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中电极反应的规律及特殊情况分析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7293889 上传时间:2024-01-07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8.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中电极反应的规律及特殊情况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中电极反应的规律及特殊情况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中电极反应的规律及特殊情况分析(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龙源期刊网 http:/高中化学中电极反应的规律及特殊情况分析作者:李均良来源:经营管理者上旬刊2017年第12期摘要:在高中阶段,电解是化学学科的基本理论之一,是以氧化还原反应为基础的。在 电解过程中,由于电极材料不同,电解质溶液的组成成分也就不同。电极反应既具有一般规 律,又具有某些特殊情况。在此,笔者根据多年的化学教学实践经验作一简要分析,以期与教 育同仁探讨交流。关键词:电解电极规律特殊情况一、电极反应的一般规律分析进行电解的基本要素为:电源、电极材料、电解质溶液及容器,用导线连接起来组成一个 电解池后接通电源,两极上就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这种反应规律是:阳极上发生氧化反应。若用金属材

2、料(除Au、Pt外)做阳极,此时是 金属电极自身被氧化,产生的金属阳离子进入溶液中。若金属电极中存在几种金属时,还原性 强的金属先氧化,还原性弱的金属当其量很少时,会从电极上脱落下来并沉积在阳极下;当其 量较多时,会以不规则的残缺体存在;当相对较活泼的金属反应完毕后,再起氧化反应。若用 惰性材料(Au、Pt、石墨)作阳极,此时在水溶液中能存在的简单阴离子按S2-、I-、Br-、 CI-的顺序先后失去电子,并被氧化为S、I2、Br2、Cl2。F-在水溶液中不能在阳极上氧化,因 F2是氧化性最强的非金属单质。当电解氟化物的水溶液时,是由水电离出的OH-在阳极上获 得电子被氧化。含氧酸根阴离子在水溶

3、液中,很难在阳极上发生氧化反应,所以电解含氧酸盐 的水溶液时,在阳极上放电的一般是水电离出来的OH-。在阴极上发生的是还原反应。溶液中的阳离子在阴极上获得电子被还原,其离子放电先后 顺序由两个离子浓度的大小决定。在离子浓度相差不大时,主要由离子氧化性强弱决定。其判 断依据是金属活动的顺序表,即还原性越弱的金属阳离子其氧化性越强,优先在阴极上获得电 子被还原。在水溶液中存在的位于氢之前的金属阳离子,除电镀这类情况外一般不会在阴极上 获得电子被还原,究其原因是H+的氧化性比位于氢之前的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强。下面笔者以等物质量的Au、Cu合金作为阳极,以石墨作为阴极,并以电解AgN03溶液 为例,持续通电一段时间时其电极上的反应为:阳极:先:Cu-2e=Cu2+后(剩余Au): 40H-4e=O2f +2H2O阴极:先:2Ag+2e=2Ag (相对于Cu氧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