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返青分蘖期的田间管理措施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7320677 上传时间:2022-09-04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8.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稻返青分蘖期的田间管理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水稻返青分蘖期的田间管理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水稻返青分蘖期的田间管理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稻返青分蘖期的田间管理措施(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水稻返青分蘖期的田间管理措施 水稻返青分蘖期是指栽秧至拔节孕穗之前的这段时期。这个时期是打算穗数,并为穗粒发育奠定基础的重要时期,田间管理的主要目标是促进水稻发根好,返青快,分蘖早,形成足够壮蘖、防止僵苗。 田间管理的主要措施是: 1、科学灌水 为满意水稻生理需水要求,要利用水来调整稻株的生长发育,达到高产的长势长相。返青分蘖期水浆管理应做到“寸水返青”、“薄水促蘖”、“够蘖晒田”。 (1)“寸水返青”。因秧苗移栽时根部损伤,吸水力弱,而叶面蒸腾并未削减,简单失去水分平衡。假如秧苗淹水过深,又简单引起缺氧死苗或延迟返青,所以田间保持1寸左右的水层,可营造一个

2、比较保温、保湿的温湿环境,缓和失水和供水的冲突,以促进新根发生,快速返青活棵。 (2)“薄水促蘖”。稻田在分蘖期宜浅水勤灌,保持薄层水。其作用,一是能够满意稻株叶面蒸腾的需要,使代谢作用正常进行,促进分蘖和叶片的生长;二是能够使稻株基部和土壤接受阳光照耀,提高土温柔水温,增加土壤含氧量和有效养分,有利于根的生长和分蘖的产生;三是有利于低位蘖芽萌发,降低分蘖节位,使叶鞘变短,分蘖能快速伸出,提早抽穗,提高成穗率。 (3)“够蘖晒田”。通过田间分蘖动态调查,当全田总茎蘖数达到穗数苗时,准时撤水晒田。晒田的主要作用,一是更新土壤环境,增加根系活力,加强微生物的活动;二是掌握无效分蘖,巩固有效分蘖,提

3、高分蘖成穗率;三是有利于壮杆,增加抗倒伏力;四是调整长相,改善体质,削减病虫害。 2、科学追施分蘖肥 水稻分蘖期是水稻一生中氮代谢最旺盛的时期,若肥力不足,稻株出叶慢,分蘖少,根系生长不良。所以要科学追施分蘖肥。追施分蘖肥要依据稻田土壤肥力状况,基肥(中层肥)施用量以及田间稻株的长势长相等等,进行综合分析、全面考虑,再打算施与不施,施什么肥,施多少肥。分蘖肥一般在栽后710天追施。如土壤肥力高,基肥(中层肥)施用量足的田块,可少施或者不施分蘖肥。反之要早施多施分蘖肥。分蘖肥用量一般为亩施57公斤尿素。到分蘖中后期,如发觉秧苗长势差,苗棵发黄,有脱肥现象,可少量施用调整肥或保蘖肥,一般亩施尿素3

4、5公斤。对冷浸坐秋、易发赤枯病的田块,除追施速效氮肥外,还应增施磷钾肥,同时要准时喷施0.2%硫酸锌溶液23次,710天一次,防止僵苗。总之,要通过科学追施分蘖肥,确保水稻栽后35天左右,最高茎蘖数达到预施指标的80%90%(3540万)。 3、中耕除草 水稻中耕除草,以前靠人工薅除,后来采纳化学除草,现在大理市为掌握农田面源污染,爱护洱海,提出“取消化学除草,提倡采纳人工薅除”。鉴于水稻大面积全面“取消化学除草”的条件尚未完全具备,建议水稻中耕除草,可选用平安、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型除草剂进行化学除草,一般在栽后1015天进行,可亩用60%丁草胺100150ml加10%农得时(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15g,毒土法施用,施后保水层35厘米一周,除草效果较好,不仅杀草广而且药效长。 4、准时防治病虫鼠害 水稻返青分蘖期主要病害有叶瘟、条纹叶枯病,虫害主要有粘虫、螟虫,鼠害主要是田鼠。要依据测报及田间调查状况准时进行防治。叶瘟可用硫磺唑进行防治,条纹叶枯病要结合统防稻飞虱,同时可用菌克毒克进行防治,粘虫可用功夫进行防治,螟虫可用杀虫双进行防治,鼠害可实行投放敌鼠纳盐“毒饵”进行防治。 第 1 页 共 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业工程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