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石门坊科技实践活动的研究报告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7288297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7.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寻石门坊科技实践活动的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探寻石门坊科技实践活动的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探寻石门坊科技实践活动的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探寻石门坊科技实践活动的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探寻石门坊科技实践活动的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探寻石门坊科技实践活动的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寻石门坊科技实践活动的研究报告(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技实践活动 研究报告探寻石门坊科技实践活动的研究报告临朐县龙泉小学四年级科技实践活动小组指导教师 徐景智 陈立明 林丽丽科技实践活动研究报告探寻石门坊科技实践活动研究报告一、活动背景石门坊奇观天成的石门“晚照”,居临朐八大景之首,早在殷商时期,即被人们所慕仰。石门坊作为著名的旅游景点,其红叶极具特色。然而,游人在观赏红叶美景时,只走马观“叶”,却忽视了对石门坊其他方面的了解,如:多样的植物资源,奇特的动物多样性,独特的矿产资源和丰富的人文历史。为了更加细致全面的了解石门坊,我校组织了“探寻石门坊”科技实践活动。让学生有机会走近石门坊,并下马观“花”,探寻石门坊蕴含的奥秘,更深层次了解石门坊的

2、丰富内涵。二、活动目标1、了解石门坊植物、动物、矿产和人文历史资源及其特点,掌握相关知识。2、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探究事物的方法。3、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热情。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三、活动实施过程(一)准备阶段1、宣传发动,确立活动主题。为了确立适合小学生特点的科技实践活动主题,我们发动学生从生活中寻找人们的关注点,组织学生酝酿选题。在学生提出的多活动项目中,学生们一致认为石门坊是家乡著名的旅游景区,有丰富的可供探究的活动资源,并且地处学校附近,有便于学生科技实践活动的地理优势。于是,确定本次科技实践活动的主题探寻石门坊。2、加强领导,成立活动小组。为切实做

3、好这次科技实践活动,根据活动的实际需要,将四年级的四个班分别划分为四个活动小组:四年级一班,为植物探究小组;四年级二班,为动物探寻小组;四年级三班,为矿产考察小组;四年级四班,为人文历史探秘小组。每个小组选出组长和副组长各一人,负责科技实践活动的宣传、组织、实施和日常事务的安排与协调。指导员由任课教师担任。3、科学论证,制定活动方案。指导教师通过调查研究,多次讨论论证该项目的可行性,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并指导各活动小组,结合小组所承担的任务特点,讨论制定出小组活动方案。(二)活动阶段1、搜集有关石门坊的知识资料。各活动小组根据自己所承担是任务,采取查阅书籍、上网搜集、采访调查等手段,搜集

4、有关石门坊的资料,了解石门坊的基本情况。如“晚照”的来历,红叶的特点,历史故事等。2、调查石门坊的资源状况。学生对自己的家人和周围的人进行一次调查,初步了解他们对石门坊的知识知多少。3、实地探寻石门坊。活动小组在老师或家长的带领下,分别前往石门坊进行探寻。植物探究小组:对石门坊的植物资源进行了广泛的调查,拍摄了大量的照片和采集了部分植物样本。对石门坊的植物资源主要探究了以下几种:石门红叶 黄栌是重要的观赏树种,叶片秋季变红,鲜艳夺目,著名的北京香山红叶就是本树种。黄栌每到秋季由绿变红,鲜艳似火。入秋天气变冷后叶绿素停止生长并在阳光下分解消失,而花青素大量生成,深秋树叶经霜后全部变红。石门坊的红

5、叶黄栌遍布山岗峡谷,每值深秋,霜打红叶,泼染山红,层林尽染;丛栌间柏,漫红嵌黛,丹青丽雅,瑰丽如画。石门山楂 石门坊地处丘陵地带,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质适合山楂生长,石门坊的山楂个大、色泽红艳,口感好。食用能防治心血管疾病。可制作山楂片、山楂罐头、糖葫芦等。石门坊柿子 柿子是石门坊的主要经济作物,上百年的老树随处可见,除烧着吃、漤着吃之外,主要是加工成柿饼,出口东亚国家,还可以用来酿制山国酒。石门坊柏树 石门坊的山坡上生长着大量的柏树。柏树为常绿乔木,树皮红褐色,纵裂。小枝扁平。叶鳞片状,小形。雌雄同株,球花单生枝顶。球果近卵形。生长缓慢,寿命极长。种子、根、叶和树皮可入药;用种子榨油,供

6、制皂、食用或药用。石门坊丹参 又名赤参,为双子叶植物唇形科,干燥根及根茎。野生丹参其功效优于人工栽培的药效。当地的人们采摘后多用于熬制丹参膏。功效: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清心除烦,养血安神。动物探寻小组:观察和找到了部分石门坊动物,其中主要有:石门坊蚂蚱 秋后的蚂蚱在上午时分,聚集在山坡的向阳温暖处,非常善于捕捉。这个季节的蚂蚱籽多肉肥,用油将其炸酥,是餐桌上的上等佳肴。石门坊山蝎 全国山蝎数临朐,临朐山蝎要数石门坊,石门坊的山蝎个大肉肥,毒性极高,是上等的中药材。全蝎有祛风、定惊、镇痉之功用;主治口眼歪斜、风湿麻痹、痉挛抽搐、破伤风、恶疮肿毒(外用)等症。也是餐桌上的高档佳肴。石门坊

