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值线的判读方法与技巧点拨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7290812 上传时间:2024-02-22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3.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等值线的判读方法与技巧点拨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等值线的判读方法与技巧点拨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等值线的判读方法与技巧点拨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等值线的判读方法与技巧点拨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等值线的判读方法与技巧点拨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等值线的判读方法与技巧点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等值线的判读方法与技巧点拨(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等值线的判读方法与技巧点拨一、专题高考定位等值线是某地地理现象数值相等的各点的连线。等值线图是用布满一定区域内的若干条等值线表示某地理现象的数量分布状况,由于等值线标有数值,而且数值间隔是相同的,所以可以根据等值线的数值大小、疏密程度、排列的方向、形状变化等反映出该地理事物变化的急缓、递变的方向及分布特点等。等值线图是中学地图较为普遍的一种专题地图,常见的有等高线图、等温线图、等降水量线图、等压线图、PH值等值线图、洋底地层年龄分析图、人口密度分布图等。地理高考越来越突出能力的考查,等值线图因其类型多、善变化,较受高考命题者的青睐。二、等值线的基本特点1.同一条等值线上的数值相等。2.等值线为

2、闭合曲线。3.两条等值线一般不能相交。等高线图上悬崖可以显示为重合状态。4.相邻的两条等值线数值相等或差一个等值距。三、判读的一般方法1.读数值等值差(每相邻的两条线数值差相等或为0);变化规律(这是做题的基础)2.看疏密状况一了解影响因素3.看走向和形态一了解影响因素4.注意等值线的弯曲处:利用 “高低规律”判读等值线图根据不同等值线弯曲部位的变化特点,利用“高低规律”可帮助掌握等值线图的准确判读方法。:“高低规律”的基本原理与内容:所谓“高”是指等值线的弯曲部位向高值凸出,即每条等值线弯曲的凸出部分指向等值线数值递增的方向,这时弯曲所示部位为低值(相对)区域。“低”与“高”相反,即等值线弯

3、曲部位向低值凸出,弯曲所示部位为高值(相对)区域。“凸高为低,凸低为高”。“高低规律”的应用:在等高线地图上,等高线弯曲部位向高值凸出,则该部位所示地形为山谷(低);等高线向低值凸出,则为山脊(高)。在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中,等压线凸出部分指向高值,形成的狭长区域是低压槽,等压线凸出部分指向低值,形成的狭长区域是高压脊。在海平面等温线分布图中,等值线凸出部分指向低值区域为暖流流经的海区,反之,为寒流流经的海区。同理,其他等值线都可根据“高低规律”进行地理事物的判断。四、知识要点:(一)、等高线1、识别等高线的关键: (1)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等高,并以海平面作为零米。相邻的两条等高线,

4、其高差也相同。(2)等高距全图一致:等高距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3)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无论怎样迂回曲折,终必环绕成圈,但在一幅图上不一定全部闭合。(4) 两条等高线不能相交,因为一般情况下,同一个地点不会有两个高度。但若是陡崖,等高线可以重合。(5)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坡缓,密集的地方表示坡陡。在不同的等高线图上,如果等高距的大小和等高线的疏密都一致,则比例尺较大的地图上的坡度较大,比例尺较小的坡度较小;如果比例尺的大小和等高线的稀疏都一致,则等高距较大的坡度较大,等高距较小的坡度较小;如果等高距、比例尺的大小和等高线的稀疏都不一致,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6) 示坡线表示降坡方向

5、,它是与等高线垂直相交的短线,总是指向地势较低的地方,也叫降坡线。(7) 几条特殊的等高线:0米线表示海平面,也是海岸线;200米以下表示平原;500米、1000米表示低山丘陵或高原;2000米、3000米表示中山和高原;4000米反映青藏高原和高山。2、等高线地形的判读:地形类型包括以下五种,在地形图上的基本特征如下: 地形名称特 征平原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山地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闭合,周低中高盆地闭合等高线的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降低丘陵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高原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

6、而顶部明显稀疏山脊: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凸出,脊线一般为河流分水岭。山谷: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凸出,谷线一般可以发育河流,为集水线。鞍部:两相邻山顶之间呈马鞍形部位,在局部等高线图中,表现为对称的两侧等高线数值同时递减,而另两侧数值为递增。陡崖:两条或多条等高线叠加部分。即若相交等高线条数为n,等高距为d,则:(n-1)d陡崖高度(n+1)d沙丘: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在风力沉积作用下所形成,在等高线图上表现为新月形。根据沙丘形态,坡陡处为背风坡,坡缓处为迎风坡。图示: 3、等高线图的综合利用:(1)判断水系水文特征水系特征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脊常形成河流的分水岭;山谷常有

7、河流发育;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上弯曲,即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水文特征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陡崖处有时形成瀑布;河流的流量还与流域面积和所处迎风坡、背风坡有关;河流流出山口常形成冲积扇。(2)判断气候特征分析气候特点应结合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势高低(水热状况变化)、坡向(降水和气温)等因素。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C;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根据纬度判断阳坡与阴坡:注意喜阳植被与喜阴植被的选择。(3)地形状况与区位选择确定水库与坝址的位置:水库库区选在河谷地区或在“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口小”利于建坝,“袋大”腹地宽阔,库容量大。还要注意修建水库时,水源要较充足,

