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R反应池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7291752 上传时间:2023-08-2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SBR反应池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SBR反应池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SBR反应池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SBR反应池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SBR反应池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SBR反应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BR反应池(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2.2.8 SBR反应池经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后的废水,要达到排放标准,必须经过进一步处理,即采用序批示活性污泥法(SBR)法。SBR法对有机物的去处机理为:在反应期内预先培养驯化一定量的活性微生物(活性污泥),当废水进入反应器与活性污泥混合接触并有氧存在时,微生物利用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新陈代谢,将有机污染物转化为、等无机物;同时微生物细胞增殖,最后,将微生物细胞物质(活性污泥)与水沉淀分离,废水得到处理(1)设计参数:最大日污水量:4000 进水BOD:97.92mg/l水温:1020 污泥负荷率:取0.07污泥浓度和SVI:污泥浓度采用3000m

2、gMLSS/L, SVI取100反应周期:T为12h 污泥界面上最小水深:0.5m排泥比:1/4 反应池数:N为2(2)周期内时间分配本设计SBR周期采用T=12h,则反应器一天内周期数:n=2进水时间:反应时间: 进水平均BOD,mg/L 污泥负荷率,取0.071/m排水比,取1/4 X反应期内混合液平均污泥浓度,mg/l=2.8h取3h静沉时间:H反应器的水深,取5m 活性污泥界面上的最小水深去0.5m 活性污泥界面上的初始沉降速度,m/h =4.6=4.6=1.9m/h 取1h排水时间:2h(3)设计计算周期进水量:反应池有效容积:n一天内的周期数,周期/天 周期进水量, C平均进水水质

3、,kgBOD/ BOD容积负荷,去0.11kg/d一个处理周期的时间,h 一个处理周期内反应的有效时间,h=1958反应池内最小水量:校核周期进水量:(满足要求)反应池有效容积:=1371+587=1958(满足要求)SBR反应池的尺寸: a. SBR有效水深取5.5m,超高0.5m,则:SBR总高=5.5+0.5=6.0m b. SBR池的总面积: c. 设SBR池的长:宽=2:1则: SBR的池长:28m,池宽14m d. SBR池的最低水位:=2.44m e. SBR反应池污泥高度: 2.44-1.5=0.94m可见,SBR最低水位与污泥位之间的距离为0.5m,缓冲层高度符合设计要求。鼓

4、风曝气系统a.确定需氧量: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氧化分解过程的需氧率,kg,取0.5Q污水设计流量,进水BOD含量,mg/l出水BOD含量,mg/l微生物通过内源代谢的自身氧化过程需氧率,kg,取0.15单位曝气池容积内的挥发性悬浮固体(MLSS)量,=1478.33供氧速率:R=61.6 b.供气量的计算 采用散流式曝气器,曝气口安装在距池底0.3m高处,淹没深度为5.2m,计算温度取2.5。 该曝气器的性能参数为: 氧利用率: 动力效率: 服务面积:2.54 外型尺寸:查表知氧在水中饱和溶解度为: 扩散器出口处绝对压力:大气压力,1.013空气离开反应池时氧的百分比:=19.62%反应池中溶解

5、氧的饱和度:20时脱氧清水的充氧率: 取0.85 取0.92 取1.0 取2.0供气量: c.布气系统的计算 反应池的平面面积:28142=784 每个扩散器的服务面积去2.8,则需曝气器=280个,每个池子需140个。 布气系统设计如下图图8 SBR反应器布气系统计算图 d.空气管路系统计算 按SBR的平面图布置空气管道,在相邻的两个SBR池的隔墙上设一根干管,在每根干管上设七对配气竖管,共14条配气竖管。 则每根配气竖管的供气量:每个空气扩散器的配气量: 空气管道内的空气流速的选定为:干支管1015m/s;通向空气扩散器的竖管、小支管为45 m/s。 空气管路损失计算表2 e.排泥系统计算

6、 每池每个运行周期应排放的剩余污泥量:kg干污泥/周期 最佳排水深度: 每池每个运行周期应排放的剩余污泥容积:f.污泥产量计算 由进水SS产生的污泥量:接触氧化池的产泥量: 则g.滗水器 由于SBR工艺是周期排水,且排水时池中水位是不断变化的,为了保证排水时不扰动池中各层清水,且排出的总是上层,同时为了防止水面上的浮渣溢出,排水堰口始终处于淹没流状态。因此,SBR工艺要求使用滗水器(浮动式排水堰)。【精品文档】第 页表6 空气管路损失计算表管段编号管段长度L(m)空气流量空气流速m/s管径D(mm)配件管段当量长度(m)管段计算长度+L(m)压力损失9.89.81234567891011010

