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CT肝脏增强的优势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7299246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螺旋CT肝脏增强的优势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螺旋CT肝脏增强的优势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螺旋CT肝脏增强的优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螺旋CT肝脏增强的优势(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螺旋CT比常规CT拥有无法比拟的优点,如容积扫描和采样,小间隔图像重建,最为重要的是其快速扫描和成像能力,使之一次屏气即可完成全肝扫描,且可控制扫描期相。肝脏双重供血以及肝癌主要接受肝动脉供血的特点,螺旋CT动脉期小肝癌的检出率之高,使螺旋CT动脉期扫描的的意义更为显著。肝动脉期的持续时间(起始到结束)是比较短的仅2030秒。可见,可以严格控制肝动脉期扫描的决定因素是1秒的扫描速度,1秒的扫描速度来自大热容量球管的保证。大家是否遇到过这样的问题?你们螺旋CT能做肝脏动脉期增强吗?增强静脉注射对比剂行增强扫描的目的是为了增加肝肿瘤与肝实质之间组织密度差异,二者的CT值差异越大,肿瘤的显示就越清楚

2、。这就要求对比剂优势地进入肝实质或肝肿瘤区,而不是同等进入两者。那么什么是肝脏双期呢?一般来说,肝脏增强分四期,即动脉期,静脉期,平衡期,延迟期。一般临床扫描双期的是指动脉期和静脉期,根据病人的病变情况来制定扫描双期或三期或四期。原理这要从肝脏的血供特点讲起:入肝血管:有肝固有动脉和门静脉。肝固有动脉供血约占肝脏总供血量的25。门静脉占肝脏总供血量的75。出肝血管为肝静脉,出第二肝门,注入下腔静脉。造影剂经前臂静脉团注回心主动脉腹主动脉腹腔干肝固有动脉(肠系膜上动脉CAP肠系膜上静脉汇合脾静脉门静脉即经肠道或脾循环回流入门静脉至肝脏)肝窦肝静脉注入下腔静脉。肝固有动脉和门静脉肝窦肝静脉注入下腔

3、静脉。肝固有动脉,门静脉,肝实质浓度峰值时间为25495565秒,这就是几个概念动脉期,静脉期,平衡期的峰值时间。因小肝癌由肝动脉供血,动脉期小肝癌密度增高,肝实质密度未增高,从而捡出病灶。动态增强的肝动脉期扫描时间很短,仅2030秒,1秒机CT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扫描全肝。而在门静脉期时,富血管性肿瘤增强很快并达到与正常肝实质相似的强化程度,从而不能被很好地对比显示。肿瘤按血供特征,分富血管性肿瘤和少血管性肿瘤。富血管性肿瘤的全部功能性血流均来自肝动脉,在动脉期时它极大地强化。而正常肝实质血流量的75%80%来自门静脉,在动脉期时它较少增强. 所以肝动脉期是显示富血管性肿瘤的最佳时期.门静脉期

4、时含大量对比剂的门静脉血液到达肝脏,使肝实质显著性增强并达到峰值。此时因为少血管性肿瘤只接受少量的肝动脉血和门静脉血,在门静脉期时它们与周围明显强化的肝实质相比,呈低密度影而易于检出。所以门静脉期是显示少血管性肿瘤的最佳时期。应用:肝脏双期增强扫描有哪些作用呢?a提高肝脏肿瘤的检出率。b 肝脏双期增强扫描易于显示肝肿瘤的血供特征,从而更有效地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肝动态增强的肝动脉期扫描时间很短,仅2030秒,普通CT不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扫描全肝,大多数扫描层面往往落在门静脉期内。而肝动脉期是显示富血管性肿瘤的最佳时期.在门静脉期时,富血管性肿瘤增强很快并达到与正常肝实质相似的强化程度,从而不能

5、被很好地对比显示。螺旋CT拥有较大热容量球管并能进行快速容积式扫描,完全能在肝动脉期时扫描全肝和在门静脉期时重复全肝扫描。通过这样的双期扫描,可以最佳程度地显示肝脏富血管性肿瘤及其特征。在门静脉期时,富血管性肿瘤增强很快并达到与正常肝实质相似的强化程度,从而不能被很好地对比显示。正常人门静脉主干的峰值时间平均为49.5秒,肝实质的峰值时间平均为56.5秒。欲显示肝内门脉分支,正常人最佳扫描时间为40秒;欲同时显示肝内门静脉分支及肝静脉,则以50秒最好。肝脏是由门静脉和肝动脉双重供血的器官,其中门静脉供血占70%。肝脏恶性肿瘤,无论是原发性肝癌或继发性肝转移瘤,肿瘤组织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于肝动脉

6、,占90%以上,由于门静脉由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汇合而成,经肠系膜上动脉或脾动脉插管注射对比剂后,经肠道或脾循环回流入门静脉至肝脏,故以门静脉供血为主的正常肝组织被明显强化,极大提高了其CT密度值,而肝动脉供血为主的肿瘤组织的密度值没有改变或改变不大,因而两者的密度差异扩大,随之提高了CT检出病变的阳性率。小肝癌的血供特征除肝动脉供血外,还有门脉参与,但其优势供血仍是肝动脉。 从理论上讲,对多血管无坏死小肝癌, 肝动脉期应表现为均一高密度强化,与周围肝实质对比明显。 而在门脉期,正常肝组织强化增加,肿瘤强化减弱, 变为低密度,小肝癌则不易显示。因此, 动脉及门脉增强时相对小肝癌的诊断十分关键。

7、扫描方式、 造影剂用量及注射速率直接影响对动、门脉强化时相的捕获, 除此之外,不同年龄的循环速度差异以及伴随慢性肝病等均对其有一定影响。采用传统CT作双期动态进床扫描,双期注射,延迟28秒,扫描动脉期,100秒后扫描门脉期。但其用时较长,需1秒扫描,2秒间隔,约43秒才能完成全肝扫描。而最近的研究表明, 要在动脉强化期扫描全肝,用时在2025秒最佳。螺旋扫描以其速度快、覆盖面大为特点, 使全肝分别在动脉期及门脉期连续扫描。克服了以往动态CT扫描之不足, 双期对比能正确评价病变的血流变化及性质,我们采用100150 ml造影剂, 以3.03.5 ml/s单相注射,延迟25秒对动脉期扫描,病变在两期内的强化类型充分反映了小肝癌的血供特征,动脉期小肝癌大多表现为均一高密度,说明小肝癌主要由动脉供血的病理特征。而在门脉期的病变表现为低或等密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