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专题十二文学类文本阅读一小说阅读6探究突破限时训练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7277360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专题十二文学类文本阅读一小说阅读6探究突破限时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专题十二文学类文本阅读一小说阅读6探究突破限时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专题十二文学类文本阅读一小说阅读6探究突破限时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专题十二文学类文本阅读一小说阅读6探究突破限时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专题十二文学类文本阅读一小说阅读6探究突破限时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专题十二文学类文本阅读一小说阅读6探究突破限时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专题十二文学类文本阅读一小说阅读6探究突破限时训练(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探究突破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4分)隐瞒石 磊中午时分,忽然,一辆宝马名车停在我的店铺门口,下来一位四十多岁的贵妇人。这人我认识,住在我的楼上,叫尚海英。海英一进来就对我说:“老王,我想为我妈镶一口牙,好的牙多少钱?差的又是多少?”“海英,好的牙有五千多,也有六千多的,那差的一两百元。”我回答海英说。“老王,你看这样行吗?我想给我妈镶一口一两百元的,你当她的面说是五千多元的。”海英对我说。我看了看海英,非常不解地问:“海英,你有的是钱,干吗这样做?”“老王,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妈已经六十多岁了,镶那么好的牙干吗?说不定,镶上不几天她就”海英后面的话没有说出来,但我知道她后面想说的是

2、什么话。我用有点鄙视的眼光看了她一眼,很不情愿地说:“好好吧!”“老王,就这么说定了,咱们是好邻居,你可得替我隐瞒。下午,我带她来做牙模。”海英说完就走了。海英走了不久,住在我楼下的夏玉莹骑着一辆单车来了。玉莹笑着问我说:“王医生,我想为我妈镶一口牙。我妈这人真是的,怎么叫她,她都不来。好的牙多少钱?最差的又多少钱?”我看了看玉莹心想,你也和海英一样?但我转念一想,玉莹一家不容易,夫妻都是小学教师,两个儿子都在读大学。于是,我还是很和气地说:“夏老师,好的有五千多元,差的有一百来元。”“王医生,妈为我们操劳了一辈子,每次看到她吃东西,我的心里就很不是滋味。你帮我镶一口最好的牙给她吧,但你得跟她

3、说是一百来元的,要不,她肯定不镶。”玉莹十分认真地对我说。我听到玉莹这话,内心很是感动,但故意用海英的话对她说:“夏老师,你妈不都七十多岁了吗?镶那么好的干吗?说不定,镶上不几天她就”玉莹用惊讶的目光看着我,不满地说:“王医生,你怎么说这话?”我知道我说错了,抱歉地对她说:“夏老师,我是跟你开玩笑的。”玉莹走时,又郑重地对我说:“王医生,这事就拜托你了,千万别让我妈知道。她心疼钱,她要是知道这么贵,肯定不会来的。”真是无巧不成书。几天后,尚海英带着妈妈来了,夏玉莹也带着妈妈来了。尚海英的妈妈人称尚妈妈,夏玉莹的妈妈人称夏妈妈。因为是同一栋楼,彼此都认识。尚妈妈问夏妈妈:“大姐,你镶多少钱的牙?

4、”“我我我本来不想镶牙,都七十多了,还镶什么牙,可玉莹就是不肯。”夏妈妈回答说。“我是问你镶多少钱的?”尚妈妈又问了她一句。“一一百多块的就行了,都这把年纪了。”夏妈妈有点不好意思地回答说,她不是钱少不好意思,是怕媳妇在她们面前没有面子。“什么?一百多块的?一百多块的还不跟纸糊的一样,我的儿媳妇就给我镶五千多的!”尚妈妈颇为得意地说。海英用有点质问的口气对玉莹说:“夏老师,你怎么给夏妈妈镶这种牙,你要是没钱,跟我说一声。老王,你说是不是?”海英的话,我装着没有听见。玉莹理了理刘海,有点尴尬地说:“将、将就一下吧。”我自言自语地说了一句:“真作假时假作真。”海英婆媳走了,夏妈妈却安慰儿媳说:“莹

5、,她们的话,你别往心里去。她家有的是钱,咱们一百元要相当于她们的五十万元。”我想了很久,也不知道对她们婆媳说什么好。我精神十分集中,想把这口牙镶好,不然,我就对不起玉莹的那份孝心。一个星期后的中午,我在房里休息。尚妈妈和夏妈妈到我家来跟我的妈妈聊天。聊来聊去,她们聊起了牙。尚妈妈问夏妈妈说:“大姐,你的牙好使吗?”“哎呀,我的牙好得很,跟年轻时的牙齿一样。”夏妈妈喜形于色地说。“这就怪了,你一百多块的牙那么好,我五千多元的牙却差得很。会不会是小王搞错了?”尚妈妈有点怀疑地说。“让我给你看一看就知道了。”妈妈对尚妈妈说。妈妈一看到尚妈妈那口牙,就肯定地说:“错了,这牙是便宜的牙。”妈妈说完又对夏

