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供销社改革发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7282065 上传时间:2022-12-2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供销社改革发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在供销社改革发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在供销社改革发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在供销社改革发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在供销社改革发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供销社改革发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供销社改革发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供销社改革发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这次会议是在供销社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前,省政府常务会议就供销社改革发展问题做了专题研究,省政府发出了关于加快供销社改革发展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发22X*号文)。 昨天,大家参观了日照市的东港区、岚山区、莒县和临沂市的莒南县现场,刚才又听了日照、临沂、胶南、禹城、邹平等市县政府和滕州市、成武县等供销社的典型发言,感到很振奋、很受启发。今天上午,全国供销总社周声涛常务副主任和姜大明代省长分别作了重要讲话,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充分肯定了近几年供销社改革发展取得的成绩,深刻分析了面临的形势,对当前

2、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针对性和指导性都很强,对于做好下步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刚才,志刚主任讲了重要的意见。会后,各级各部门要迅速抓好会议精神的传达贯彻,认真组织学习,深刻领会精神实质,把思想进一步统一到两位领导的讲话要求上来,把力量凝聚到落实会议确定的工作任务上来,细化各项措施,层层落实责任制,全面抓好贯彻落实,把供销社的改革与发展推向新的阶段。 我认为,推进下一步供销社的改革发展,概括起来讲,需要做到“四个一”,即弘扬一种精神,把握一个定位,带着一种感情,创造一个环境。 一、推进供销社的改革发展,需要弘扬一种精神,就是“迎难而上、百折不挠,不断探索、勇于创新,求真务实、

3、真心为民”的精神 我分管供销社工作时间不长,但通过多次与志刚同志的交谈,与全国供销总社领导同志的接触,中央有关部委的相关领导同志和许多专家来*调研时的反映,以及平面媒体的介绍,特别是到一些地方的实地考察,对供销社的改革发展情况有了越来越多的了解。昨天和今天,又和大家一起参观了现场,听了先进单位的经验介绍,感到很受启发和鼓舞。最近一段时间,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即我省供销社的改革发展之所以能够走出这样一条成功的路子,取得这样的成绩,究竟取决于什么。答案可以说是首先取决于一种精神。 供销社是新中国最资深的部门和单位之一。建国之初,我国农村的一、二产业还非常落后,第三产业发展主要靠供销社。在计划

4、经济时期,供销社是连接城乡的主渠道,为我国城乡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后来,烟草、石油、食盐等很多优势企业逐步从供销社分离出去,供销社的实力受到了削弱。进入经济转轨期后,随着商品专营权的逐步放开,供销社在进入市场的过程中逐步丧失了原有的优势。在前些年的改革发展中,又走了不少弯路,遭受了严重挫折,逐步失去了发展的方向和信心,可以说基本被边缘化了。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同志认为供销社没有希望了,能保住稳定就不错了,不再指望在新时期有什么作为和贡献。实事求是地讲,在一些地方,党委政府对供销社的要求也不过如此。但是经过这几年的艰苦探索,一批又一批的县级供销社在推进“一个网络、两个平台”建设过程中走出了困

5、境,步入了新时期的发展轨道,日照和临沂市已经整体启动起来。这些供销社在普遍困难的情况下,资产几乎全部丧失,甚至负债累累,基层组织几乎全部解体,但都同样走出了路子。我感到这其中有一种共同的东西,那就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迎难而上、百折不挠。供销社改革发展历经磨难和挫折,但仍有一批又一批的县级供销社,他们不信邪,“不信春风唤不回”,他们不再怨天尤人、叫苦连天,不再等靠要,消极守摊,而是破难攻坚杀出一条血路。这种迎难而上、百折不挠的精神和毅力起到了难以估量的作用。日照是全省乃至全国社员股金挤兑的重灾区,99年底,全市供销社系统累计负债15亿元、亏损8亿多元,400名职工下

6、岗。998年发生股金挤兑以来,累计有上万人次上访。在这种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日照市供销社一手抓稳定,一手抓发展,通过几年的努力,迅速摆脱了困境,走上了发展之路,各项工作都实现了较大突破,走在了全省的前列。目前,已有1800多名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有0多名社会劳动力得到安置。22X年,全系统新增营业收入近5亿元,实现利税1300万元,同比增长20%。类似的情况在其它许多地方也都有。202X年,莒南商业并入供销社后,供销社有了一支上万人的职工队伍,工作岗位少,富余职工多,处境十分困难。在极度困难的情况下,他们先后实施了两个“十百千”工程,重新焕发了生机和活力,成为全国供销社系统的一面旗帜。从0X年

7、到202年,莒南供销社年销售收入每年增长1%,利润每年增长1%,其年销售额已占到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以上。这两个例子生动地说明,供销社的改革发展靠了不怕困难、迎难而上的勇气和百折不挠的毅力。 二是不断探索、勇于创新。各级供销社广大干部职工面对自身生存发展的困境,虚心学习先进的经营理念,大胆改革陈旧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0X年,省供销社积极引导全系统与上海联华等国内大型零售企业合作,从开办加盟超市起步,以现代经营方式改造传统经营网络,推进了全省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全省70的县建成了农资连锁经营网络,20多个县建成了日用品连锁经营网络。在发展流通网络的基础上,20X年初,省供销社借鉴长三角发

8、达地区社区服务的经验,汲取过去建设农村综合服务站的教训,提出并大力推进了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在30多个县建成了60多处服务中心。供销社发挥网络、资产、经营优势和农民中优秀商品经营者的带动作用,联合涉农部门,与农民共同搭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自我服务、联合发展的平台,建立农村合作经济服务体系。目前已有8多个县成立了农村合作经济联合会。202X年底,省供销社在认真总结归纳基层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建设“一个网络、两个平台”的发展思路,并在其后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 三是求真务实、真心为民。近些年来,全省供销社系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于自身实际,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遵循市场经济发展

