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企业成长,见证公司发展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7302677 上传时间:2022-12-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伴随企业成长,见证公司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伴随企业成长,见证公司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伴随企业成长,见证公司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伴随企业成长,见证公司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伴随企业成长,见证公司发展(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伴随企业成长,见证公司发展文 /*荏苒三十年,弹指一挥间。 1984 年,我 21 岁,在乘坐了近一天的火车后, 来到了生活工作新的驿站,那就是当时国家重点工程之一的“南京扬子乙烯”工 地”,工程所在地在南京市大厂区长芦镇。初到大厂时,总体感觉到这里的街道比起“ 103”的街道来说窄了不少,也 没什么象样地房屋建筑, 而街道上的行人却明显要多许多, 显得热闹非凡。 我想, 这种热闹情景大概来源于正在大力新建的“扬子乙烯工程”吧,据说建成后该公 司厂区地面面积将达 4、5 平方公里呢。勿庸质疑,我从洛阳的“ 103”来到南京 大厂的目的也正是为了建设“扬子乙烯工程” ,将成为这支建设大军中的一员

2、。 来到大厂后没几天,就在扬子乙烯工程最先开工的江边水源地工程一一取水泵站 及沉井等群体工程的工地上简单地建起了几间红砖墙, 石棉瓦盖起的房子。 进场 后,在几串鞭炮的爆竹声中,挂起了工程项目部的标牌,算是“中建 * 局* 公司 南京工程指挥部”成立了;我作为公司一名商务工作者也开始了“扬子乙烯”工 程的建设工作。水源地工程是我们指挥部在“扬子乙烯”承建的第一个工程,那时,还没有 工程分包的这种说法,更没有“农民工”这种叫法,整个工程都是具有公司编制 的第 7 施工队和第 8 施工队自有员工进行施工。当时,施工环境 真可谓是荒无 人烟,工人上下班需经过通江河,要借助小木船来回的摆渡才能进出工地

3、, 进入施工现场引入眼脸的是印有中建 * 局* 公司承建的彩旗在风中飞舞, 展示着他们耀眼的风姿。由于 工程机械设备很少,工地上到处都是人们辛勤劳 作着的身影,挖土的、挑土的、抬运钢筋的、 帮扎钢筋的、制作安装模版的、 浇筑混凝土的等 , ,人人干的都是热火朝天。为了确保工期节点,工人 们不分白天黑夜加班加点干,施工队与施工队之间展开了劳动竞赛,党员 与团员展开了劳动竞赛,团员与青工展开了劳动竞赛。在工地上到处可以 看到党员突击队,团员突击队和青工突击队的旗子在风雨中高高飘扬。南 京是出了名的火炉城市,每年的 7-8 月份天气,骄阳似火,不要说干活, 就是坐在哪里都是汗流浃背,但是人们心中永远

4、牢记的信念是“大战通江 河”确保水源地工程准点按时交接。面对困难人们没有褪去,有的工人衣 服湿透了,有的工人中暑了送到医务室,吃点药休息一会又来了。扬子水源地工程首战告捷, 得到了地方政府和扬子公司高度评价, 赞扬中建 二局二公司是一支“善打硬仗、敢于攻坚”的铁军队伍,在扬子公司的积极协调 下,我公司在扬子公司 1#设备库区旁、长滨河畔,建起了大约 10000 平方米临 时性简易生活办公基地,简易房都是空斗墙结构,上面铺芦席和小青瓦,有夏天 热、冬天冷的感觉 , 。自从公司优质高速的完成了“扬子乙烯”最先开工的水 源地工程后,接踵而来的承接了扬子乙烯净水厂、液化石油罐区、PTA 装置区、污水处

5、理厂、检修公司等工程项目, 一个项目里又包含了许许多多个单位工程 (那 时我们叫工号)。由于扬子乙烯工程规模较大, 工程项目相距公司临时基地较远, 受交通运输工具限制, 工人上下班都是乘坐单位的平板运输卡车出行的, 并在运 输卡车支起了一层雨布,目的是为遮风挡雨。在此期间,我先后编制了扬子乙烯水源地、净水厂、液化石油罐区、 PTA 装 置区、污水处理厂、 检修公司等工程项目的预、 结算书。在那时,还没有计算机, 更没有造价软件等物件,编制工程预、结算书,全部都需要手工来完成。对新开工程,首先要编制施工图预算、施工预算、劳动定额预算,而且在施 工期间还要进行“三算对比”分析,检验施工图预算是否有

6、超工程概算现象、施 工预算是否有超施工图预算现象, 如果有还需要逐项分析超概算原因, 以便和业 主协调设计院调整设计概算费用, 争取合理的结算增加费用; 进入工程尾声阶段, 需要编制施工图结算。所以,一个工程下来仅专用工程计算稿纸都需要好几本、 多的要写上十多本, 而且,商务人员编制的所有预算资料都需要手工复写完成后, 发至各单位落实执行。所以,那时候从事商务工作负荷还是蛮大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公司在一天天地发展壮大起来了。如今,我 们早已搬离先前那“简易地办公基地” ,在南京市区高档的写字楼里冬有暖气、 夏有空调的环境下办公, 再也不需要象以前那样天天趴在桌子上, 在一层薄薄的 油纸(那时一种预算专用纸)下面垫上复写纸来编制预、结算书了,公司都配备 了现代化的计算机, 有的还是笔计本电脑, 装上相关造价软件和工程量计算软件, 只需敲敲键盘,点点鼠标,经过打印,一本本外观精美,计算慎密的预、结算书 就新鲜出炉了。在今天,我们迎来了公司 60 周年华诞,长期以来在公司及分公司正确领导 下,谋求市场发展格局,本着“对接大业主、跟踪大项目”的战略思想,已经走 过非同寻常的道路, 企业发展蒸蒸日上, 市场规模屡创新高, 企业盈利高速增长, 铸就了企业现在的辉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