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秋学期期末考试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7343183 上传时间:2022-08-10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29.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秋学期期末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0年秋学期期末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0年秋学期期末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秋学期期末考试(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个人资料整理仅限参考2010 年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政治试卷及阅卷情况分析金坛四中韩四芳一、试卷结构和特点试卷结构由单选题 25 道、简析题 3 道、探究题 1 道,共 3 大题 29 小题。整体试卷难度适中,无偏题怪题,基本能满足全市包括华中和金沙在内的四所高中所有学生检测要求。但探究题投资理财试题呈现太陈旧,缺乏探究成分,没能很好体现新课程理念。从阅卷情况分析来看,全市各个层次学校的成绩分布仍较为合理,比较准确地检测本学期的教学情况,能为下阶级的教学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建议。 Sg2FKoQ3Qk二、各题得分率123456789101112131415华中0.40.60.90.80.80.80.

2、80.7110.610.60.81一中0.80.50.90.80.80.30.80.8110.60.910.91四中0.80.70.90.90.40.40.80.8110.510.70.91金沙0.90.60.80.70.60.10.60.4110.710.90.51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华中0.90.80.90.60.70.70.30.40.70.90.540.380.40.53一中10.80.80.40.60.80.60.10.60.90.510.360.410.41四中0.70.70.70.70.20.60.40.40.70.90.40.380.680.

3、44金沙10.90.70.60.20.60.10.40.70.90.450.370.470.47三、错题情况分析一)单项选择题部分第 1 题错选 A 的比较多,对商品的基本属性理解不清。第2 题选 C 的比较多,对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区别理解不清。第6 题对等价交换的概念理解不清。第 19 题依法纳税是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的原因与税收的特征混淆。第 20 题属于积极财政政策的措施不理解。第 22 题结合漫画变位的打折很多同学没有结合漫画,随意乱选。第 23 题没有理解材料的意思,随意选择。 Sg2FKoQ3Qk二)简答题部分第 26 题主要是对蛋糕的认识不能完整把握“认识”的解答,学生不能从“是什

4、么”“为什么”“怎么样”这三个角度来回答“认识”分蛋糕。第27 题学生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不清楚,对财政的作用不理解,所以答题时无从下手,随意抄点材料就结束,没有书本知识和材料的相结合,所以失分很多。第28 题学生读题能力不强,不能紧扣题意回答,基础知识不牢,不能政治术语回答,知识运用能力不强,答题不规范。 Sg2FKoQ3Qk三)探究题部分第 29 题学生的读图能力不强,不能完整概括图意。对储蓄存款的分析不全面,不能运用政治术语来表达,很多学生只是通俗语言来概括储蓄的作用。对合理化的建议不符合题意。 Sg2FKoQ3Qk个人资料整理仅限参考四、教学建议一)引导学生对书本基础知识的把握在教学中,

5、要注意基本概念的讲解,讲授概念要让学生弄清它的内涵和外延,来龙去脉。要让学生掌握概念的术语表达形式。明确概念的基本含义。 eXd5Yn05Pe二)加强教学的直观性,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适当的引用生活事例,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经济现象,有利于培养学生把书本知识和材料的结合的能力。三)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一方面,要求学生对每课重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另一方面,培养学生规范答题能力的培养,进行适当的强化。四)加强习题课的教学。1训练要贯穿教学的全过程,通过训练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教师代表不了学生,学生的能力必须在他们亲身的体验和感悟的过程中才能得到发展。 eXd5Yn05Pe2训练要

6、扎实,例题、练习的设计应该具有基础性、针对性、典型性和层次性。例题和练习应具有基础性,要避免“繁、偏、怪”题目出现,否则不利于学生巩固基础知识。例题和练习应该具有针对性,一节课上下来,一个章节复习过后,重点在哪里我们的例题和练习就要针对到哪里,这样才能起到巩固知识点的目的,不要让一些无用的“繁、偏、怪”题目冲淡了教学的重点。例题和练习应该具有量力性,难度适中,太容易则不易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把握深度,太难则成为学生“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要把握一个“度”,让学生们“跳一跳,够得着”。例题和练习的数量也要适中,并不是做的越多效果越好。例题和练习应该典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起到用“一题”涉及“一类问题”的效果,不要就题论题。例题和练习的选择还有一个层次性问题,知识的掌握是循序渐进的,例题和练习也应该把握一个由易到难的逐步上升的台阶,要避免讲授完新知识后,立马把大量高三的复习题搬过来一阵狂轰滥炸,这样只会适得其反。 eXd5Yn05Pe3在讲解例题或练习时,教师要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和理解问题上,让学生们建立起明确、清晰的解题思路,形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eXd5Yn05Pe申明:所有资料为本人收集整理,仅限个人学习使用,勿做商业用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