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与说明文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7293277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议论文与说明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议论文与说明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议论文与说明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议论文与说明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议论文与说明文(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议论文与说明文 议论文是表明观点、阐明道理的文章,它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议论文的一般考点有:(1)语言的积累与运用;(2)寻找论点,弄清论点与论题的区别;(3)辨识理解论证方法;(4)理清议论结构;(5)把握文意、层意、段意;(6)理解论据选择的技巧;(7)品析揣摩关键词语、重点句子含义及其表达作用;(8)体会议论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特点;(9)理解中心句、支撑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10)联系生活体验,理解作者的观点及写作意图;(11)为观点寻找或补充论据;(12)立论与驳论的区别等。 【技法指津】 阅读议论文,首先要了解议论文的特点。议论文有论点、论据、论证三大要素。只有把握住议论的这些特

2、点,在阅读时才知道从何入手,怎样去“读”。 一 把握论点。 阅读议论文,最关键的是要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大多数文章,标题只是提出了一个论题,中心论点隐含在文章的论述中。有的文章,标题就是中心论点。那么,作为论点的标题,一般是个表判断、表肯定的句子或短语。也有的文章,在开头提出中心论点。还有的文章,在行文当中或篇末提出中心论点。 二 弄清论据。 阅读议论文,在抓住论点之后,还要弄清楚文中是用哪些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论据一般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种。事实论据包括事例、史实、统计数字等。事实必须确凿可靠,有代表性。道理论据包括革命导师的正确论述和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等。此外,正确反映自然规律和

3、人类生活经验的名人名言、谚语、格言等,也属于道理论据。 三 搞清论证方法及论证方式。 搞清论证方法,才能更好地把握、理解中心论点。要搞清论证方法,首先要了解常用的论证方法。经常使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其次,还要明确议论文的两种论证方式,即立论和驳论。立论就是针对事物或问题直接阐明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驳论就是通过反对错误或反动观点,从而树立起自己的正确观点。在驳论文中,用到的论证方法还有“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及归谬法等。 四 理清议论文的结构。 阅读议论文,必须理清议论文的结构。立论文的结构一般分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个部分,也就是引论、本论和结论。议论

4、文的常见结构形式有:并列式,段落层次间是平行并列的关系;层进式,各部分之间是层进关系,即层层深入,步步推进;总分式,论证的层次间是总论和分论的关系,或先总后分,或先分后总,或总分总。驳论文的一般结构方式是:摆错误论点、分析错误论点的实质及危害、得出正确的观点。 五 了解议论文的语言特点。 由于议论文是最贴近现实生活的一种文体,因而它的语言往往有鲜明的个性,或针砭时弊入木三分,或剖析事理一针见血,或讽刺社会不良风气毫不留情。除了严密的逻辑性外,遣词造句也是颇费心机的,我们在阅读时要细心体会。 事理性说明文不同于议论文,议论文重在写作者的主观个人看法,事理性说明文重在写客观的事理(如本质特征、因果

5、关系、发展规律等)。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对事物、事理进行介绍解说的一种文体。说明文一般有三个特点:第一,内容上的科学性。即能准确的反映客观事物的实际及其规律性,给读者以科学的认识。第二,结构上的条理性。为了给读者明确的认识,说明其特征时必须有一定的条理和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程序顺序也是时间顺序的一种)、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第三,语言的准确性。说明文语言要准确无误,给读者以科学的认识。 三、学会阅读分析说明文 (一)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把握说明的对象,区别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说明对象即文章说明的话题,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具体事物,包括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和特征等。

6、二是抽象事理,包括事物的本质,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阅读说明文首先要准确地把握说明的对象,从而正确区分事理说明文和事物说明文。大多数的说明文的题目就是说明对象,如苏州园林、中国石拱桥、故宫博物馆等,题目本身就是说明对象。事理说明文和事物说明文两者之间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说明对象的性质不同。事理说明文是说明一个道理或一种现象,而事物说明文则是一个人或一个东西,包括一种景观等等。简单的说,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比较抽象,重在写事理“为什么”,而事物说明文说明的则是看得见,摸得着的,重在写事物“是什么”。事理性说明文重在写客观的事理(如本质特征、因果关系、发展规律等)。如大自然的语言、奇妙的克隆、

