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名题分解 人才选拔主题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7301883 上传时间:2023-12-2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名题分解 人才选拔主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名题分解 人才选拔主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名题分解 人才选拔主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名题分解 人才选拔主题(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名题分解 人才选拔主题1(xx天津十二区县重点中学二模12)(22分)人才兴则国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在论述西周政治制度时说:“各种各样的官吏,大都是世袭的,世代享有特殊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 (汉武帝时,董仲舒建议)“臣愚以为使者诸侯,郡守,二千石各择其吏民之贤者,岁贡各二人。” 资治通鉴 材料二 “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人之所能不可兼备,弃其所短,取其所长。” “贞观二年,太宗曰:致安之本,惟在得人且何代无贤,但患遗而不知耳!” “以天下之广,岂可独断一人之虑?朕方选是下之才,为天下之务,委任责成,各尽其用,庶几于理也。” 唐

2、太宗 材料三 18世纪以前,欧美各国文职官员的选用,或实行个人赡徇制,或实行政党分肥制。这些文官任用方式不可避免地导致任用私人,带来结构性的贪污腐败,使各种无能之辈充斥于政府之中,在西方社会倡导“自由、平等、博爱”的启蒙时期,科举制体现出的“机会均等”原则曾使许多人大为惊叹,到19世纪四五十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已经完成,处于上升发展阶段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官员选用方面也日益要求向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摘自刘海峰科举制对西方考试制度影响新探 材料四 1905年全国工矿企业已达400家左右,铁路、轮船等新式交通事业也逐渐兴办,这些无疑需要大量科学技术人才来操作和管理。同时,新式学堂的急剧增加需

3、要众多的具有新知识的教师;清末新政中增设的许多政府机构如外交部、商部、学部等,也都需要懂得相关专业的干员。显然,科举制无法培养、选拔这类新式人才。 徐辉废除科举制与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 (1)依据材料一,指出西汉选拔人才的制度,它比西周选官制度有哪些进步?(6分) (2)材料二体现唐太宗哪些人才思想?概括其对唐朝的影响。(5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西方国家改革文官任用方式的原因。(6分) (4)根据材料四概括20世纪初中国人才类型的变化,指出这些变化对中国人才选拔机制有何影响?(5分)【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成熟;启蒙运动;第一次工业革命;清末新政;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4、人才选拔主题【解析】(1)第一小问制度,根据材料一董仲舒的建议可知此项制度为察举制;第二小问进步,根据材料一可知其进步作用即否定了世袭和注重贤能。 (2)第一小问思想,由材料二的三则材料分别得出其善用人才、发现人才和重用人才;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的人才思想为出现贞观之治的局面奠定了人才基础。 (3)由材料三的两个省略号将材料分为三层,分别阐述了进行变革的三个原因。 (4)第一小问变化,由材料中的连词“同时”将材料分为两个层次,在后一层中又由分号分为你两个层次,概括各层次的内容即得出变化;第二小问影响,由材料四最后一句话可以得出影响为废除科举制。【答案】(1)制度:察举(2分) 进步:否定世袭(特权),注重品德和才能(4分)。 (2)思想:重用人才;发现人才:善于用人(3分)。 影响:为贞观之治奠定人才基础(2分)。 (3)原因:传统方式的文官选用导致了政府的腐败和无能;科举制所体现的公平性适应了启蒙思想反对封建专制的要求;工业革命后西方国家文官任用方式上实现制度化和规范化的需要。(6分) (4)变化:科技人才、具有新知识的教师、新式行政人员(3分)。 影响:科举制被废除(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