9、规律,不怕困难,不事张扬,默默无闻,扎实苦干,供销社的资产逐步优化增值,基层组织得以恢复发展,公司正在重组壮大,全省供销社迅速摆脱了困境,走上了良性发展道路,非常了不起。上世纪九十年代,全省供销社系统连续多年亏损,998年亏损额达3.9亿元,20年开始扭亏为赢,去年实现利润33亿元。特别是“一个网络、两个平台”建设,找到了新时期供销社的发展途径,一方面为新农村建设,为农民所急、所需、所盼服务,另一方面在为农服务过程中找到了利益连接点,发展壮大了供销社自身,实现了社农共赢。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受利益驱使,很多部门和单位都想“农转非”,纷纷撤离农村阵地,争先恐后到城市发展。而唯独供销社却执着地往

10、下“沉”、往农村“沉”,“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这充分体现了供销社求真务实的作风和真心为民的深厚感情。 “历史是一面镜子、一笔财富”。总结先进典型的经验,我省过去这几年供销社的改革发展就是靠着这么一种精神的支持走过来的,实践也证明:天道酬勤,有为才有位。下一步仍然需要大力弘扬这种“迎难而上、百折不挠,不断探索、勇于创新,求真务实、真心为民”的宝贵精神。 二、推进供销社改革发展,需要把握一个定位,就是发挥“三个作用”,坚定不移地抓好“一个网络、两个平台”建设 定位是推进工作的基础,是事业成败的关键。新时期供销社的改革发展,如果没有科学准确的定位,必然会遭受新的挫折。在这方面,我认为,

11、关键要解决好两个定位问题,一是角色定位,二是发展定位。 在供销社角色定位上,就是要把供销社的命运同“三农”的命运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立足“三农”、服务“三农”,更好地发挥农民合作经济的带动作用、农村现代流通网络的骨干作用、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推进作用。供销社的根在哪里。根在农村;本在哪里。本在农民;只有“抓根治本”,供销社才能生存发展。脱离根本,必将失去方向,一事无成。历史上供销社也走过弯路,也想过进城,卖钢材、卖汽车、搞房产等追逐经济热点的例子很多,但大多数没有成功,教训非常深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这

12、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治本之策,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央统揽“三农”工作的总题目和总抓手。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和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中央提出要认真贯彻“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凝聚各方面智慧,调动一切积极力量,共同推进新农村建设。这是当前供销社改革发展面临的大形势、大背景,也是一篇大文章。就来讲,新农村建设仅仅是提出了战略构想,有了良好开局,许多方面还没真正破题,还需要各级和社会各界做大量的工作。供销社作为长期植根于农村的系统经济组织,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在农村积聚了大量的经营服务资源,尽管在经济转轨过程中遭受了重大挫折,但其经营服务设施

13、仍遍布乡村,组织体系依然完整,经营管理人才众多,特别是通过长期经营服务活动与农民建立了密切联系,在服务“三农”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供销社的改革发展必须自觉适应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形势,充分发挥自己的传统优势,牢牢把握服务“三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条主线,主动融入新农村建设这一历史进程。应该说,供销社的生存发展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新的历史时期重振供销社雄风,必须坚持为农服务的宗旨,集新农村建设参与者和利益相关者为一体,创新经营理念和服务方式,建立农村新型经营服务体系,使供销合作社真正成为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之间、党委政府与农民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在供销

14、社发展定位上,就是要继续推进“一个网络、两个平台”建设,建立农村新型经营服务体系。“一个网络、两个平台”建设,是这些年我省供销社通过积极探索确立的发展途径,在实践中显示出勃勃生机,是带动供销合作事业腾飞的羽翼,在供销社各项工作中必须作为重中之重,努力抓实抓好。 一是要建设多元化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搭建连接城乡的桥梁。县级供销社要发挥主导作用,以公司为运作核心,以基层供销社为基本力量,整合社会相关资源,推进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建设。还要充分发挥基层供销社的作用,加快农村新型商业设施建设,指导社会各类商业网点调整经营业态;支持龙头企业适时建设配送中心,在基层供销社的组织配合下,逐步扩大对基层网点

15、的商品配送率,提高标准化、规范化经营服务水平。有条件的地方,要选择部分中心城镇,兴建规模较大、服务水平较高的镇级生活服务中心,以服务业的现代化带动小城镇建设。 二是要建设农村社区服务中心,搭建为农民生活服务的平台。 省委、省政府已将这项工作纳入全省新农村建设和服务业发展规划,各地要在搞好试点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今年省里计划再选择20至3个县(市、区)开展试点工作,明年要在全省全面展开,按照每处服务中心辐射五千至一万人的布局,力争“十一五”期间基本完成建设任务。根据试点经验,建设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必须把握好几个关键问题:第一,要根据村庄、人口分布和农村区域性经济活动的特点,合理布局选址。第二,要从

16、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实际问题入手,安排经营服务内容和项目。第三,要采用新型经营服务方式,不断提高服务水平,特别是以日用品和农资超市为示范,引导其它项目开展连锁经营,以经营服务的专业化,提高农村社会化服务水平。各级供销社作为建设投资主体,要做好社区服务中心的具体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多元化筹集建设资金,采取竞争方式选择经营者,以投资和经营收益保证和维持日常运转,形成经营与服务有机结合、促进社区服务中心健康持续发展的机制。 三是要建立多元化农村合作经济服务体系,搭建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平台。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我们要在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在尊重农民群众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创新农村体制机制,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走合作经济和农业产业化之路。要支持供销社以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联合农村的优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