7、生物入侵者、落日的幻觉等。大多数的事物说明文都在开篇使用中心句点明了事物的说明对象。有的时候,题目没有反映说明对象,那就得认真阅读材料,逐段逐句排队、梳理,追本求源,找出说明的对象。尤其要注意揣摩关键性的语句,如各段的中心句、过渡句以及文章中反复出现的句子等,这样就可以找到说明对象。无论是事物说明文或者是事理说明文,准确地把握说明对象对整篇文章的阅读和理解是至关重要的。 (二)分析文章内容,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一篇说明文仅仅明确了说明对象是不够的,要进一步理解说明文的内容,还要重点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这是分析一篇说明文的关键所在。只有准确地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才能深入地理解说明对象,以此为突

8、破口,进而理解文章的结构层次、中心内容等。要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不能只停留在事物的表象上,而要了解事物内在的本质。具体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从分析标题入手。有的标题在指出文章说明对象的同时,也指出其特征,如死海不死;有的标题用陈述句的形式,引导读者有针对性地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如看云识天气;有的标题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拟人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如猪链球菌又到人间作孽。 2从分析材料入手。即逐段分析作者介绍了有关事物的哪一方面的特征,然后归纳小结。有的事物的本质特征,作者已在文章中明确地指出来了,阅读时要找出这些关键句。有的说明文没有明显的关键句,阅读时须细心琢磨,从中加以提炼。 (三)理清文章

9、结构,划分段落和层次。 说明文的结构(重点是段落和层次)比较清楚,通常分为三部分:开头引出说明对象,中间进行详细的说明,结尾作总结说明。常见的结构形式有:总分式、分总式、承接式、递进式。 (四)分析说明顺序,找出标明顺序的关键词句。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程序顺序是时间顺序的一种)、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分析说明顺序的方法有三种: 1认清说明的对象,分析说明顺序。 2把握语言标志,“读”出说明顺序。 3分清主次,综合归纳。 (五)分析文章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1分析说明方法 为了清楚地说明事物的特征,须采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下定义、作诠

10、释、列图表等。 2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 掌握了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后,我们还要学会分析每种说明方法在文中的作用: (1)举例子:即举出实物来说明事物。其作用是可达到形象地说明事物的作用。 (2)分类别:这是一种把说明对象按类分项(根据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逐一说明的方法。其作用是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 (3)打比方:即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对事物作形象的说明。其作用是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4)作比较:即选用具体的或人们熟知的并且和要说明的事物有着某种外部的或内在联系的事物与所要说明的事物作比较,或用数字等作比较,从而突出被说明事物的特征的一种方法

11、。其作用是更加强调被说明对象的特征。 (5)列数字:即用列举数字来体现说明特点的一种说明方法。其作用是能把说明对象的特点说得更准确无误,令读者信服。 (6)下定义:即用简明扼要的话对被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做周全、周密地规定地说明。它用一种基本固定的判断句式,揭示出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属性。作用是使读者对概念有确切的了解,使说明对象更加严密。 (7)作诠释:能通俗地介绍或解说事物或事理的特点或特性。其作用使人们更加清晰地认识被说明的事物。 (8)画图表:这是一种运用直观的示意图和表格等形式,说明事物和事理的一种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地理解被说明的事物。 (六)理解说明文

12、语言的准确性。 准确性和多样性、灵活性并不矛盾,说明文的语言有的以平实见长,有的以生动活泼见长。由于说明对象和作者语言风格的不同,说明的语言也是多种多样的,但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前提。要揣摩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重点在于了解遣词造句是怎样说明事物的特点的。从而理解其作用,领会其妙处。可从以下三点入手: 1在语境中体会中心词语的准确性。 2重视具有修饰性功能的词语表义的准确性。 3留心关联词语在表意准确性上的特殊作用。 (七)准确把握说明文中的关键词句,分析它们在文中的作用。 1中心句有首括、中领、尾联三种形式,又以首括居多。分析中心句,有利于把握文章(语段)的主要内容。 2过渡句在文章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也是上下文内容衔接的标志,分析过渡句,有利于把握文章内容的层次和重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