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的文体常识及答题技巧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7296396 上传时间:2023-12-1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说明文的文体常识及答题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说明文的文体常识及答题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说明文的文体常识及答题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说明文的文体常识及答题技巧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说明文的文体常识及答题技巧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说明文的文体常识及答题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说明文的文体常识及答题技巧(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说明文的文体常识及答题技巧语文解题方法归类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二、表现手法(写作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 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 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 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 因、经过、结果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 外貌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 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2、)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 面(又叫间接)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 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 境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 喻论证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 论证)二十一、议论

3、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 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 定、讽刺、反语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 话题转换、插说。二十四、其他:(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 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 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 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 文、小说)(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4、+对象+特性。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3 ;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 思考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三)句子含义的解答: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 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 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 了。(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 么?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 了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 了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 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 的情况(表程度,表限

5、制, 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 ,与事实 不符。(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 为什么?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 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 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 环环相扣,不能互换。(六)段意的归纳1 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 什么人做什么事格式:(时间+地点)+人+事。2 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 特点是什么,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3 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 者的观点怎样,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 点说明文文体常识及答题技巧一、说明文

6、的定义: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或阐事理 为主要内容,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 能,或者解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等,向读 者传授相关知识的文章。说明文范围比较广泛,如广告、 说明书、提要、提示、规则、章程、解说词等均属说明I文。二、 说明文三特点:内容的科学性、说明的条理性语言的准确性。三、说明文的分类:、 按说明对象分为: 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事物说明文指在介绍某一事物的形体特 征,例如:核舟记、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 看云识天气等等。事理说明文:事理说明文指在解释事物的本身的道理 或内部的规律,如敬畏自然、大自然的语言。(2)按语言风格分(说

7、明语言的特色、说明语言的生动 程度等):平实说明文 动说明文(文艺性)平实说明文:平实说明文常常是直截了当地说明对象不描写,不夸张,没有弦外之音,像数学、物理、生物 等教科书。生动说明文:生动说明文又叫文艺性说明文(或科学 小品文、知识小品文)自然科学说明文(如大自然的(3)按说明特点分语言)桥)。社会科学说明文(如中国石拱四、说明文的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 逻辑顺序(1)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总到分, 外到内,前到后,左到右,整体到局部等)。eg:核舟 记就是按照船体一一船头一一船尾一一船背的空间顺 序来写的。(2)逻辑 顺序(先结果后原因,层层递进,现象到 本质,因到果,果到因,主

8、到次,浅入深,个别到一般 等,常用表因果、表事理顺序的词,如“因为、所以”“首 先、其次”)。不管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 草、树木、器物等,还是抽象的事理,如思想、观点、 概念、原理、技术等,都适用于以逻辑顺序来说明凡是阐述事物、事理间的各种因果关系或其他逻辑关系,按 逻辑顺序写作最为适宜。(3)时间顺序(说明事物发展、演变,如介绍工作 程序的文章等)凡是事物的发展变化都离不开时间,如 说明生产技术、产品制作、工作方法、历史发展、文字 演变、人物成长、动植物生长等等,都应以时间为序。五、说明文的中心句:*说明文的中心句有全文的中心句和自然段的中心句之 分。中心句的位置往往在全文或整个自

9、然段的开头或结 尾。概括文段的中心句对策:(1)思考该段说明的内容,不 仅要注意主要的,还要注意次要的。(2)紧扣表秩序的词语,如:1“首先”“其次”“还有”等词语,参照上下段落的中 心句的句式进行概括。六:说明文的方法及作用: .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XX特点。例如: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 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XX特点。例如:按屏的建造材料极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因而在艺术上有雅俗之别,同时也显露了使用人不同的经济与文

10、化水平。 .卫数且: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XX特点。 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例如: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 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 .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XX特点(地位、影响等) 。例如: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打比方:(在记叙文中叫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XX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例如:.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 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女口:石拱桥就是用石头做拱圈的一种桥梁。 .列图表:使读者一目

11、了然,非常直观形象地说明 的事物的XX特点。 .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 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例如:.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注意: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下定义要求完整,而作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 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可以颠倒。 .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 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例如:这些石刻石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

12、状,惟妙惟肖。 .引资料(引用):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 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 诗文、谚语、俗话。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 说明对象的作用。 例如:.记得童年与家人在庭院纳凉,母亲总要背诵唐人“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诗句,其情境真够令人销魂的了。七、说明文的常考重点题型:类型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对策:答: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 的特征/事理。、类型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对策:(1)不可以。(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与不符合实际。 类型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对策:

13、(1)表态(删还是不删)。(2)定性。口:“比较” “几乎”“相当”等 词表程度修辞;“大约” “可能”“左 右”等表估 计,“多” “有余”等表数量。(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 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4)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 性、周密性、科学性。记叙文常考题型及答题技巧。作用题都从结构和内容上考虑词语:u赏析加点词 分析:口答题时一定要在文段句词的前后答案或找解答的依据。(1)词本义(2)文中义(3)句义(把词语文中的意思表述出来)(4)表达好处。模式:是、意思,在此处说明了,表现了 的感情。(2)确定词语指代的内容:分析:一般出现在上文,找出后代入原文,看是

14、否通顺合 理.二、文章概括:(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分析: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2) 一句话概括故事情节: 模式:写了 XX人的XX事说明道理文章内容的概括方法:模式:“本文通过某人做某事反映了什么意义 (人物性格、 、作者感情、人生哲理)。”、主旨句的作用:结构上贯穿全文,内容上点明中心。1、赏析句子题 亠、 分析:(1)修辞或者特殊句式(2)具体分析修辞或者特殊句式(3) 写出的内容(注意作用词)(4) 这样写的好处(有明显的感情也要点出来) 知识点:修辞方法及表达作用 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表达了情感。 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特点,使之 人性化,达到形 象

15、生动的特点 排比:表现了 强了感情 反复,设问: 伏。反问:模式:表达了情感,抒发了,增强了语势,加夸张:突出了(强调了)(的情感),给人留 下深刻印象。自问自答,引起读者思考 ,使文章有起加强语气,增强语势,表达了(的情感),使文 章有起伏。z丄+丄(1J.点明何种表现手法(2).容(3).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从而四、记叙顺序及作用?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尾,条理清晰,脉络清楚、印象深倒叙作用:造成了的悬念,使故事情节更曲折,增强表现了什么内表现了表达了句运用插叙了文章的可读性. 插叙作用:补充交代了使人物形象更丰富,使中心更 突出。、结构上根据具体情况说一下。*插叙的作用:(1) 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2) 有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