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之间沟通的方式的总结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7302339 上传时间:2022-12-2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2.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亲子之间沟通的方式的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亲子之间沟通的方式的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亲子之间沟通的方式的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子之间沟通的方式的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亲子之间沟通的方式的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亲子之间沟通的方式的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亲子之间沟通的方式的总结(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亲子情绪管理与沟通方式】亲子之间沟通的方式的总结【-管理工作总结】父母与孩子间的亲子关系是否良好,亲子沟通技巧发挥了关键 作用。良好的亲子沟通能让家庭气氛更和谐,教养子女也变得更轻松。 为大家精心准备了亲子沟通的指南攻略,欢迎大家前来阅读。1. 听听孩子心很多家长每天披星戴月为生活而忙碌,很少有时间可以抽空与 子女谈心,使孩子的忧愁和快乐都只能埋在自己心底。与孩子的谈心 和沟通其实重质不重量,不在乎时间长短,最重要是通过亲子之间的 沟通和接触,让孩子感受到父母那份贴心的关怀,与父母分享心底的 苦与乐,从而学习表达自己的感受,促进亲子间的互信。2. 让孩子当家作主要让孩子在家庭中,体验到民主的

2、家庭气氛。家长应该尝试用 开明的态度去倾听孩子 _,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家庭会议。有时,孩 子 _并不一定可行,但通过参与和实践的过程,有助孩子加强解决 问题的能力,并可以从错误中学习,最终明白成功是通过不断的尝试 和思考才达到的。让孩子当家作主,也还可以提升他们的自我认同感。3. 家长要表里如一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的一言一行对他们的影响十分深远, 父母的言行都可能成为孩子会通过模仿和学习的榜样,孩子会不加辨 别地将父母的言行或生活习惯照单全收。家庭是社会的缩影,孩子长 大后,那些不良习惯可能阻碍他们的人际发展。做家长的,在孩子面 前不但要慎言,而且还要注意言行一致的重要性,否则会使得孩子无

3、所适从,还可能埋下破坏亲子关系的导火索。4. 物质不及口头赞赏现代社会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但物质的奖励有时还不如一记微 微的点头或口头称赞的效果来的好,口头的奖励或者肢体的肯定动作 会使孩子有一种备受认同的感受。要帮助孩子成长,发掘他们的优点, 对孩子进行适当的赞赏是很有效的,但千万不可倚重于物质奖励。1、谈话的时机:要适时、及时,抓住“火候”谈话的时机选择非常重要,选择得及时、适时,就为谈话创造 了一个良好的“契机”。谈话的时机绝不是可早可晚,俗话说机不可 失,失不再来。那么 _称上及时、适时呢?一般说来,家长在观察到 孩子在学习、品德、工作乃至生活等方面出现波动、反常等现象,预 感到问题要出

4、现时,为了防患于未然,就要抓住苗头及时主动找他们 了解情况,查明原因,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对于那些既成事 实、始料不及以及偶发事件的产生,家长则应在问题出现后,马上找 孩子谈话,尽量减少不良影响。当然谈话不是仅针对问题,对孩子的 成绩、优点、进步等,也应及时找孩子谈话予以肯定、表扬,以便巩 固、强化。此外,家长还应特别重视孩子主动找上门的谈话,应热情 接待,耐心倾听,合理解决,决不应拒之门外,推脱了事,还应对孩 子的主动沟通表示肯定,以便调动孩子反映问题、主动解决问题的积 极性。2、谈话的主题:要适当、明确,选好“突破口”谈话的主题是谈话的灵魂。主题即是解决的问题。主题明确能 够使孩子知

5、道为什么要谈话,谈话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做到心中有 数。主题要大小适宜,主题太大难于把握,也不易于解决;主题太小, 往往使孩子觉得小题大做,难以给予足够重视。为此,就要求家长在 谈话前做好充分准备,选好“切入点”,精心设计,不打无准备之仗; 在谈话过程中,要点明主题,围绕主题,根据谈话中心的具体进展情 况,合理引导。在谈话后,要及时了解反馈信息,以便进一步调整工 作方向。3、谈话的内容:要适度、连贯,恰到好处所谓谈话内容的适度, 是指在选准谈话主题的基础上,谈话的内容要集中,切忌杂乱。同时, 还要注意谈话内容的连贯,做到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循 循善诱。有的家长在谈话中,内容安排过多,