7、.728.230.4174.0250弯头1个0.911.611.72.74125.556.460.9417.2850三通1个0.534.033.212.896232.0560460.9417.2850三通1个,弯头1个阀门1个,异型管1个3.475.443.219.968342.0112.921.8827.0575三通1个,异型管1个3.555. 551.7611.176452.0169.382.82310.2775三通1个,异型管1个3.555.552.213.97562.0225.843.7647.99100三通1个,异型管1个5.017.011.239.606672.0282.34.70

8、510.03100三通1个,异型管1个5.017.011.3210.309782.0338.765.6465.12150三通1个,异型管1个8.1510.151.8720.477892.0395.226.5876.24150三通1个,异型管1个8.1510.151.9020.8059102.0451.687.5287.31150三通1个,异型管1个8.1510.151.9921.79110112.0508.148.4697.99150三通1个,异型管1个8.1510.152.325.18511127.0564.69.4018.85150三通1个,异型管1个弯头2个14.4221.422.665

9、6.97712131.43105.351.7555.51450三通1个,异型管1个30.4431.040.72523.08413141.06210.6103.5110.46450三通1个,异型管1个30.4431.042.4477.6914151.09315.9155.2655.07800三通1个,异型管1个60.7261.320.28317.5815161.021737.1362.28511.98800四通1个,异型管1个76.4377.031.621126.162447.3322.2.9 SBR反应池经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后的废水,要达到排放标准,必须经过进一步处理,即采用序批示活性污泥法(S

10、BR)法。SBR法对有机物的去处机理为:在反应期内预先培养驯化一定量的活性微生物(活性污泥),当废水进入反应器与活性污泥混合接触并有氧存在时,微生物利用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新陈代谢,将有机污染物转化为、等无机物;同时微生物细胞增殖,最后,将微生物细胞物质(活性污泥)与水沉淀分离,废水得到处理(1)设计参数:最大日污水量:4000 进水BOD:97.92mg/l水温:1020 污泥负荷率:取0.07污泥浓度和SVI:污泥浓度采用3000mgMLSS/L, SVI取100反应周期:T为12h 污泥界面上最小水深:0.5m排泥比:1/4 反应池数:N为2(2)周期内时间分配本设计SBR周期采用T=12

11、h,则反应器一天内周期数:n=2进水时间:反应时间: 进水平均BOD,mg/L 污泥负荷率,取0.071/m排水比,取1/4 X反应期内混合液平均污泥浓度,mg/l=2.8h取3h静沉时间:H反应器的水深,取5m 活性污泥界面上的最小水深去0.5m 活性污泥界面上的初始沉降速度,m/h =4.6=4.6=1.9m/h 取1h排水时间:2h(3)设计计算周期进水量:反应池有效容积:n一天内的周期数,周期/天 周期进水量, C平均进水水质,kgBOD/ BOD容积负荷,去0.11kg/d一个处理周期的时间,h 一个处理周期内反应的有效时间,h=1958反应池内最小水量:校核周期进水量:(满足要求)

12、反应池有效容积:=1371+587=1958(满足要求)SBR反应池的尺寸: a. SBR有效水深取5.5m,超高0.5m,则:SBR总高=5.5+0.5=6.0m b. SBR池的总面积: c. 设SBR池的长:宽=2:1则: SBR的池长:28m,池宽14m d. SBR池的最低水位:=2.44m e. SBR反应池污泥高度: 2.44-1.5=0.94m可见,SBR最低水位与污泥位之间的距离为0.5m,缓冲层高度符合设计要求。鼓风曝气系统a.确定需氧量: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氧化分解过程的需氧率,kg,取0.5Q污水设计流量,进水BOD含量,mg/l出水BOD含量,mg/l微生物通过内源代谢的自身氧化过程需氧率,kg,取0.15单位曝气池容积内的挥发性悬浮固体(MLSS)量,=1478.33供氧速率:R=61.6 b.供气量的计算 采用散流式曝气器,曝气口安装在距池底0.3m高处,淹没深度为5.2m,计算温度取2.5。 该曝气器的性能参数为: 氧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