8、尽量避免断层、破碎带、喀斯特地形等。确定铁路、公路: 选择坡度较缓,距离较短,弯道较少的线路为好。要求坡度缓,一般在两条等高线之间绕行,尽量避免过河,减少工程量,安全系数大(当然具体题目要具体分析)。农业土地利用:A平原、谷地、三角洲等地一般布局种植业,再根据气候特点具体安排作物;B丘陵若坡缓可开辟为梯田,应该选择在坡度平缓、有灌溉水源及附近地区修建水库后不能被淹没等条件的地区。若坡陡则应布局林业,还可结合南方低山丘陵区布局立体农业;C山地一般为林业;D高原应确定具体位置再布局,我国以畜牧业为主。工厂区位的选择:对环境有污染的厂矿,要选择河流下游,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等高线间距较大的地形平坦

9、开阔的地方;从经济利益角度考虑,要尽量接近原料、燃料、水源等资源产地,有便利的交通和消费市场,从而确定工业区位。确定港口码头的位置: 海港码头应选择海水较深且避风的海湾;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造成航道淤积。 输油、气、水管线铺设:则应注意高度差,利用油气水的流动性特点自流。【例1】读右边的等高线示意图,已知ab。读图回答3题1有关P、Q两处地形的正确叙述( )AP为山坡上的洼地,Q为山坡上的洼地BQ为山坡上的洼地,P为山坡上的小丘CP、Q均为山坡上的小丘DP、Q均为山坡上的洼地2若b的海拔高度为200米,a的海拔高度为300米,则P、Q处的海拔高度为( )A200P300,300P400B3

10、00P400,100Q200C100Q200,200P300D200Q300,300P4003若图中闭合等高线的高度同为a或同为b,则P、Q处的地形可能( )A同为洼地或同为小丘B只能是洼地C同为缓坡D一处为洼地,一处为小丘【解析】第题,根据“高于高值,低于低值”原则,P处为小丘,Q处为洼地,答案为B。第题,依条件300P400,100Q200,若P处比400米更高,则还会出现一条等高线,若Q处比100米更低,也应该还会出现一条等高线,答案为B。第题,若同为a,则同为小丘;若同为b,则同为洼地,故选A。【答案】1.B 2.B 3.A能力提升:读右图,回答12题。1当该地区普降暴雨时,水位上涨最

11、猛的是 A河段 B河段 C河段 D湖2湖泊对图中河流干流起天然调节作用的是A河段 B河段 C河段 D河段能力提升:12 A A读图:某地等高线及经纬网图(单位:米)完成35题。3图中河流的流向A先向南,再向西南 B向北 C先向东南,再向南 D向南4图中陡崖的顶部高度可能是A580米 B400米 C690米 D200米5既能看到甲村又能看到乙村的地点是A B C D35 C C B6、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五条虚线,有河流分布的是 和 ,其中径流量较大的是 。 (2)图示范围内河流干流的流向是自 向 。(2分) (3)图中有一处陡崖,其相对高度在 米 米之间(填整

12、数)。(2分) (4)比较甲、乙两河段的通航条件,并说明原因。(3分)6(10分)(1) (每空1分,满分3分) (2)西南 东北 (每空1分,满分2分) (3)20 39 (每空1分,满分2分) (4)乙河段通航条件较好(1分)。因为乙河段流量大(1分),水流平稳(1分)。7、读某地等值线示意图,图中气温垂直递减率为0.6/100米,回答: 图中A点的海拔为 ,B点温度为 ,C坡坡度比D坡坡度 。(3分)图中河流上游的剖面图最有可能为:( )(1分)选择填空:图中悬崖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崖底的海拔高度可能为 。( ) (1分)A1080,480 B580,38 C680,280 D780,1

13、80简要描述图中河流的大致流向。(1分)图示范围内是否可能有永久性冰川?试说明理由?(2分)若图示地区出现在江南丘陵地区,则该地区最有可能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1分)原因有哪些?(3分)并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应该采取的措施?(2分)7、 600米 42 大(陡)(3分) D (1分) C (1分) 西段为自西向东 ,东段为自西北向东南 (1分) 没有。(1分)因为该地最高海拔高度不超过1800米,气温应该在0以上。 水土流失(1分) 自然原因:地形起伏大,坡度陡;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强度大人为原因:人口多,烧柴求量大,对植被的破坏大;人口多,粮食需求量大,可能造成陡坡开荒。(3分,答

14、出自然原因或人为原因给2分,全答给3分)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大力营造薪炭林;发展小水电;发展沼气;退耕还林;发展农业科技,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2分,答两点给满分)(二)等温线1、等温线分布的一般规律及成因在南北半球上,气温从低纬向两极递减。主要是受太阳辐射的影响。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因为南半球海洋广阔。等温线在陆地或海洋上会弯曲。主要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世界最高气温出现在撒哈拉沙漠,最低气温出现在南极洲。问题9:读世界平均气温图,思考回答:(1)世界年平均气温从低纬度向两极的变化规律是什么?(2)A处是世界年平均气温最高分布处,说明气温高形成的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