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数感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7282886 上传时间:2023-01-1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5.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数感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数感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数感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数感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数感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数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数感(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数感数感是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一个概念,在人们的学习和生活中经常要和各种各样的数打交道,人们常常会有意识地将一些现象与数量建立联系,例如桌上有两支铅笔,有人就会有意识地对两支铅笔进行比较:哪支铅笔长些?哪支铅笔短些?长多少?短多少?这就是数感在起作用。建立数感就是学会数学地思考,学会用数学的方法理解和解释现实问题,这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是很有价值的。因此,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将培养学生的数感作为一个重要的目标,这是数学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培养目标。那么,到底什么是数感?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素养,是人主动地、自觉地理解

2、和运用数的态度和意识。数感主要表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况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释。那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数感呢?一、体验生活,启蒙数感。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最终服务于生活。数学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把生活的问题变成数学学习的对象,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产生学好数学的动力。数感是需要慢慢培养的,是要学生主动去感知、探索,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周围的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和数学问题,从而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这样学生在学得知识

3、的同时,培养了能力,感知了数感。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的小小商店时,我先和学生们创设了一个“小小商店”,然后让学生轮流做售货员和顾客,进行买卖活动。在活动开始之前,让学生准备好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样币学具。在活动中要求:用10元钱看谁买的东西多,买的东西好,买后要学生互相进行评比。活动后进行集体讨论,让学生说说自己买了哪几样东西,每样商品多少钱,总共用了多少钱,是如何进行计算的。通过这一活动,学生进一步认识了人民币,更好地掌握了人民币的换算,从中学生也深深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周围的生活中,从而感知了数感。二、合作交流,形成数感。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学生之间

4、互动交往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要为学生创造机会,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互相启发、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信息,使学生在交流对数学的感知时,拓展思维,丰富自己对数的认识,体会数学的价值,从而更深地体验数感。例如在教学“十几减9”时,我出示一幅图;盘子里有14个桃子,小猴子吃了9个,还剩几个?学生很快地就说出算式:149。但怎样算呢?很多学生就弄不明白了。于是,我让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解决这个问题。学生讨论交流后,有的说:把14分成10和4,先用109=1,再把1+4=5;有的说:因为9+5=14,所以149=5;也有的说5+9=14,所以149=5这样,学生在与同伴的交

5、流中体会了计算方法的多样化,逐步形成了数感。三、动手操作,发展数感。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研究表明:儿童的智力活动来自于他们作用于物体的活动。数学学科特点与儿童思维的年龄特征决定了小学数学中的动手操作活动,同样是学生智力活动的重要源泉,而且也是学生获得直接经验的重要途径。低年级学生主要通过对实物及学具的感知和操作来获得数感。通过实践操作,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数”就在身边,感受到“数”的趣味和作用,并对数产生亲切感。例如在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时,我让学生拿出35根小棒。有的学生一根一根地数,数出35根后放成一堆。这时,我问:怎样才能使别人很快地就看出你摆的是35根呢?学生马上就说:10根捆成一

6、捆,摆3捆,再摆5根。很多学生都这样去操作了,学生的数感得到了初步的强化。接着,我让学生接着摆42根,有的学生按刚才的方法摆了;有的学生再摆5根,与先前的5根捆成一捆,再摆2根。这样,学生的数感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四、重视估算,提升数感。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实际上,在实际生活中应用估算的机会要比应用精确计算的机会多得多。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各种有利时机,创造性地开发教材内容,以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内容为题材,让学生多估算,多交

7、流,从而增强估算意识,逐步养成良好的估算习惯,从而提升学生的数感。例如在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时,要进行估算的机会就很多:百羊图估一估有多少只羊?估数学课本的厚度;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说话又例如学习“人民币的认识”时,估商品的价格等,估算上街帮妈妈买菜,大约需要几个菜,每种菜价约多少元,共要带多少钱?五、实际应用,升华数感。数感的建立来自于生活,只有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加以应用,才能得到升华。同时,良好的数感可以帮助学生深化知识,进行综合运用,从而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置各种生活情境,促使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认识到知识和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同时在应用中进一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感。例如在教学“统计”时,我让学生统计出本班同学的生日情况,并完成好统计图和统计表。这是一件孩子们感兴趣的事,马上就讨论出了很多种方案,我与他们选用了一种合理的方法,然后他们就兴冲冲地开始行动了,结果很好地完成了任务。这样,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同时,巩固了知识,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数感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升华。学生数感的建立是一项长远的工程,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对低年级学生数感的培养,教师要努力钻研教材,创造性的运用教材,培养、发展和强化学生的数感。随着数感的建立、形成、发展和强化,学生的整体数学素质一定会有所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