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高考命题趋势与对策110100010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7349883 上传时间:2022-12-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6年高考命题趋势与对策110100010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06年高考命题趋势与对策110100010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06年高考命题趋势与对策110100010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06年高考命题趋势与对策110100010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06年高考命题趋势与对策110100010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6年高考命题趋势与对策11010001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6年高考命题趋势与对策110100010(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6年高考命题趋势与对策(重要资料,请注意留存!)班级 姓名 座号一、 试题的主要特色1、题量题型结构稳定第一卷选择题共35题,政治科为12小题不变,第二卷大题题量仍为4大题19小题,政治科单科题试题为1大题(38题)4小题,综合题(39题)中政治科2小题,小题数量共6题不变;组合式题量略有增加,达到6小题(04年4题),占到1/2,而且都是两个选项的组合;主观题的题型延用 “总材料-具体材料-设问”型的结构,形式更复杂;选用了多年不见的图片式选择题、表格式材料题 。2、能力立意不变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试题以材料题为主 ,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 通过问题指向导向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

2、力: 要求解释材料和分析事物原因 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探讨事物的意义影响3、强调基础知识 选择题中的25、26、34、35题,直接考查消费品种类辨别、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资本主义国家的两种主要政体。 39题第(7)小题中还直接考查我国倡导的国际新秩序的内容。 直接考查书本知识的试题占到全卷的32% 4、关注社会历史人文现象 社会生活 石油价格、居民消费、互联网作用、农民问题文学艺术 比利时画家马格利特的作品、林则徐的诗句历史现象 “万隆会议”与周恩来提出的会议“同而存异” 5联系社会现实 体现当前重大的时政热点问题,两道主观性试题不回避像“三农”、“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这两个重大热点问题。(

3、选择题体现的热点不明显) 其他高考试卷考查了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问题、一些地区和行业经济过热与国家宏观调控、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非公经济发展、先进性教育、印度洋海啸与能源合作、民工荒、红色旅游、人民币升值、食品安全等。6体现学科和领域间渗透围绕石油问题,政治与地理渗透引入人文素材,政治与文学艺术渗透运用历史资料,政治与历史渗透7、试题难度有所提高 P值约为0.59,比2004年提高了9个百分点;第一卷下降16.28%;第二卷下降2.42% ;各题0分人数大幅增加,主观性试题各题平均0分率达3%,有的试题0分率达到4%以上。 近四年政治科试题得分情况表 政治学科各题平均成

4、绩表 二、 试题的主要不足1、能力要求有失偏颇 问题的指向过于单一 :几乎所有选择题都采用了“是”、“属于”、“因为”等指向 一二卷能力目标要求和难度落差过 :两卷得分率相差高达35% 2、试题远离学生生活 考核的问题和引用的素材远离学生真实生活实际和思想焦点,对学生没有真实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3、试题设计和答案组织中失误较多出现了不少超纲现象和拔高的要求 选择题的题干与题肢不匹配 主观性试题设问过于宽泛 试卷设计技术性问题不少高考试题质量有下降的趋势,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多 三、 考生的主要问题1基础知识薄弱,文化素养较低 基础知识题失分最多学生不会运用课本语言回答问题 逻辑混乱、条理不清、词不达

5、意、错字别字 原因:题做得多,书读得少;课内基础知识的掌握整固不足;语文教学削弱严重;学生心理素质不高。2辩证思维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缺乏 答题缺乏全面性,不会多个角度看问题 不能从题目提供的背景出发来组织答案 不懂得从正反两方面来认识评价事件 原因:教得多,学得少;日常教学不受重视;哲学教学不到位;忽视了思维方法和知识形成过程的训练。 3审题答题方法存在问题读题不够认真,信息获取能力不足 不善于运用题中已有的素材答题 弄不清答题的知识依据和设问指向 答题实行大包抄,大量罗列原理 原因:练得多,想得少;训练不得法;审题能力和答题方法比较薄弱 。四、 命题的发展趋势1、试卷结构稳定题型、题量、学科

6、赋分比例基本稳定难度不会有大的起伏2、强调课内知识直接考查课本知识还会出现知识运用立足主干知识的内在联系将会加强3、联系社会现实以构建和谐社会为主题关注重大方针政策(经济新政)关注长效隐性的热点问题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4、体现人文色彩重视人本思想的贯彻联系文学、艺术和历史现象注意学科间的综合加强评卷的灵活性5、反映创新要求注意新的考查形式可能出现关注高中课改的要求(生活化、实践性、探究性、个性化)试题质量不可能有根本性改变五、 教学复习的策略重视回归课本、加强知识教学(重视课内主干知识和整固) 研究高考试卷取材、设计方式(综合分析全国多套试题)把握国内与国际两大热点(经济、外交、隐性热点)重视方

7、法训练、提高综合素质 (思维方法和答题方法)选好复习用书、注意训练效率推荐三本高考复习重要用书:请尽量购买,可合买。2006年高考政治重热点分析10元高考直通车高考试题答题指引文综18元时事六期12元六、七、八、九、十、致谢在我的毕业论文完成之际,我向所有在本文撰写过程中给予我支持、帮助和鼓励的人们表示我深深的谢意。首先感谢我的导师文子娟老师。论文开题时文老师给了我宝贵的建议和指导。正是在文老师的帮助和引导下,我对第三方物流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论文的写作中文老师给我提出了许多的宝贵建议,使本文得以顺利完成。文老师勇于创新的治学态度、严谨的治学作风,使我受益匪浅。感谢闽江学院的老师们,在学习期间给予我的教育和培养,借此机会一并表示深深的感谢。另外,感谢给予我的帮助的同学、朋友,感谢我的父母,我人生的每一段历程都凝聚着他们的心血。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