6、妈妈说:“你的牙,我也看一下吧。”妈妈一看到夏妈妈的牙又说:“你这口牙可是好牙,搞错了,搞错了。”妈妈走进我的房里,把我叫了出来,当着她们的面质问我:“她们的牙是怎么回事,会不会搞错了?”我本想为她们继续隐瞒,现在看来,不说出实情不行了。于是,我只好把真相告诉她们。三位老人听后,都十分吃惊(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和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恰当的一项是(3分)()A小说开头写“一辆宝马名车停在我的店铺门口,下来一位四十多岁的贵妇人”,为后文尚海英质问夏玉莹做了铺垫。B小说善用对比,两个媳妇给婆婆镶牙的不同心理和做法形成对比,两个婆婆对媳妇的不同态度形成对比,都鲜明地刻画了人物性格。C“我”对尚

7、海英和夏玉莹给婆婆镶牙的不同心理和做法不满,所以最后不替她们隐瞒,说出了事情的真相。D尚妈妈镶的牙差得很,是由于做牙医的“我”出于对尚海英不孝的鄙视,故意搞错的,“我”妈妈也认为真的搞错了。解析:B项,小说写了夏玉莹的婆婆对夏玉莹的疼爱,写了尚海英的婆婆在被欺瞒中流露出的虚荣感,二者没有对比性。C项,“我”不隐瞒事情的真相的原因不是对两个媳妇给婆婆镶牙的不同心理和做法不满。D项,尚妈妈镶的牙差得很,是由于尚海英要的就是低价牙,谁都没有搞错。答案:A2这篇小说在选入微型小说月报2014年第10期时,编者把结尾“于是,我只好把真相告诉她们。三位老人听后,都十分吃惊”的话删去了,小说以省略号结尾。你

8、认为这样删除好不好?为什么?(5分)答案:(示例一)删除好。这样可使小说给读者留有充分想象的余地:“我”到底有没有揭露真相?三位母亲听到真相后都有什么反应?这样结尾能提高小说的艺术品位,增加内容含量。(示例二)删除不好。现在这样结尾,结局清楚,故事比较完整,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况且小说最后也是省略号,也留有想象的余地。(两种答案任选其一,只要能自圆其说即可)3有人认为尚海英还是孝顺的,她给婆婆镶低价牙很实际,她隐瞒实情可以理解;有人认为只有夏玉莹孝心可嘉,她隐瞒实情值得赞扬。你怎样评价这两个人?(6分)答案:尚海英主动给婆婆镶牙表现出她孝顺的一面;但因为婆婆年龄大就给她镶低价牙,又表现出她冷酷

9、无情的一面;至于她要求“我”帮她隐瞒以低价牙冒充高价牙的作假行为,则表现了她的虚伪。虽然她隐瞒实情的行为也许含有“怕婆婆不满意,让婆婆高兴”的因素,但仍然不能说明她是个值得称赞的孝顺媳妇。夏玉莹论经济条件远不如尚海英,虽然婆婆的年龄比尚海英的婆婆还要大,但她仍然坚持给婆婆镶最好的牙;她担心婆婆节俭而不来镶牙,就对婆婆隐瞒高价牙的真相,这都说明夏玉莹是个十分善良孝顺、善解人意的好媳妇。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4分)香炉山(节选)叶弥独自去香炉山看月,想不到在这村子里陷入了迷宫。我抬头看看偏西方向的月亮,应该有十点钟了,我迷路两个多小时了。忽然听到歌声,有一个男人在唱歌。走近了,他停下

10、步子。他等着我开口。我一下子认出来了他,就是我刚才在会稻路上看到的,一个我拒绝与他搭腔的年轻人。我仍然心怀警惕,但他也许是我今夜唯一的指路人。我轻松地说:“迷路了。难道陌生人就要永远在村子里打转吗?”他笑了,声音轻而得体,自信地说:“碰到我就不一样了。我认识这里所有的路。”我跟在他的后面,问他尊姓大名,他云里雾里地回答我:“苏家庄人,姓苏。”我在暗地里捡了一小块砖头,对他说,我要给丈夫打一个电话。于是就转身避开他的视线,大声地对砖头说:“你先睡吧。我还要到香炉山上去看月亮。没关系,小苏陪着我,他年轻力壮。他是苏家庄人。”我跟着他穿行在一个又一个的小村庄里。我心里保持着紧张,苏却轻松地向我介绍每

