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甲骨文与青铜器教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7288598 上传时间:2023-12-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9甲骨文与青铜器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9甲骨文与青铜器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9甲骨文与青铜器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9甲骨文与青铜器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9甲骨文与青铜器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9甲骨文与青铜器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甲骨文与青铜器教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银 川 十 六 中 教 案课题:甲骨文与青铜器 主备人:纳宁娜 课时:1 组长审核: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通过对甲骨文、金文的学习,明白它们的含义,学会辨认甲骨文和金文的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了解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的渊源关系。通过学习司母戊鼎,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通过想象司母戊鼎等青铜的铸造过程及用途,培养历史想象能力。 过程与方法: 收集甲骨文的文字及图片,指出他们与今天文字的渊源关系,以此加深对汉字与甲骨文渊源关系的认识。收集有关青铜器的照片、实物和有关资料,并进行展览、讲解和想象,以加深对青铜艺术这一中华文化瑰宝的认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甲骨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而商朝青

2、铜器是上古文明世界技术方面最突出的成就之一。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是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的历史潮流是悠久的,中华民族是有高度智慧的”,自发地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教学重点学会辨认甲骨文和金文,了解甲骨文和汉字的渊源关系;知道司母戊鼎,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教学难点如何使学生理解甲骨文和汉字的渊源关系,认识到商朝的青铜铸造业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由此反映出的国力盛衰问题。教 学 设 计修改与补充导入新课:1.播放十运会开幕式精彩片断,内容是青铜大鼎冉冉升起,将十运会推向了高潮。2.请学生根据影视片段谈谈开幕式这段场景象征着什么?(增强民族自豪感

3、,和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3.提问:开幕式上的青铜大鼎是件仿制品,它的原型是什么? (通过回答这个问题导入到新课的学习,进入司母戊鼎的教学环节) 讲授新课:一、青铜器1.司母戊鼎被国家博物馆作为镇馆之宝收藏。但是最近去国家博物馆参观的人却发现司母戊鼎不见了,这是怎么回事?难道国宝失窃了吗?2.多媒体出示新闻“司母戊鼎回乡,为殷墟申遗助力”。同时创设出情景:请你做小导游,为来到安阳殷墟的游客解说司母戊鼎。(学生自主学习司母戊鼎相关内容,为解说司母戊鼎做好准备。)3.关于司母戊鼎的制作方法,在学生充分想象和猜测之后,教师出示教具和图片,破解疑难点。明确:1939年,在河南安阳侯家庄武官村出土了司母

4、戊鼎。鼎重83284千克,高133米,口长110米,壁厚6厘米,立耳,长方形,四柱足中空。腹壁内有“司母戊”铭文,因此被称为司母戊鼎。此鼎是现存商代青铜器中形体最大、最重的一件,也是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5.通过“称一称”和“算一算”两个小活动加深学生对司母戊鼎的认识。(通过活动将枯燥的数字转换成感性的认识,充分体会到司母戊鼎的制作规模宏大,技艺精湛)6.回到刚才出示的新闻,设问:为什么殷墟申遗要把司母戊鼎请回来呢?7.通过“参观青铜器展”,让学生概括出商代青铜器的特点。明确:种类繁多、工艺高超、铸有花纹装饰,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有的青铜器气势极其宏大。说明了商朝国力强

5、盛;文明辉煌;人民聪明才智。8.假如你是一位考古学家发现了一件青铜器,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引导到金文,并引发思考“文字出现的意义”,过渡到甲骨文的教学) 二、甲骨文 1.设问如果没有文字,人们怎样传递信息,让学生探究文字出现的意义。2.以谈话法解决:什么是甲骨文?甲骨文出土的地点主要在哪里?甲骨文主要使用于哪个朝代?甲骨文记载了什么内容?甲骨文的出土和识读有什么意义?明确:甲骨文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文字,它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甲骨文的内容,涉及到商王朝和贵族活动的众多方面,反映了当时的历史情况,是研究商朝历史的重要资料。3.以“车”为例演示汉字演变的过程,并让

6、学生临摹“车”由甲骨文演变到简体汉字的各种字体。4.“对号入座”小游戏,加深对汉字演变过程的认识。(充分利用多媒体互动的优势,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加深对汉字演变过程的认识) 5.小结本课内容:这节课我们了解了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还了解了商朝和西周时期的青铜器,特别是古蜀国的青铜文化给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在我国奴隶社会繁荣时期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我们的祖国不愧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应该为自己的祖先感到骄傲,要努力学习创造更加辉煌的现代文明,这样才能成文一个合格的华夏子孙。练习 :1.“我猜,我猜,我猜猜猜”,猜测甲骨文。2.“家乡历史知多少?”说一说家乡有哪些名胜古迹,哪个最能代表家乡。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