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农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的全面分析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7319062 上传时间:2024-02-02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农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的全面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最新农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的全面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最新农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的全面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最新农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的全面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最新农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的全面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农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的全面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农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的全面分析(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农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的全面分析农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的全面分析 时间:2022-04-06 一、当前农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 当前农村结构调整的表层矛盾是农业生产与市场需求不适应的矛盾,其深层次的矛盾是组织化程度低的小规模生产与市场经济不适应的矛盾,主要表现在: 第一,由于多年受传统种植模式的影响,种植结构比较单一,特色产业难以形成,就算有点总量也较少,而且覆盖面窄,产业趋同。同时,农产品加工增值水平低,大局部农产品根本上是从农田到市场,缺乏深加工高附加值的产品。 第二、农民接受新鲜事物能力较差,加上小农经济意识的禁锢,对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总是抱观望的态度,怕担风险的心理

2、比较严重。而且,农业信息和市场体系及中介效劳组织在农村基层中不健全、不完善,这样造成农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较慢。 第三、长期以来,农业管理以粗放经营为主,农民缺乏品牌意识和市场占有意识,导致农产品质量低、效益差,品牌市场占有率低,开拓力度不够,优质品牌生产规模小,难以形成拳头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 上述问题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体制性障碍所造成的,有长期积累的问题在市场经济深化中逐步暴露的,也有在加快结构调整中新近出现的。为此,必须着眼于提高竞争能力和实际效益,依据实际,抓住优势,把战略性结构调整工作不断引向深入。 二、农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针对农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现状和面临的形势

3、,我认为,要实现农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性进展,必须进一步理顺思路,站在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明确方向和重点,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总体战。 第一,要把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 当前的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出现了一批具有市场、资源、技术、人力、资金等优势的产业工程,尽管着力开展建设了一段时间,总的看,其规模、效益仍然有限,还没有做强做大。关键是农民组织化和产业化经营上存在的差距。这些年来,虽然也有一些龙头企业连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经营典型,但多数产业工程企业与农民还没有真正建立起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利益共同体,企业收购的初级产品在产品和质量标准方面达不到要求,订单双方

4、均出现违约现象。加上种养业的标准化和标准化未得到全面普及,农民不知道怎么种才能符合标准,给市场监控和消费者带来了麻烦,甚至危及农产品的出口贸易,此外,还有缺少营销队伍的制约。 因此,农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是要做好农民组织化和农业产业经营工作:1、重点培育优势产业的龙头企业,在畜牧、水产、蔬菜、花卉、水果、粮食等主要优势领域,开展一批在全省或全国乃至国际上有竞争力的大型农副产业加工企业,在企业的带动下形成几十个产业化经营工程。2、改变以技术交流与合作为主要功能的农民研究会、农民技术协会等中介组织的作法,引导龙头企业与协会或研究会建立经济技术合作组织,也可以聘请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为技术依托单位

5、,使每一个优势产业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化经营。3、全面启动主要农产品生产标准和产品质量标准的制定工作,使农产品生产尽早实现标准化和标准化,减少贸易争端和维护消费者权益。4、转变政府职能,把政府的工作重点由劝说农民种什么养什么,转移到组织市场营销和农副产品贮藏加工转化增值上来。 第二,政府要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行宏观指导 实践说明,如果政府能根据市场供求变化,运用价格、财税、信贷等经济杠杆,通过调整产业政策和发布信息等手段,适时进行宏观调控,引导农民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促进总量平衡,就能防止农产品出现过剩和减轻农民的市场风险。 政府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宏观调控,一是要全方位多层次的调整农村产

6、业结构, 不能一提调整就是改变粮经比例。从长远来看,要想实现农业现代化,就必须解决钱从哪里来和人往哪里去两大问题。解决这两大问题首先要开展二、三产业,尤其是以农副产品加工和市场营销为主体的二、三产业。二、三产业的开展可以带动产业的开展,也可以为农业现代化建设积累资金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实际上世界许多兴旺国家实现农业现代化,就是这样走过来的。参加WT0以后,农村的优势农业产业是种植业,要把种植业这个能带来高效益的产业作为重点,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不单只解决粮经比例问题,而要向二元结构向三元结构调整。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本身也有一个结构调整的问题,高产优质高效仍然是调整的重点。对区域优势产业

7、工程,各级政府应下大气力在投资、产业政策、信息等方面给予支持。三是要坚持可持续开展战略。坚持可持续开展之路,是解决生态危机、资源危机和人类生存危机的根本出路。农业可持续开展战略,首先强调的是开展,确保食物平安和人民健康;可持续开展是开展和可持续性的统一,二者相辅相成。放弃开展,那么无持续可言,只顾开展而不考虑可持续性,长远开展将丧失根基。第一要提倡集约农作,将土地利用率放在首位,高产集约多维平面、空间、时间利用每一块土地;第二要强调高效增收,实行劳力、技术、资金密集的开展战略;第三要强调持久开展,保护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改善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经济的规模必须保持在自然资源承载力

8、范围之内,只能取走自然界的“利息,而不能消耗“资本。四是加大对农产品生产的监管力度,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在结构调整中,各地都把优质农产品生产特别是绿色食品生产放在了重要位置,但目前的农产品质量与国家规定的理化及卫生标准尚有相当大的差距,名不符实,出口产品受到了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限制。究其原因还是农药、化肥、添加剂等违规使用的环境污染造成的。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就是加大政府的监管力度。农产品生产的监管不能只对产品监测,而是要从源头抓起,执法部门应该对生产、销售、使用违禁的农药、化肥、添加剂等违规现象加大执法力度,从严查处,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对于已经污染的土壤、灌溉水应禁止生产食用农产品,应

