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一师一优课必修三同步练习:1.1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6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7301887 上传时间:2023-08-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地理一师一优课必修三同步练习:1.1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6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版地理一师一优课必修三同步练习:1.1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6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教版地理一师一优课必修三同步练习:1.1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6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教版地理一师一优课必修三同步练习:1.1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6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地理一师一优课必修三同步练习:1.1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6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地理一师一优课必修三同步练习:1.1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6 Word版含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精品地理学习资料 2019.4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习题单选题下图是“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完成1-2题。1.充分利用图示区域内自然资源的优势,应重点发展的产业是()制茶石油化学棉纺织稀土冶炼A.B.C.D.2.图示区域在进一步开发利用中应()在沿海各地围海造田增加水稻种植面积注重中低产田的改造保护和恢复沿海湿地A. B.C.D.读下图,完成3-5题。3.该区根据自然条件可重点发展的经济作物是()A.天然橡胶B.棉花C.茶叶D.甜菜4.与东北平原相比,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A.土壤肥沃B.地形平坦C.水源充足D.热量丰富5该地区因地制宜最适合发展的农业生产是()A.根据自

2、然条件发展灌溉农业B.合理利用水资源积极发展基塘农业C.根据地形条件发展立体农业D.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重点发展热带经济作物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据此完成6-7题。6.有关这条分界线南北两侧的区域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秦岭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B.秦岭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C.秦岭淮河以北的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D.秦岭淮河以南的植被主要是热带季雨林7.造成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地形差异B.海陆位置不同C.纬度位置不同D.山地阻挡作用图12,13分别为松嫩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图,读图回答8-10题。图12松嫩平原图13长江

3、中下游地区8.下列正确说明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地理位置差异的是()A.松嫩平原位于东北地区的中部地区B.松嫩平原位于大兴安岭的东南部C.长江三角洲位于长江流域D.长江三角洲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南部9.关于松嫩平原和长江三角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二者都是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B.长江三角洲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配合条件好C.松嫩平原是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温度高且多雨,但是由于纬度位置高,所以热量条件不如长江三角洲D.松嫩平原的温暖季节长,所以造成农作物的生长期长10.以下错误表达松嫩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条件比较的是()A.松嫩平原黑土土壤肥沃,而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水稻土,不如

4、黑土生产力高B.松嫩平原人少地多,农业生产规模大,粮食的商品率高C.长江中下游平原在良好的水热条件基础上,发展水田耕作,一年两熟或三熟,生产规模大,粮食商品率高于松嫩平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河湖面广,水产业比松嫩平原发达读“华南某地形图”,回答11-13题。11.图中四条坡谷线中,坡度最大的是()A.B.C.D.12.若甲坡植被受到破坏成为荒坡,则对其合理的开发整治措施是()A.放牧山羊,发展牧业B.修筑梯田,种植水稻C.种植喜阴的经济林木D.营造马尾松林13.实际调查发现,甲坡植物生长好于乙坡,其原因为甲坡的()A.气温较高,且日变化大B.蒸发较少,且土壤水分条件好C.降水较多,水源充足D.土

5、层深厚,土壤肥沃读我国两个三角洲略图,回答14-15题。14.从自然条件上看,两三角洲的差异是()A.甲比乙土壤肥沃B.甲矿产比乙丰富C.甲海洋比乙广阔D.甲比乙的热量条件差15.利用各自优越的地理位置,都发展了()A.钢铁和造船B.甘蔗种植业C.淡水养殖业D.造纸和化工答案:1.C2.B解析:(1)图示区域为华北平原地区,其中的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可发展棉纺织工业;图示地区有我国著名的胜利油田、中原油田,沿海地区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和海盐资源,可发展石油化学工业。(2)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广布,需要进行改造,提高土地生产力。3.C4.D5.C解析:(1)从图中经纬度可判断本

6、区位于长江以南的低山丘陵地区,土壤呈酸性,再加上湿润的气候较适合茶树的生长。(2)东北平原土壤肥沃,降水较丰富,但纬度较高,热量条件差。6.B7.C解析:(1)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季风区与华北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和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的分界线,也是我国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等值线和1月份0等温线大致经过的地方。该线以北的年降水量小于800毫米,属于半湿润、半干旱的暖温带和中温带地区,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既有冬小麦,也有春小麦,东北地区的典型植被以针阔混交林以及草甸草原为特色,华北为落叶阔叶林。该线以南的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属湿润的亚热带、热带地区,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

7、菜,华中地区的典型植被为常绿阔叶林,华南为热带季雨林。(2)造成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的不同,而导致气候出现差异。8.C9.D10.C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松嫩平原位于东北平原的中部,大兴安岭的东部,小兴安岭的东南部;从图中位置可以看出,长江三角洲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此题注意A选项中是东北地区而不是东北平原,这存在区域级别的不同。(2)此题主要通过对两地气候的分析,概括总结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分析气候特点注意要说出气温、降水以及气温和降水的月份搭配情况。形成原因从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方面分析。(3)地理环境不同,农业生产也存在很大差异

8、。我国东北的黑土是最肥沃的土壤类型,A说法是正确的;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产区,其粮食商品率占全国的之最;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鱼米之乡”。11.A12.D13.C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1)判断坡度大小的依据是单位距离间等高线的多少,从图中可以看出处等高线最密集,坡度最大。(2)甲坡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不宜开垦成梯田。由于地处华南,地带性土壤为红壤,适宜马尾松的生长。(3)甲坡位于阳坡、迎风坡,降水丰富,热量多,而乙坡正相反,甲坡植被好于乙坡的原因是降水较多,水源充足。14.D15.C解析:从图中可看出,甲为长江三角洲地区,乙为珠江三角洲地区;两地都临海洋,同为较为肥沃的水稻土,矿产资源贫乏;由于甲地纬度较高,因此热量条件比乙地差。两地利用水网密布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淡水养殖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