6、寄希望于一次谈话中尽 量多解决问题。结果往往相反,原因是孩子难于接受,难于消化,欲 速则不达。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帮助孩子明确主题的基础上,引出谈 话的内容,调动孩子参与谈话的主动性、积极性,争取孩子主动配合。 同时观察孩子对谈话内容及深度的反应,以便及时调整。4、谈话的语言:要准确、生动,易于接受在与孩子谈话中,语 言的运用也非常关键,同样的谈话主题,同样的谈话内容,不同的语 言运用,就会产生不同甚至相反的效果。因此,这就要求家长一定要 注意谈话的语言,力求准确、形象、生动,使孩子易于接受,乐于接 受,实现谈话语言的科学化、艺术化。我们在实践中深深体会到,如 果家长在谈话中,能够准确地表达内容

7、,同时力求生动、形象,孩子 易于理解、领会,特别是若多用激励的语言给予表扬、赞许,即使是 批评也讲得委婉得当,而不是生硬的说教、粗鲁的训斥,这样孩子易 于接受,同时也乐于接受;反之,孩子不但不易于接受,还会产生对 立情绪,甚至产生争吵,使谈话不欢而散。5、谈话的气氛:要自然、和谐,富有亲切感受谈话的气氛不等同于谈话的环境,谈话的环境是有形的客观存 在,如客厅、房间、公园等,而谈话的气氛则是看不见、摸不着,人 们却能感知到一种心理氛围,它比谈话环境更重要。因此创造良好和 谐的谈话氛围,由此使孩子产生自然、亲切的感觉,对取得谈话的积 极效果尤为重要。那么如何营造这样一种气氛呢?首先要求家长具备 良

8、好的心理素质,包括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对孩子信任、尊重,允 许孩子犯错误,并给孩子改正错误的机会;对于孩子的误解,甚至非 难,能正确对待,不急不躁,有良好的修养和品格。这一切都应体现 一个“诚”字:诚实、诚心、诚恳。家长有了这种诚实、诚心、诚恳 的态度,孩子也一定会受到感动,可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 样他会毫无保留地向你敞开心扉,使谈话成为共同教育、相互激励、 共创最佳教育效果的有效途径。1. 关心的眼神在和孩子说话时,父母一定要用关心的眼神注视着孩子,随时 注意孩子的表情、行为,以适时给予辅导与协助,这也能让孩子有更 多被重视的感觉。2. 多使用短句和孩子说话时,如果要充分吸引孩子的注

9、意力,就一定要让孩 子能听明白。因此,使用的句子最好短一些,并且要重复自己所说的 话,直到孩子了解为止。3. 语调有变化在不影响别人的情况下,说话的语调可以高一些,或者有一些高低起伏、抑扬顿挫的变化,这样更能吸引孩子来注意倾听。4. 内容要具体说话的内容要具体,而且是说现在的事,否则孩子提不起足够的兴趣来交流。5. 语气要温柔不要老是用责备的语气,多使用温柔、建议的语气,例如“不 然,你说说看” “妈妈很想听听你的想法”,这样一来沟通的气 氛才会好,孩子也更愿意说出自己的心事。6. 要面带微笑当孩子愿意说出自己的心事时,请您面带微笑注意倾听,这样 孩子才觉得父母对自己很关心、很重视。千万不要边做其他事边听孩 子说话,那样孩子今后可能就不愿意和父母进行交流了。7. 能发现优点父母应该主动发现孩子的优点,及时给予鼓励。要知道,奖励 往往比惩罚更有效,而且亲子关系也不至于太紧张。8. 会换位思考要将心比心,父母应该多站在孩子的立场去考虑事情,这有助 于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让彼此之间更贴近。本文: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