11、一个村子里的秘密:“这棵广玉兰树是老叶家的,有一百年了。夏初开花,半树白花,半树紫花。不是嫁接的,天生就这样。我们都叫它夫妻树。”我心里一动:苏这么说,是有含义吧?苏又介绍:“你看到这家门口的葫芦了吧?他家的葫芦上了菜市场,比别人家的贵一倍还不止,还供不应求,因为他家的葫芦每一只都是并蒂葫芦。”我的心里又是一惊:并蒂葫芦?暗示?走出迷宫,也过了看月亮的时间。他说香炉山上今夜会出现神灯,他干娘知道神灯出现的时辰。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跟着他去拜访他的干娘,然后再登香炉山看神灯。神灯自然没有看到,一路上断断续续地知道不少他的故事。不过,这依然没有减轻我对他的警惕。很快走下了山,走到通向会稻路的直路。

12、我对他说:“谢谢你!我要快点走的,我丈夫在家里肯定着急了。”苏在后面说:“我也要穿过会稻路,苏家庄在会稻路的南边。”我一直保持着匀速的快步,苏也一直跟在我后面看得见的地方。我气喘吁吁,他悠然自得地唱着歌。会稻路临近了,他停止了唱,小跑着接近我,在我的身后,我几乎感觉到了他的鼻息。我猛地回过头,严厉地问他:“你想干什么?”我感到旁边的树叶都一惊一乍。苏不好意思地说道:“我想送你回家。”我放缓语气说:“不必了。这条路很安全。”我真想对他说,他才是一个不安全的因素。苏说:“我送你,跟安全无关。”“那和什么有关?”苏说:“跟一个男人的面子有关。”我依旧走得有些快,而苏一直落在后面,一会儿,他跑上来,递

13、给我一只又大又沉的稻穗,该有一斤吧。说实话,我有生以来没见过这么大的稻穗,它匀称,散发着令人感动的气息。我的感叹还没结束,苏又递过来一束野菊花,黄色的,微微沾上些露水,显得湿润而沉厚。它枝叶繁多,放在手上成一大捧,每一朵花儿都光泽亮丽。我“啊”地发出一声,我感觉到我的内心就在此时轻松畅快了。哦,许久没有这样的心情了。我把稻穗和花放在一起,两样不相干的东西在一起竟然如此和谐。苏喜笑颜开,大声说:“谢天谢地,你终于高兴了。”这句话感动了我。“谢谢你!”到现在为止,与苏呆了四个小时,这是我对他仅有的一次真诚。苏说:“其实是我要谢谢你。我去年夏天第一次在蓝湖边上看到你,你穿了一件绿色的裙子,像仙女一样

14、。昨晚,我在这条路上看你埋蝴蝶翅膀,心里想,不愧是一个仙女。人家都说有学问的女人不漂亮,你是一个例外呢。所以就想着和你说说话。我实现了这个愿望,是我的幸运。”苏难道早就暗地里认识了我?苏忽然调皮地说:“再见,艾我素老师。”苏知道我的姓名,他是认识我的。但我不认识他。他一定知道我许多事,譬如在大学里教书,写诗,写童话,独身,火爆的脾气那么,这砖头手机,给子虚乌有的丈夫用砖头打电话(有删改)4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独自去香炉山看月,想不到在这村子里陷入了迷宫”一语,既是写实,也有象征意义,即没有健康的心灵世界,对美的欣赏就会陷入歧途。B苏向“我

15、”介绍夫妻树和并蒂葫芦,只是为了向“我”夸耀自己的家乡,炫耀自己的知识,没有特别的含意,但“我”神经过敏,总以为他不怀好意。C苏说他要坚持送“我”,这无关安全,只跟男人的面子有关,意思是说,他送“我”不是为了“我”的安全,而是为了男人的担当,他的坦诚打动了“我”。D苏递给“我”稻穗和野菊花,“我”发出由衷的赞叹,戒备之心也随之消失,作者安排这一情节意在说明美在旷野,美在民间,美在底层。E苏最后忽然直呼“我”的名字,他是在向“我”表明自己知道“我”的情况。可能他也识破了“我”给丈夫打电话的伎俩,但不挑明,免得让“我”难堪。解析:B项,“向我夸耀自己的家乡,炫耀自己的知识”理解不当,实际上他只是为了和“我”说说话。D项,“美在旷野,美在民间,美在底层”分析不当,应当是“唯有大自然的美才能矫治畸形的心理”。答案:BD5小说的结尾颇有特色,请作简要赏析。(4分)解析:作答本题,要了解小说的欧亨利式结尾艺术之妙,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具体表现在:“我”迷路时苏及时出现,一路上“我”对苏戒备有加,最后他却说认识“我”;“我”给丈夫打电话,结尾却说自己是独身。据此分析,指出这样结尾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即可。答案:小说结尾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颇有欧亨利式结尾艺术之妙。“我”一路上一直对苏保持戒备之心,苏最后却说认识“我”;“我”给丈夫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