖墩儿”、“小眼镜儿”,当高血压、高血脂的发病率在未成年人中不断上升的时候,更多的原因应该在学生的卫生习惯中去找。此外学生手、脸、衣服没有保持清洁等问题时有发生。而学生并不会自觉去纠正不好的卫生习惯来改善这些不好的状况,受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和学生较看重成绩,没有把学生的卫生习惯培养放在首要位置,这是事实。这一事实急需改变,因为学生需要良好的卫生习惯,需要健康。五、对培养农村小学生卫生习惯的对策

8、1家庭教育要从落实家庭教育常规入手,从家长自身做起。通过家长学校,创建学习型家庭,创造和谐的家庭教育氛围,让学生做到在校在家一个样,促进行为习惯的内化,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教育实效性。 2、注重环境渲染,教育学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环境对人有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为此学校努力追求育人环境的构筑。如:校训上墙,楼梯口设置文明警示语,楼道悬挂名人画像,展示学生作品,硬化美化绿化校园,促使学生优良行为品质的养成,通过耳濡目染,使养成教育的各项要求成为学生行为的准则,促进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形成。3、根据不同时期学生中的问题邀请专家给学生及家长做专题讲座。学校领导、老师和家长们充分认识到了家庭教育

9、对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重要性,进一步调动家长们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家庭教育,并切实参与其中,家庭教育工作顺利地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推荐精选。定期组织家长学校的学员开展心得交流活动,发动家长积极行动起来,研究孩子、了解孩子,定期做经验交流,对于家长中有特点、有实效的家教经验,及时在广大家长中进行宣传推广,让他们现身说法,使广大家长体会到教育好孩子并不难。4、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 校园文化是一种区域性的社会文化,是学校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学校的自然环境、文化环境、人际

10、关系环境等等都是校园文化的表现范畴。如校园的建筑设计、绿化、校规、作息时间、活动课程设置,学校环境布置、办公室布置、学生寝室的布置它是直接影响学生成长的极其重要的教育因素,具有导向、激励、传递文化信息、审美、娱乐及教育人等功能,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着重要的熏陶、感染作用。如何优化校园环境,增强育人功能:(1)、美化校园环境。学校环境优美整洁,师生的荣誉感就强,学校的凝聚力就大,这就是校园文化的魅力。为了创设这样一种的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 学校化大力气美化、绿化校园,努力把校园建设成为最美丽的地方,为学生创造一个清新怡人的自然环境,最大限度的发挥学校环境的育人作用。我校地处山区,虽然学校面

11、积不大,但踏进校门就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校训、小学生守则、小学日常行为规范、司令台学校的设施比较完备:实验室、音乐室、队室、广播室、图书室学校还尽可能地为学生开辟活动天地:操场上有四副篮球架,四周有爬杆、单杆、双杆等活动器材。老师们还精心布置校园,努力使校园的每个角落都会“说话”。如“校园是我家,环境靠大家”、“伸伸手,弯弯腰,果皮纸屑不见了”等固定性标语。(2)、 优化班级环境良好的班集体犹如一个大熔炉,能把生铁炼成钢。因此,我们十分重视每个教室的布置,有队角、好人好事栏、行为规范栏、图书栏等等。充分利用教室的四周,教育学生,随时随刻让学生注意自己的行为。(3)、美化学生寝室我校现有住校生

12、300人,分住在几个学生寝室里,由8位辅导老师负责学生的生活。为了感化学生,在学生的四周贴上文明标语,如:被辱整齐、讲文明、讲礼貌、团结同学、按时就寝这样有利于学生日常行为的培养。推荐精选5、运用多种手段,唤醒学生的养成意识。儿童的行为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情感性和不稳定性,他们的行为随兴趣而转移,还不懂得所有的行为应遵循一定的规范和要求,更不懂得形成良好的习惯对于自己意味着什么。这就需要老师对学生加以引导,唤起学生的习惯养成意识,使他们将自己的行为自觉地纳入到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等要求上来,逐渐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卫生习惯、劳动习惯、心理习惯等。(1)、说理教育。知、情、意、

13、行是道德教育界的四个重要层次,而“知”是最基本的。任何一种道德现象,只有当学生对它产生了正确的认识后,才有可能内化为情感和思想,外化为行为和习惯。因此,当对学生提出一种行为习惯的要求施教应采用直观、形象的方法向学生阐述,使他们有感性的认识。(2)、分层教育。行为规范教育要根据不同段儿童的年龄特征,有重点地分层次进行。如一、二年级学生可通过儿歌、讲故事等形式,了解小学生卫生行为。中年级通过编故事、行为规范知识竞赛、达标等形式强化一日常规卫生制度。高年级可以通过出黑板报、演讲会等巩固常规卫生制度。(3)、榜样教育。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是小学生模仿性能强,为学生树立榜样,是行为规范训练的有效形式

14、。根据这一特点,教师经常给学生讲名人名家的故事,什么“毛泽东尊敬老师”、“雷锋听电影” 树立学身边的典型,从身边的人学起,树立榜样的作用,在学生心中都留下了深刻和印象。教师本人的行为素养对学生行为养成也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最崇高的、最伟大的人。教师率先垂范,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同时从学生中树立榜样,在学生中评选出“卫生能人” 劳动之星”、“环保进步之星”等,可以多设几个名额,肯定每个学生的努力、或大或小的进步。日久天长,学生便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了优良的品德。在每个班级中,总有几个“差生”,他们的学习成绩不好。然而,这样的学生往往是更爱劳动,更会劳动。他们缺

15、乏的只是坚持做好一件事,并保持住。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则应多给予表扬和引导,在平时的教育中多一些耐心,先培养他们的信心,调动起积极推荐精选使每个学生既心动又有行动。(4)、情境教育为了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总结教育得失,教师十分重视信息反馈工作,创设各种情境,对学生进行测试、教育,帮助学生明辨是非。 小学生行为规范的目的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使学生的行为规范化,使每位学生明确,哪些事应该做,哪些事不应该做。实际上是给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定出方圆让学生养成规矩小学生性格波动大,可变性快,加上社会多方面的负面影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反复性非常大,无论我们主观怎样努力,客观差异和变化始终令人美中不足。

16、这段时间好,过段时间又反弹,通过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我们必须以人为本,润物细无声,注重学生不同年龄的心理和特征,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允许学生个别反弹的现象,对学生要倾注极大的耐心,对教育要倾注满腔的热情,言传声教,以德服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行为习惯的养成除了我们的学校这一阵地外,家庭,社会也是不容忽视的。比如某些孩子卫生习惯极差,自身不勤洗换,还乱扔果皮废纸等。我们通过打电话、家访等渠道,使家长明了自己子女在他人与集体中的行为表现;同时也通过家庭来了解学生在校外的一些卫生习惯;并让家长了解学校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要求,要求家长积极发挥家庭教育优势,主动配合学校加强对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