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第三章知识点整理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7285081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6.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概第三章知识点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毛概第三章知识点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毛概第三章知识点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毛概第三章知识点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概第三章知识点整理(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社会主义形态2. 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主要三种: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优势)和资本主义经济3.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阶级构成主要有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等基本的阶级力量。4. 新民主主义社会矛盾表现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工人阶级和

2、资产阶级两个阶级的矛盾。随着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步成为国内的主要矛盾。5. 民族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具有两重性,既有剥削者与被剥削者的阶级利益相互对立的对抗性的一面,又有相互合作、具有相同利益的非对抗性的一面。6.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的因素不论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都已经居于领导地位,但非社会主义因素仍有很大的比重。7. 社会主义因素与资本主义因素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限制与反限制、改造与反改造的斗争。8. 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即“两个转变”9. 简述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内容

3、: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0. 总路线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可以将“一化”比喻成鸟的“主体”,“三改”比喻成“两翼”,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11. 由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制到社会主义所有制的过渡,才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向前发展,才利于在技术上起一个革命。(解放生产力)12. 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第

4、一、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第二,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第三,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第四,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请预览后下载!13. 依靠贫下中农,巩固地团结其他中农,发展互助合作,由逐步限制到最后消灭富农剥削的农村阶级政策。14.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发展互助组,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第二阶段是建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第三阶段是发展高级射,具有完全的社会主义性质。15. 在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党和政府采取了积极领导

5、、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了说服教育、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办法。16. 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三个步骤:第一步是办手工业供销小组,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第二步是办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第三步是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具有社会主义性质。17.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改造经验:第一,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第二,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第三,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18. 和平赎买中赎买的具体方式不是由国家支付一笔巨额补偿资金,而是让资本家在一定年限内从企业经营所得中获取一部分利润。19.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和平赎买的意义:有利于发

6、挥私营工商业在国计民生方面的积极作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有利于争取和团结民族资产阶级,有利于团结各民主党派和各界爱国民主人士,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有利于发挥民族资产阶级中大多数人的知识、才能、技术专长和管理经验,也有利于争取和团结那些原来同资产阶级相联系的知识分子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20. 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国家对私营工商业实行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等,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公私合营,包括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21.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改造经历了三个步骤:第一步主要实行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具有社会主义的因素(萌芽)。第二步主要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

7、,属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企业。第三步是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企业的生产关系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基本上成为社会主义国营性质的企业(具有完全社会主义性质)22. 按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资方红利四个方面进行分配,即当时所说的“四马分肥”。23. 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社会主义改造就是变革不适应工业化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第三,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和平改造解决了诸如社会变革与经济发展、和平过渡与消灭剥削制度这类通常难以解决的矛盾。请预览后下载!24. 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25. 社会主

8、义改造的教训: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在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选择和理解上过于单一,追求纯粹的单一的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在公有制实现形式的选择和理解上过于简单化,只注意到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这两种基本形式,而对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公有制经济可以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缺乏认识。26. 辨析:社会主义改革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彻底否定吗?错,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中国后来的一切进步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没有社会主义改造,就没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和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我们不能站在今人的立场去衡量昨天。从当时的历史条件和环

9、境来看,国家安全的压力、工业化的迫切需要等,决定了社会主义改造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需要,是历史的必然。虽有一些缺点,但总的看是适时的,也是成功的27. 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的结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28.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的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这些基本政治制度的确立。29. 简述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或社会

10、主义改造的完成)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2、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极大地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3、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这是中国几千年来阶级关系的最根本变革,极大地巩固和扩大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和经济基础。4、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占世界人口1/4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30.31.32. 33.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34.35.36. 37. 38.39.请预览后下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