9、改为林木花卉等非食用产品的生产;对造成污染的企业应按有关法规进行处理;农业污染的治理应纳入到各级政府环境整治的方案中,确保食物平安和人民健康。 第三,依靠科技进步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结构调整的关键在于,要适应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农产品生产必须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及时地将农业结构调整提升到优化农产品品质,提高农产品档次的高层次上来。结构的优化表达在品种上,品种的市场优势表达在科技含量上。因此,调整结构要坚持科技先行,通过品种改良和新品种开发,农业先进实用技术推广普及和高新技术应用,加速农产品品种的更新换代,提高农业技术装备水平,推进农业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在调整优化结构工作中

10、,一是要提高农业科技原始创新能力,加大根底、应用根底和高新技术研究,为现代农业的开展提供技术贮备。二是加强软科学研究,提高政府宏观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水平。三是加强农科教三结合,充分发挥科技人员在结构调整中的作用,通过农业综合开发、科技共建等活动,把先进的组装配套技术送到农民手中。四是加强交流与使用,利用参加WTO的机遇,大量引进优良种苗、种畜等种质资源,引进先进的农副产品加工设备,引进先进的农业机械和农药肥料等生产资料,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超常规开展。 第四,开展非农产业和鼓励农民进城 实现农民收入的增长,是农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根本目的,而我国人多地少直接影响农业劳动力的效率,从而影响农民收

11、入的增长。目前我国70的农民养活30的城市人口,而美国是2的农民养活98的人口。从农业劳动力的就业比例来看,我国不仅远远高于兴旺国家,就是与其他人均收入水平相近的国家相比,其就业比例也明显偏高。韩国在其工业化进程中,用40年的时间把城市人口从5提高到80,而我国同期只从5上升到30。近8亿人口集聚在有限的耕地上,在土里刨食,其结果只能是维持根本生存再也谈不上其他方面的开展。因此,要解决农村由于人口过密而带来的根本生态危机,要使农民的生活水平尽快提高,要使农村经济更快开展,根本的出路在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重新就业,特别是在粮食、棉花等大宗农产品供大于求的状况下,大量的农民更要及早努力寻找和创造新的

12、就业时机。搞好劳动力就业结构的调整,根本对策就是增加非农产业的就业时机,减少农业劳动力从业人数,这样既可开辟新的创收领域,又为留下来的农民扩大经营规模、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创造条件,从根本上实现农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过去曾经提出农业劳动力的再就业是“离土不离乡,但在农村经济不兴旺、人多地少的情况下,农民要想真正过上好日子,必须“离土也离乡。大量事实已经证明,同一个乡镇,同一个村,出外打工的农民比留在家乡地里刨食的农民要先富起来,贫困山区中先盖起好房子的人家往往是有人在外打工的。几年前,四川省仅民工寄回家的钱就达200亿。但是也要考虑到,由于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普遍较低,大量涌入城市就业并不现实,因此,

13、作为农民个人来说,必须从实际出发,一方面在国家大力开展小城镇加速国家城市化水平的过程中抓住机遇争取再就业;另一方面要适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开展非农产业,尤其是开展农产品的精加工、深加工企业,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从而实现增收的目的。 目前我市农业综合开发中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特点及面临的问题和对策2022-10-21 08:00 阅读:次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开展,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主要目标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已逐步成为我市农村经济工作中的主旋律。但由于各镇乡及一些相关涉农部门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认识和理解上的偏差,有的没有运用市场经济规律进行调整,产生了新的“增产不

14、增收,极大地影响了农民的积极性和经济效益。现结合我市实际,在分析我市农业开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特点的根底上,针对当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一些存在问题提出粗浅的对策和建议。一、我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特点目前我市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和九十年代初期的几次调整相比,有着很大的不同:一是农产品供需形势不同,大局部农产品供大于求,农民从传统的粮棉种植转为向果蔬、药材以及特种水产养殖多层面多行业开展,如大兴的“三水一高优质梨园、和合,民主的大棚蔬菜、吕四、海复的食用仙人掌、芦荟种植以及东海镇高涂围堰河蟹育苗、沙蚕养殖特种水产养殖等。二是城乡居民对农产品的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对过去只解决温

15、饱到现在人们对农产品消费提出了优质化和多样化的要求,呼唤绿色无公害食品。如启隆乡的兴隆沙在全市率先建立了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其生产的乌皮青仁豆、啤酒大麦被国家正式颁发证书批准为绿色食品,产品远销港、台、韩、日以及东南亚各地。三是调整的主体不同。过去调整的主体主要是政府,采取层层下达指标和运用行政干预的手段进行,而现在结构调整的主体是农民,农民根据市场需要有选择开展种养工程,政府只起导向、效劳、帮扶的作用。四是调整的内容不同。过去更多的通过面积增减和规定粮经比例,局限在种植业内部进行平面调整,而现在依靠科技进步,优化农产品品种和品种结构,开展多种经营,向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进军,立足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长远开展,因此,这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一次领域更广、层次更深、内涵更为丰富的全方位战略性调整。二、目前我市农业结构调整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目前,我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已进入了新的开展阶段,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但仍面临一些不可无视的问题:一对结构调整的长期性、艰苦性和复杂性认识缺乏主要表现在:一是局部镇乡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急于求成,不同程度地存在浮夸和急躁情绪,口号、方案多,工作落实少。二是缺乏长远规划,出现一年一个品种的“刮风现象和一任领导一套思路的混乱局面,难以形成和把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长远目标和重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