7、黄蜂 石门坊有多种黄蜂,多数将巢建在悬崖的石头缝里。而把蜂巢搭建在树上的最为常见,其毒性大,若受到骚扰,极易攻击人。但它也有益处,如:可以传播花粉,蜂巢还能入药用作治疗鼻炎。石门喜鹊 在石门坊高大的树上,随处可见喜鹊窝。每到秋天,成群的喜鹊叽叽喳喳地叫着,寻找着食物,把食物藏起来准备过冬之用。另外,石门坊还有一种特有的红嘴老鸹,栖息在悬崖峭壁的洞穴里。石门坊黑山羊 临朐的地方名吃当数全羊,全羊以黑山羊的羊肉最为上乘。石门坊水清草绿,空气清新,喂养出来的黑山羊膘肥体壮,肉质鲜美。当地人们长久以来就有放羊黑山羊的习惯。矿物考察小组:了解石门坊的矿物资源,采集到部分实物样本。主要有:石门石子 石门坊

8、生产出来的石子,因其硬度高,粘连性好,是铺设沥青路面的好材料,也是预制水泥预件、建设桥梁和高楼等的理想石料。是许多国家重点工程用石子的首选。石门坊之水 石门坊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附近居民所饮用的自来水,全源于石门坊,取自地下一百米以下。其水质甘醇,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石门矿泉水,取自石门坊一百米之下的地下水加工而成的矿泉水,深受消费者的喜爱,还灌装成专用矿泉水,销往全国各地。石门石头建材 自古以来,石门坊附近的人们以开采山上的石料建房子,至今有的人家还保留着过去的石头屋。人文历史探秘小组:探寻到了有价值的历史资料,主要有:石门坊佛龛 崇圣寺后北石壁有三石龛。左、中石龛均为大元元贞二年(

9、公元1296年)建立。”右石龛,亦称“三盘炕”,明朝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崇圣寺住持僧道明禅师寿堂,姓杨,与同堂禅师脱俗来石门山隐居。今三石龛犹存。“骈邑石门晚照残” 山壁之下,绿树成荫,光线幽暗,待日西斜,残阳返照,一束光柱穿过特殊的山势,透过林隙,“晚照”光彩顿现,若明镜高悬幽谷,奇特壮观,此为“骈邑石门晚照残”的佳句所由。石门坊卧佛 据明末傅国所著昌国舟余舟皇记载,壁龛有僧骸二躯,相传为宋时人修仙成道卧化于此。骨骸保存至今未朽,寺僧因附泥其上,遂如卧佛形。天顺塔 此塔因建于明天顺五年(1461年),俗称天顺塔。 塔高约四米,外观与山上的宣德塔相似,只是缩小简化了许多,塔铭字迹清晰

10、“重圣禅寺重修佛刹第一代开山住持志善隐庵和尚灵塔”。(三)交流合作阶段1、竞赛活动。组织学生开展有关石门坊的知识竞赛活动,共享学生搜集得到的资料,提高对石门坊的认识。学生根据实地调查所掌握的第一手资料,进行交流与合作,并写出调查报告。2、成果展示。学生将实践活动中获得的材料,制作成课件、手抄报、或图片等,在班内进行展示。(四)成果总结阶段活动结束后,按小组对实践活动的资料进行整理,每一位同学写出活动总结,整个活动结束后,实践小组以调查报告的形式进行成果总结。同学们对石门坊作了深入调查和研究后,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全面的总结,充分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无穷魅力,一致认为石门坊是一处集自然、人文与历史为一

11、体的宝库。开展探寻石门坊的科技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观察问题的能力,探究问题的能力和团结合作的能力。四、收获与体会1、在活动中学生得到了锻炼。科技实践活动是一项严肃认真的工作,它要求学生要有认真负责、坚持到底的精神。多数同学通过这次科学实践活动,从中体验到了探究科学的快乐,并获得了成就感。变得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2、培养了合作精神和动手能力。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参与制作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体验到了探究的快乐,养成了善于观察,勤于动手的好习惯。3、培养了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在科技实践活动中,学生充分体会到了探索发现的乐趣,学会创造生活,享受生活的美好。五、几点思考1、石门坊作为著名的旅游景区,应得到更好的开发、保护和利用。2、学生的科学实践活动应该做到常态化。学校要有计划地让多数学生,都能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事物和学得知识。3、学生的科学实践活动要结合实际。充分利用当地的教育资源,有选择性地突出重点,六、主要问题1、学生之间存在差异,多数学生的活动热情始终很高,而有些学生主动性较差,容易放弃。2、教师需要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以便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给予学生更多的指导。3、激发活动热情。教师要更好地引导和鼓励学生的实践活动,保持实践活动的热情和科技实践活动的可持续进行。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