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物理辐射课后习题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7273232 上传时间:2024-01-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气物理辐射课后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大气物理辐射课后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大气物理辐射课后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大气物理辐射课后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气物理辐射课后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气物理辐射课后习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习题1、由太阳常数=1367 W/m2,请计算:太阳外表的辐射出射度;全太阳外表的辐射通量;整个地球得到的太阳辐射通量占太阳发射辐射通量的份数。辐射出射度P66:辐射通量密度W/m2任意距离处太阳的总辐射通量不变:答案:6.3107W/m2;3.71026W;4.510-10, 约占20亿分之一。2、设大气上界太阳直接辐射通量密度在近日点时d1=1.47108km为S1,在远日点时d2=1.52108km为S2,求其相对变化值是多大。答案:6.5%同11:3、有一圆形云体,直径为2km,云体中心正在*地上空1km处。如果能把云底外表视为7的黑体,且不考虑云下气层的削弱,求此云在该地外表上的辐

2、照度。174W/m2云体:余弦弦辐射体+立体角根据:又由绝对黑体有所以此云在该地外表上的辐照度为4、设太阳外表为温度5800K的黑体,地球大气上界外表为300K的黑体,在日地平均距离d0=1.50108km时,求大气上界处波长l=10mm的太阳单色辐照度及地球的单色辐射出射度。答案:0.286 Wm-2mm-1,31.2 Wm-2mm-1Planck law(5.2.6)+习题112)5、如果太阳常数增加4%,太阳外表有效温度升高多少度,地球外表有效温度升高多少度行星反射率为0.3。 答案:58K,2.6K6、求夏至日在赤道与极点j= 90N大气上界水平面上太阳辐射日总量的比值。答案:0.73

3、7、假设不考虑日地距离变化,假定d = d0,求出纬度j =0、40、90处,在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时大气上界水平面上太阳辐射日总量的值Qd。说明这三个纬度上Qd年变化的不同特点。答案:QdJ m-2d-1的数值如下:纬度春分夏至秋分冬至 = 03.761073.451073.761073.45107 =402.881074.331072.881071.3107 =9004.7110700春分=0;夏至=23O27;秋分=0;冬至=-23O278、设有一气层,可只考虑其吸收作用,有一平行辐射,波长为l,射入气层前的辐射通量密度为10Wm-2mm-1,经气层中吸收物质的含量u = lg/cm2

4、的吸收后,辐射通量密度为5Wmm-1。求该气层的吸收率及质量吸收系数kl。答案:0.7 cm2/g或9、波长l = 0.6mm的平行光束,垂直入射10m厚的人工云层,射入前及透过云层后的辐照度分别为:F0=100(mWcm-2)及F=28.642(mWcm-2)。设云中水滴数密度N个/cm3及云滴半径r = 10mm各处均一。只考虑Mie的一次散射。求云层的容积散射系数bl=;云中水滴数密度N;假设光束与云层法线成60角入射,则射出云层后的辐照度F =?。答案:1.2510-3 cm-1;200个/ cm3;8.2(mWcm-2)12310、对于l=0.32mm的太阳辐射,假设只考虑大气的气体

5、分子散射与O3的吸收,当地面气压为1个大气压,O3总含量uO=2mm,太阳天顶角q=40时,求整层大气对此波长的透射率。答案:0.25411、地面气压为760mm时,测量在1.51.6mm波段内的太阳直接辐射SDl,得到以下数据:天顶角q40506070SDl (Wm-2)13.9512.5510.467.67求大气的透明系数PDl,光学厚度tDl及大气上界处SDl,0=?答案:0.68465,0.373,22.31 Wm-2即为长法求大气顶太阳辐射通量密度。 (5.4.39)假定不同太阳天顶角时大气性质不变,则透过率为常数。当测得几组观测值后,可用线性回归求出斜率和截距:40506070m=

6、sec:1.30371.55251.99272.8999S:13.9512.5510.467.67lnS:-3.91202-4.01738-4.19971-4.50986A=3.10932S0=22.4058 (Wm-2)B=-0.3726 (光学厚度tDl)透明系数:透过率:e*p(B)=0.6889412、由飞机探测得到各高度的水平面上向上、下的辐射通量密度如下表P为各高度气压值:P(hPa)1010786701672.9725.2751.756.982.394.1求各高度间气层的辐射变温率/24h。 答案:1.46/24h各高度E*为:P(hPa)1010786701E*Wm-26166

7、42.9657.656.982.394.11010-786hPa:786-701hPa13、设有一温度T=300K的等温气层,对于波长l=14mm的定向平行辐射当只有吸收削弱时,垂直入射气层的透射率Tr=0.6587。试求:气层对该辐射的吸收率,假设气层的光学质量u=0.4175(g/cm2)求质量吸收系数kl;气层的漫射辐射透射率Tfl,气层本身的辐射出射度。答案:0.3416,1cm/g,0.5,229.6 Wcm-214、假设将*行星外表视为黑体,其外由一层等温大气覆盖,该大气层对短、长波的吸收率分别为A及A1,大气上界与太阳光垂直的水平面上太阳辐射的辐照度为F0,忽略行星-大气系统的反

8、射效率。(1) 当行星-大气系统到达辐射平衡时,计算行星外表的温度Tp;(2)该大气层一定具有保温作用吗?试分析说明之。利用P109图5-24和6-36-4式写出行星外表和大气顶的辐射平衡方程求解可得无大气时,行星外表温度为见书后答案15、如在夜间地面上空布满云层,设地面为黑体,T0=300K,气压为P0=1000hPa,云底为黑体,温度Tb=280K,气压为Pb=800hpa,中间大气为等温T=285K的灰体,其长波漫射透射率Tf=0.4。试求:1地面的有效辐射,2中间气层的温度是要增加还是降低,求出变温率(/3h),3如果云底温度Tb改为260K,则气层温度的变化将如何?答案:95.4 Wcm-2,0.19/3h,-0.0941(1-A) T04AT4Tb4TAT04(1-A) Tb4AT4不考虑大气对长波辐射的散射削弱,中间大气对长波的吸收率为1地面有效辐射为:2)中间气层的辐射差额为变温率3假设云底温度改为260K,则中间气层的辐射差额为. z.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