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科学课探究学习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7287644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小学科学课探究学习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小学科学课探究学习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小学科学课探究学习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科学课探究学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小学科学课探究学习(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科学课探究学习 京山县永隆小学田玉明小学科学课引领学生对科学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使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我们要对小学科学课进行综合性学习,从现象和事实出发,帮助学生进行概括总结,得出结论,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人,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让学生爱好科学课、喜欢科学课。教师为达到这一目的,应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例如:在教学“沉与浮”这一问题时,教师设置问题:把一小块铁放在

2、水里,这一小块铁立即沉下去,而船也是铁做的,它却没有沉下去,为什么呢?问题一出,许多学生情绪高涨,跃跃欲试,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查资料,看书学习,问老师,尽量去弄清楚这一问题。通过对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进行设置,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二、重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新课标下,科学课的教学应重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是一种主动、积极的活动,能使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充分发挥,能使主体的潜能或潜质得以极大地调动和开发。其探究过程必然引起情感体验过程。学习者遇到困难境况时的困惑,发现问题时的兴奋,还有惊疑和惊讶,问题或困难终于得到解决的愉悦和自豪等等,这些体验却总是

3、有助于学好科学课。例如:在教学“沉与浮”这一问题时,学生通过对前面的内容的学习,进一步提出:小铁块能沉入水里,而轮船却能浮在水面上,为什么呢?针对这一问题,学生通过查资料、看书学习,然后与他人合作、探讨、研究,进行探究,终于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了物体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也使学生弄清楚了一块铁块能沉入水里,而轮船能浮在水面上的道理。这样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较好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能动作用,并使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学生就能主动积极地去探究科学道理。 三、强化科学实验、促进学生爱科学。 在科学课教学中,

4、应加强科学实验。因为实验是最直观的,尊重客观事实,验证事实的道理的有效方法。通过实验,很容易让学生去感知和接受,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因此,在科学课教学中,应重视和强化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应从以下着手:(一)首先明确实验目的。(二)其次明确操作过程。如教学怎样接亮小电珠这课时,首先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然后让学生自由讨论,设计操作过程,最后汇报,其余学生讨论补充。通过学生明确实验目的,自行设计操作过程,他们就能从实验中去感知科学问题,并且容易接受,从而也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科学中处处有问题,期待着学生去探究、去学习,并从中发现新的问题,在科学课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调动学生极大的主动性和能动性,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实验中去感知自然规律和科学问题,让自然规律和科学问题在实验中得以体现,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情感,使学生在实践中动口、动手、动脑、动眼,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不畏艰险,勇攀科学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田 玉 明2012年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