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儿子》教学实录附反思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7280851 上传时间:2022-08-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个儿子》教学实录附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三个儿子》教学实录附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三个儿子》教学实录附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三个儿子》教学实录附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三个儿子》教学实录附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个儿子》教学实录附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个儿子》教学实录附反思(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三个儿子教学实录附反思东电外国语小学 尹玉华教学目标: 1.会认“既”等10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3.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教学设计:一、激趣导入1、师:小朋友们,你们的妈妈表扬过你吗?生:表扬过。师:怎样表扬的?当生举手的少时,师提示:当你考试考好的时候、当你听话的时候、当你帮妈妈做事情的时候生:师:你们真是既聪明又懂事的孩子。2、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第23课“三个儿子”。(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二、读通课文,感知内容1、师:三个儿子怎么样呢?请小朋友自由读课文请同学们自由大声的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将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开动你的小脑筋,想

2、办法去它。,可以借助生字表读准字音,也可以用字典识字。困难处多读几遍,开始吧!生自由读2、课件出示词语:嗓子拎着水桶晃荡沉甸甸师:谁想读读?生流利的朗读词语当生读到“拎着水桶”时,师:能做个动作吗?当生读到“晃荡”时,师:谁能用动作表示?师:你来?生再读词语3、课件出示句子师:看!这些句子你能读好吗?快!读给你的同桌听听。同桌互读师:找一组小朋友开火车读!当一生读第一句话时,师:把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读出来?当生读第二句话时,师:读的好,你理解了。当一组生读完时,师:咱们一起读读吧!生齐读句子4、师:怎样能把课文读的更有味道,下面听老师来读课文!师范读课文,生认真听师:谢谢大家!象老师这样读读吧!

3、生再读文5、师:小朋友练习的很认真,下面我请同学分段朗读课文。其他的同学一边听一边用横线划出三个妈妈谈论孩子的话。生认真的听,认真的划。三、自悟,品读语言1、师:都找到哪几句话?生分别读三句话师:下面自己练一练,看谁能读出三个妈妈不同的语气。2、交流一:课件出示第一个妈妈的话师:请一位小朋友来读读这句话。一生读的很好师:哎呀,我听出来了,你的儿子真是谁也比不过他。师:让我们一起伸出大拇指,来夸夸自己的儿子,“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生齐读4、交流二:课件出示第二个妈妈的话师:第二个妈妈的话,谁来读?生读师:我听出来了你读出了妈妈骄傲的语气。5、交流三:课件出示第三个妈妈的话师:这两个妈妈在谈论

4、自己的孩子时充满了骄傲与自豪,那第三个妈妈呢?谁来读!一生读的好师:哎呦,你读懂了课文。一生读的不好师:再想想该怎么读?生读好了,师:对,就这样读!6、师:让我们继续读课文的7到11段,去认识这三个孩子吧!生自由读师:这么重的水,三个儿子看见了,他们是怎么做的?生汇报师课件出示“三个儿子的做法”生再齐读三个儿子的表现四、指明中心,分角色朗读1、师:接下来,你和你的同桌,一个当妈妈,一个做老爷爷,来表演12、13段的对话。同桌练习2、师:谁来?指明一组表演3、分角色朗读师:下面请小朋友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全文吧!师巡视,指导师:刚才老师巡视的时候,发现这几个小朋友朗读的很好,来为我们展示一下

5、吧!(叫读的好的学生)五、升华主题1、师:你认为老爷爷看见的应该是哪个儿子?为什么?2、师:那前两个孩子怎样呢,他们就不孝顺了吗?为什么?生展开辩论师总结:是啊!孝顺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好孩子。3、师:学到这儿,老师突然想起三字经里的一句话,送给大家。课件出示:“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五、拓展师:今天回到家后,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跟他们说说你对这个故事的感受。母亲节快到了,你也可以回到家为妈妈做一件事! 三个儿子教学反思阅读,一向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直接关系到识字写字、写作、口语交际教学等各个方面。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

6、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觉得不必给二年级的孩子讲多少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也不必逐字逐句地深挖细抠文章的思想内容,只要在引导孩子们读书的基础上,抓住“明明有三个儿子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有一个儿子”这个问题,来引导孩子们去读书,读出神,读出味。1、阅读教学生活化。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仅仅把自己对文本的感受、理解、体验传授给学生是不行的,教学应该是一种“导体”,让文本与学生的感受、理解、体验发生“碰撞”,产生火花,从这个角度看,它就是生活。因此,阅读教学生活化要求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进行生活教育,让学生明白“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

7、”。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生活并磨砺人生。比如:在开始引入课题时,让孩子们回忆“你的妈妈是怎么样夸奖你的”,从而导入课文。这样的阅读教学贴近生活,并营造了一个民主的教学环境,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力,让学生敢想、敢说、敢做,使学生对文本有了独特的理解。2、阅读教学个性化。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角色的模拟可以引导学生自由地朗读,自由地想象,自由地表达。学生有了自由,就有了灵性,就会冒出创造的火花,课堂上就会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

8、我。爱探索、喜尝试是孩子的一大特点。于是,我设计指明中心,分角色朗读课文这一环节,让同桌学生之间一个扮演妈妈,一个扮演老爷爷,帮助孩子“尝试”各种角色的模拟。在角色的完成中,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让他们更好地施展自己的才华,从而促使学生真正地走入了课文的意境中,能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情感,能对课文产生更深的理解。3、阅读教学的升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确立新的阅读教学价值观尊重差异,张扬个性,多元解读。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许多老师往往“走过了头”,把尊重等同于“放纵”,把张扬等同于“随心所欲”,更把多元理解等同于“想怎么理解就怎么

9、理解”。学生的理解与文本的价值取向相去甚远,而老师没有主观意见,没有核心理解,学生说什么都对,都给予肯定,从绝对的“书本中心”完全走向了绝对的“学生中心”。因此,我设计升华主题这一环节,让学生展开讨论:你认为文中老爷爷看到的应该是哪个儿子,为什么?难道其他两个儿子就不优秀了吗?这两个问题的设计,帮助学生们理解正确的价值取向,理解三个儿子其实都很优秀,但是只有孝敬父母的才是“真正的儿子”,在学生心里激起思维的火花。同时也做到了正确处理“多元解读”与“尊重文本正确价值取向”的辨证关系。最后,为了联系实际生活,激发学生孝顺父母的心愿,我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为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为课文的学习提供生活的保证。使文本转化成一个基于真实的环境,在还原后的生活场景中,学生可以完成生活交给的任务,在生活中、在体验中完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提升,为课文的学习提供生活的保证。总之,在低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只有注意激发和保护学生的阅读兴趣,把听、说、读、思、演等相机结合,相互渗透,让孩子们融入生活场景中,自主学习,体验阅读的乐趣,获得阅读后的成就感,长此以往,才能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